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对形而上学的三重批判第39卷第6期Ⅷ.39.N0.6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朋aldE甜‰No血缸u捌ly(Phil咄“涮sc栅)20O7年l1月NⅢHⅡber.2OO7尼采对形而上学的三重批判石永泽(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上海200235)摘要:本着对生命与感性的激情,尼呆天生地排斥将_晦性世界虚无亿的形而上学。他通过对基督教、科学和语言的分析与批判,力图持形而上学从其避难所...
试论形而上学的层次结构[摘要]将形而上学的层次结构展示出来,即呈现为一个以其抽象程度递增的金字塔:质料的形而上学一形式的形而上学一理念的形而上学一方法的形而上学。对其中的各个层次,康徳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涉及。只是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与康德的形而上学体系相比,这里对各个层次都做了一定的改变,其中质料的彩而上学改变最多,理念的形而上学改变最少,对形式的形而上学和方法的形而上学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止。质料...
“形而上之谓道,气而上之谓性”摘要:为了挖掘并全面考察韩邦奇的哲学思想,采用文献解析和哲学分析的方法,研究认为:韩邦奇是明代关学学派的代表,也是明代中期反思程朱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不是明代气学学说的代表,他用形、气、道、性等范畴构架起其哲学思想体系,而其中的核心范畴是性。道非太极,气化为道;“天地万物本同一气”,气是万物生化的源头,是现实具体事物之超越;性不是气,也不产生气,性不是气的属性...
“西学”在“中学”中的命运:形而上学之例中图分类号:B0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26(2002)03-0124-0091900-1902年之间,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在翻译《穆勒名学》时遇到metaphysics这个术语时,引入了“形而上学”这个新的译法,并认为该词的本义是指“出形气学”,“超夫形气之学”,“与格物诸形气学相对”(注:王shì@①主编:《严复集》(共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55页;以及[英]约翰穆勒原著,严复...
自我的困境——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之反思与批判近二十年来,主体和主体性成了我国哲学界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与现代西方哲学竭力批判和解构主体概念相反,我国哲学界则是一片高扬主体之声。此种状况,耐人寻味。尽管人们以为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哲学概念,但哲学的基本概念却不是可以任意使用的空洞符号,而是浸透了种种历史内容和现实规定。在某种意义上,是概念决定了使用者的思想,而不是相反。这就是为什么海德格尔和别的一...
批判陈寅恪先生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史学方法金应熙陈寅恪先生在中国史学界工作了三十多年,他的史学观点和方法一向有很大的影响。解放以来,陈先生一直保留他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丝毫不肯改变。他的史学观点方法的影响也长期没有消除。许多研究历史和文学的资产阶级专家,把陈先生看成不可企及的高峰,奉为他们的“旗帜”,以陈先生的研究作为自己的方向。不少年青人受到迷惑,跟着陈先生走上了烦琐考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