临床医学论文•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首剂10mg静脉推注,继而以60/zg/min静脉滴注,逐渐加量最大剂量300/zg/min持续静脉滴注48h并观察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变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用药后48h内与用药前比较,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缺血性表现明显改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出现窦...
碟脉灵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碟脉灵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08)-4-0046-02【摘耍】目的观察碟脉灵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碟脉灵注射液40毫升加5%葡萄糖35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为14d。结果心绞痛症状显著缓解,总有效率95%。缺血性心电图明显改善(PV0.01),心泵功能明显改善(PV0.05),血流变学改善(PV0.01),还有降低血脂作用(PV0.01)。...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457001)摘要:目的:观察普罗非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丁钙口服,硝酸甘油滴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滴注替罗非班。结果:2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心电图观察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2组治疗前后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
愈心络脉平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临床观察愈心络脉平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临床观察更新口期:2009-04-22点击:翟英提要愈心络脉平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每疗程为1个月,与复方丹参片对照比较,结果愈心络脉平胶囊组56例显效25例(4.6%),有效26例(46.4%),总有效51例(91.1%),心电图改变占50.3%,表明愈心络脉平胶囊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复方丹参片组。通过观察,愈心络脉平胶囊具有益气强心,增强左心室功能和通...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
心绞痛的临床护理应用研究心绞痛的临床护理应用研究【摘耍】目的:通过对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情况来探讨对该病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心绞痛患者75例进行病因分析,通过观察与治疗并精心护理使患者尽早康复。结果:75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已有59例患者出院回家静养观察治疗。结论:心绞痛患者要注意休息与护理,并保持平静的心情,有利于病情康复。【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缺血;临床护理;心绞...
心肌梗塞后心绞痛临床分析心肌梗塞后心绞痛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08)-2-0030-01【关键词】心肌梗塞后心绞痛临床分析本文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例,以探讨心肌梗塞后心绞痛(PMIA)的发生机理、促发因素和预后。1临床资料98例AMI病人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AMI后常规心电监测1周,此后若必要随时予以监测。每次PMIA发作时均观察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疼痛时间>30分...
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摘要: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国产氯吡格雷用药方法不同,将2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4组。观察4组患者临床疗效,24h心肌缺血总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部分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国产氯吡格雷组临床疗效观察,加用国产氯吡...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回归性研究张波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回归性。方法收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227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采集四诊信息并按中医证候要素痰、瘀进行辨证积分分类,并对四组指标采用2×2析因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各证候要素组间Hcy水平依次为:痰瘀互结组>血瘀组>痰浊组>无痰无瘀组;以Hcy为应变量,...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一9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7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浊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hsCRP.MMP-9水平。结果UAP组血浆hsCRP、MMP-9水平为(2.95土0.62)mg...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问卷的研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摘要: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引入现代医学、数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并结合冠心病临床特点,编制了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专家调查问卷。同时运用德尔菲法对条目形式及答案选项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摘耍】目的:探讨c-反应蛋片(CRP)高低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将于2009年2月到2010年7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5例UAP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的8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对比两者CRP水平。同时将观察组中CRP水平超过10mg/L患者作为A组,反之,作为B组,对比两组心脏事件发生几率。结果...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临床观察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北京顺义101318【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缓慢静脉输注,每口一次,为一疗程。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每口一次...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前后T波峰末间期、QT离散度变化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Te间期)和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VA)的关系。方法纳入UA患者62例,分别于入院时、PCI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测算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最长Tp-Te间期、QTd值,记录入院24h及PCI术后第7天VA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采用手术前后自身对照...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心绞痛治疗及康复中的体会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心绞痛治疗及康复中的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治疗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对76例住院老年心绞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与未接受心理护理的76例老年心绞痛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V0.01),且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天数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V0.01)。结论心理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治疗...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胸痹心痛是指以胸痛憋闷、心悸气短为主症的一种心系疾病。轻者胸闷或胸部隐痛,发作短暂;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不得卧,痛引左肩或左臂内侧。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则喘促,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或情绪激动而诱发;.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本虚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瘀...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200字摘要:li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纟H.基础上加用通脉活血汤。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TG,TC,LDL-C,HDL-C和hs-CRP等指标有轻微改善,实验组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普异(P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不稳定心绞痛(UAP)...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关键词]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c)-055-02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pectoris,SAP)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与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关[1]。我院于2004年1月...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护理【中图分类号1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52・01【摘要】:本文主要简单描述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提出应注重护理的医用价值。【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护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指人体因脂质代谢功能紊乱,使得血液中的脂质容易沉积附着在动脉内膜上,并呈现动脉粥样白色斑块,医学上称之为动脉粥样樱花病变,简称冠心...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炎性指标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多项炎性指标在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1例稳定性心绞痛血清,4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34例对照组血清脂联素(APN),肌钙蛋白I(eTnl)、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一l(sIAM-l)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cTnl.sICAM-I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五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