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法中的“可以”考究[摘要]:刑事法律规范的确定性意味着法律规定了一定行为与一定后果之间稳定的因果关系,其最大意义在于实现刑事法的安全与公正之价值。然而,中国刑事法典中,使用了大量的、带有两可倾向含义的“可以”,使得法律中的“可以”之行为就有了“可以为”和“可以不为”的两种选择,这就为如何正确理解和依照刑事法进行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从“可以”的逻辑内涵入手,考察了我国...
谈谈对中国传统刑事法律的认识中国古代从先秦至明清,先后产生了律、令、程、式、课、科、比、品、格、编敕、断例、指挥、条格、条例等诸多的法律形式,内容涉及行政、刑事、民事、经济、军事、礼仪等各个方面。当时的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根本没有今日的“部门法”概念,因而后来才会引发“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是否为中华法系特征的广泛争论。[1]中华法系的主体是什么?尽管有人提出并非“以刑为主”,[2]但是通常...
关于计算机犯罪对中国刑事法之冲击摘要:计算机犯罪作为与高科技相伴生的新型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罪名立法问题、犯罪主体问题、刑罚问题、刑事管辖权问题、刑事侦查工作以及刑事证据制度产生了诸多冲击。法学界应当正视面临的挑战,完善立法,以回应这些冲击。关键词:计算机犯罪;刑事法;冲击;立法完善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
法律和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刑事法修改———兼评公法全球化理关于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法律发展与改革运动,以此推动民主、法治与人权的不断发展。新刑法所确立的罪刑法定原则、普遍管辖原则,新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无罪推定原则、提前律师介入刑事诉讼活动的时间,都以弘扬法治、保障人权为主价值取向。这些规定是在国际人权保障理念影响下,对公法全球化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