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构建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陈栋生[摘要]国民经济由各地区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地区经济很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所以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关键词]政策覆盖区;省内区划;发展轴线;...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陈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层面具有突出表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成了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略,中国区域政策的目标也由此更加清晰精准。新时代需要认清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内涵,并在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上提出新的思路。经过近些年的不...
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世界罕见。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持续缩小,动力源地区引擎作用不断增强,重要功能区关键作用更加明显,特殊类型地区实现振兴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中原城市群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研究摘要:经济发展与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加剧。城市群作为经济、人口.资源等要素聚集的中心,在其快速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互不协调的情况。为此,构建了中原城市群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原城市群的9个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判断,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个城市协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目的是促进中...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质量协调发展研究摘要:以2010-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生活、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对城市群质量协调发展进行研究,采用搐权法与耦合协调模型对其进行时空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协调发展状况在空间上呈现“平行四边形”格局,并但在核心城市周围呈现极化趋势;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协调发展程度在时间上有微弱上升趋势;长株潭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发展程...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项晨薇廖璞玉陈丽军【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将会持续助推乡村旅游的发展。以黄冈市为例,构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2014—2018年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综合发展指数及二者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黄冈市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指数逐年上升,二者的耦合度有增长迟缓趋势,但耦合协调度...
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升级协调发展研究王波张崎静[摘要]区域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的专业建设必须为区域的产业升级提供充足合适的一线技术人才资源。本文阐述了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以“宁镇扬”地区产业及高职专业发展现状为例,分析了二者在相互适应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政府和行业的指导、针对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规划专业结构、提升高职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及优...
泉州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开展的对策研究:第三产业的开展可以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增强城市化的动力。文章在具体分析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从提高第三产业的开展层次、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增强城市的认同感等方面。探讨了泉州实现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开展的对策。关键词:比拟优势城市化促进作用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5-268-02一、第三产业开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11小题,共44分)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①—⑤分别是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1.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答案】C【解析】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在中生代时期,地球上生物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导致恐龙...
与医药产业协调发展的地方高职药学教育改革研究唐鹏程王文渊朱龙军摘要高职院校想要在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地方医药对医药产业人才提出的相关需求,那么必须对地方医药产业进行紧密对接,更好地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且结合地方医药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人才定位工作,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保证校企预期资源得以共享等。所以本人主要是针对高职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探讨,切实的为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培养从事...
协调理论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发展研究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的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新的瓶颈,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协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构成了直接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面协调发展,冰能突破当前所遇到的桎梏走出困境,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倶进,需要突破时代的局限性,这是社会要求和自身要求在学科发展上的契合,如果固守一种思维模式,只能阻碍思...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管窥【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我国己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口众多、国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问题一直非常严重。目前来看,甚至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因此,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解决措施一、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区域间的差别主要存在于...
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国际贸易论文[]阮彩灵(1985-),女,汉族,河南人,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结构与布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报告中明确指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的河南,更是要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
中国公共体育资源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网络效应与演进特征研究朱焱刘军---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摘要: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人口、地理面积与公共体育资源发展数据为实证依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的协调发展状况、空间联动效应...
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张春艳摘要:地扪村的经济发展滞后,丰富的传统村落文化资源面临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民族传统文化破坏危机。寻求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促进地扪村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经济协调;黎平地扪:G127:A:1674-621X(2017)01-0101-05地扪村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西部,距黎平县城47公里,全村共933户,总人口3947人,99.9...
城市郊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提要]近年来,城市边界在向郊区扩张,原先近郊农村逐步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接纳从主城区转移出来的产业和农村转移的人口,城市郊区发展进入快车道,与此同时城市郊区也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生态环境脆弱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中部城市蚌埠市郊区淮上区为例,就推进城市郊区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化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城市郊区;协调发展;淮上区:F29文献标识码.•A...
第八章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文化建设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动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文...
如何使职教及普教协调发展摘要: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处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外的补充地位。尽管我们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应该摆在重要的地位,也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中等职业教育乃至高等职业教育仍处于尴尬地位。本文就如何改革现有教育体制使得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进行有益探讨。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分析;措施:D648.1文献标识码:A:1009-9166(2008)10-0093-01一、职业教育的现状随着经济...
我国保险业的地区差异及协调发展摘要:虽然我国保险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仍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因素、市场供给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是影响我国区域保险业发展的三大因素,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国民生产总值、社会保障福利费等与保费收入具有因果关系。要使保险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统筹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即在区域保险公司筹建、保险产品设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