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提要: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实行爵制改革,但改革前所实行的虚封五等爵制,依然延续下来而改称散爵。散爵封地为虚封性质,但由于与实封的王爵、开国爵一并实行,所以受到后者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散爵封地由原来以晋代郡、县为名称,改为以北魏所设郡、县为名称。并且,由于散爵封地由郡太守、县令进行治理,还可以被作为开国爵的封地来封授,散爵的封地与爵位等级已经没有联系。但...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导学案【目标要求】.识记与理解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孝文帝迁都相关史料的学习和迁都原因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论从史出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识读“学习汉族风俗文化”相关图表...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程1.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1)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2)主要内容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3)影响: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2.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移风易俗(1)目的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贵族接受汉族文化。(2)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和包括易服...
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内容:⑴编制户口,加强刑罚⑵奖励生产——(富国)重农抑商⑶奖励军功——(强兵)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获得爵位的最好途径⑷承认土地私有——最有利于地主阶级的利益体现了变法的性质,最关键⑸推行县制——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6)统一度量衡影响: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秦孝公支持;(2)商鞅坚定;(3)...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导学案【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孝文帝迁都相关史料的学习和迁都原因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论从史出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识读“学习汉族风俗文化”相...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是鲜卑族最终汇入我国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有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编辑本段改革简史孝文帝其人简史公元471年,拓跋宏在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及大臣的精心安排下袭皇帝位。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公元499年,病逝于南征路上。孝文帝(公元467年—...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三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标:(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一、背景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前提)2、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有利条件)3、民族和阶级矛盾激化,北魏统治面临危机(必要性)4、冯太后与孝文帝接受了汉文化(推动者)二、目的:缓和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三、性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