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工科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目前由于地方新工科院校发展中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师资、基础设施、课程建设等突出问题,而产教融合是解决地方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应从地方新工科教育理念、产教融合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共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平台等方面对产教融合的模式进行优化、完善与探索。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介绍了在专业设置紧扣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从产教融...
面向“新工科”的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韩冰源贝绍轶崔伟孙炜李丽【摘要】教育部提出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工科”行动计划,以应对新经济与新产业对“新工科”人才的战略需求,我国传统的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已然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特征,总结了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提出了提高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在不断...
新工科平台下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与改革摘要:与传统的工科不同,“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和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本文以作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为例,以培养学生学术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讨了实践改革内容。关键词:新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改革一、新工科平...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工科人才分类培养研究与实践郑述招张军摘要针对当前高职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生源结构复杂、师资等教学资源匮乏、人才培养难度大等问题,以企业需求、学生发展为中心,借助大数据分析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及方案;开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工科人才分类精准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配套大数据课程体系,践行精准育人;精准对接行业领军企业,在课程资源建设、大数据项目开发、双师团队、“1+X”证书等方面深度合作,...
面向新工科的机械原理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工科建设中,培养机械类专业高层次工科创新人才,推动适应新工科建设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机械原理作为机械类核心主干基础课程,在培养新工科机械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全局中,承担着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手段单一化、创新教学实践不足等问题,新工科背景下的机械原理项目式教学可以从基于翻转课...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r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r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李素文;陈得宝;田向阳;方振国;李兵;李宏【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9)003【摘要】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牢固树立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开展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内涵式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开展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龙源期刊网http://www.sodocs.net/doc/51642655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6.html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作者:于秀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14期摘要:新工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目前新工科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
面向新工科的“流体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吴钦张晶段冰凌黄彪摘要在國际竞争新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新需求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工科”融合是我国工科高等教育改革应有之义。本研究充分挖掘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流体力学”专业课教育的融合点,从爱国主义、道德修养、学术志向等层面开展流体力学教学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防特色的、满足理工类高等院校“流体力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
专业论证视域下工程管理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对策研究林晓艳贺金金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工程管理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分析专业论证对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意义基础上,剖析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以专业论证为引导加强工程管理专业新工科才培养的对策,为我国新工科专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启示。关键词专业论证;新工科;工程...
新工科+人工智能背景下专业教育研究齐子姝马军彦◆摘要:分析新工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中课程综合性不强、跨学科课程缺乏、学生分析工程技术问题能力不足和实践环节落后等问题,提出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各个环节。课程教学改革分步走:首先是基础学习,然后是综合提升。通过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增加人工智能知识、跨学科教学以及完成综合项目设计等方法,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综合应用、主动获取、实践操作、沟通协调和创新...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联合基地的建设研究“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联合基地的建设研究【摘要】近年来,为满足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提出“新工科”建设思路,旨在加快推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步伐。在新工科建设的过程中,校企联合战略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新工科”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本文首先...
新工科土木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通过对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现状分析,指出了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专业改革的方向,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该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课程知识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改革、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5个方面的内容。该体系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摘要:“新工科”理念为不同学科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电工学”作为非电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需要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交叉与融合的创新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电工、电子应用水平,才可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全面发...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助力实践教学育人探究[摘要]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激情、有观念的现代新工科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纳米材料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列举了具体方法与措施,为具有相似专业的实践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关键词]...
新版工科物理化学课程小班研讨内容的思考汇编[摘要]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将小班研讨应用于工科物理化学课堂教学,通过多层次、全方位、针对专业特色地精选研讨内容,来循序渐进地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班研讨的作用。[关键词]小班研讨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改革[]G642[文献标识码]A[]2095-3437(202x)05-0021-02物理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