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辛亥先贤功绩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本刊讯】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香港侨界社团联合会组织香港各界侨友、青年学生共1200余人,赴中山、广州两地开展“香港侨界寻访辛亥先贤足迹”活动过程中,本刊对访问团团长余国春进行了采访。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与广大侨胞共同怀缅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共同打造香港和谐社会。《今日华人》:是次活动,是香港侨界社团联会继年初成功主办“百年辛亥•文化中国•四海...
从辛亥革命中汲取三种精神力量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强调,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新时期、新形势下,广大年轻干部既要饱含对革命先驱的崇敬与追思,也要坚定逐梦步伐、赓续辛亥革命精神,汲取爱国精神”“奋斗精神”“时代精神”的无穷力量,...
胡锦涛讲话全文10月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同志们,朋友们: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
新军起义前后及辛亥三月二十九日之役的回忆姚雨平我参加革命的动机清朝末年,朝政不纲,瓜分之祸,迫在眉睫,有识之士咸思革命,期挽救国家于危亡。我在早年因喜读新书报章,即具革命思想,特别是孙中山的“倾复清廷、创建民国”的主张,更使我起向往之心。一九○○年(庚子)八国联军入京,全国震动。当时嘉应州属各县会党(三点会)极为活跃,以反清复明为宗旨,遂趁此人心动乱之际,在陈廷山(梅县人)、潘富山(又名潘亚清...
百年辛亥缅怀革命志士,弘扬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辛亥革命离开现在已快100周年了。岁月更迭,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1911年的10...
从辛亥革命中寻求解决当下问题之方法(再议辛亥革命)济宁市唐口中学张继云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它失败了,但是它带给国人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经验和教训是弥足珍贵的。人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研究着辛亥革命的意义。韩国延世大学的著名学者白永瑞在“辛亥革命与杭州”研究论坛上说:辛亥革命的历史放到整个东亚中去考察,随后,白永瑞便提出“联动的东亚”观点。他说:2010年是韩...
摘要: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在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的同时,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学习近代历史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对我们的生活及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关键词:辛亥革命影响一百周年百年辛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
袁世凯辛亥推翻帝制的贡献为何不被历史承认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资料图)作者单位:民革中央办公厅近日读到了《人民论坛》杂志(六月上)的一篇文章《袁世凯靠什么在晚清政坛崛起》,感触颇多。随着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益升温,关于袁世凯是否对辛亥革命有贡献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的议题。有人说,明明袁世凯是在推翻满清政权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功臣,为什么反被称为“窃国大盗”?明明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还在美国,匆...
南方周末:辛亥反正第一人程德全程德全:辛亥反正第一人2011-02-26南方周末晚清民初,国家走向大乱之世,程德全明白清王朝已无可救药,国家前途只有另谋生路。于是,他开始改变施政方针,不再以挽救清王朝为目标,而是以维持地方秩序、保护地方经济和人民安定的生活为目标,扬弃了传统的“忠君爱国”的观念,最终成为第一个反正的前清大吏程德全小档案程德全(1860-1930),四川云阳(今属重庆)人,字雪楼。早年以知县衔入黑龙江将军幕。1900...
“学首义知识、扬首义精神、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设计班会主题:百年首义,崭新武昌活动目的:1、通过学习读本,看录像、收集图片、谈见闻、说感受、知识竞答、表演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首义知识。2、结合时代发展,理解“爱国、创新、奉献、实干、自主、协作”的首义精神,激发学生“以武昌为荣”的自豪感,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从而明确将来建设家乡的责任感。3、学首义精神,从自己做起,用实际行动来实践“热爱...
塑造百年英烈再现辛亥传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献礼影片综述秦川《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1日24版)100年前,武昌城的一声枪响穿破漫漫长夜,垂垂朽矣的清王朝轰然落幕。这次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终结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开启了民主革命的崭新历史,为现代中国打开了闸门。在辛亥百年纪念之际,中国电影工作者奉献出一批心血之作,向一百年前的伟人和英雄们致敬。这些作品聚焦于同一段历史,但表达角度各异、艺...
传承辛亥精神发展两岸关系21世纪是一个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时代造就青年,时代呼唤青年。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这为当代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更赋予了当代大学生崇高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就要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
辛亥武昌起义与孙中山、同盟会之关系严昌洪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摘要: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第一次提出“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可知,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是首先从武昌起义开始的。孙中山虽然没有亲身参加武昌起义,但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同盟会在组织上、思想上、人事上与武昌首义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昌起义的胜利就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艰苦卓绝、英...
【辛亥百年】革命:摇晃的中国辛亥革命是近代史学界的一个大题目,在我的记忆中,每逢五逢十的纪念,史学界总会开一个规模很大的学术讨论会,出若干册讨论文集。但是,这个大题目,却不见得因此做得特别好,总有些问题,海峡两岸都拎不清。近代晚近一点的历史表明,在某种程度上,辛亥革命,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性的事件,怎么研究,都难以逾越符号划定的雷池半步。过去研究革命或者起义,尤其是改朝换代成功了的革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