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先秦”的相关文档,共100条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五人和教案3Word版含解析

    《人和》教学目标:1.积累古汉语知识。2.学习孟子寓言故事情节中的寓意和语言特色。3.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过程与方法: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2.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

    520 KB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五人和教案1Word版含解析

    《人和》教学设计年级高二年级科目语文备课人课题人和(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积累古汉语知识;2.理解学习孟子寓言故事情节简练集中的特点;3.理解深刻的寓言和语言特色;过程与方法: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论辩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孟子人和思想的重要性,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友好、和谐相处;课标考纲要求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

    533 KB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三民为贵教案3Word版含解析

    《孟子》选文教案一、导语设计(1分)还记得孔子说过的“吾与点也”吗?为什么“与点”?因为曾点给他描绘了一幅“暮春郊游图”,(学生齐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幅经济稳定、百姓和乐的太平盛世美好愿景图,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惜孔子并没有见到。作为与孔子一脉相承的“亚圣”,孟子又会为实现这样的理想社会做哪些努力呢?在本节课我们共同寻找这个答案...

    526 KB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教案5Word版含解析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教材内容: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二课,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单元比较深入和系统地介绍孟子的思想以及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旨在希望学生能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本课共三则选文,课上主要学习第一二两则,第三则由学生自学。教学目标:一、理解文中基础文言知识,有效翻译全文;二、掌握正反对比论证方式以及首尾呼应的结构;三、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联系...

    523 KB
  •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共6页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摘要】儒学是关于“人”的学说。儒学不是旨在成就专业人才,而是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学问之道在于成德、成圣,而成德、成圣便必然是在人性中完成。由此人性论乃成为整个儒家系统的基础。先秦儒家人性观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和“性无善无恶论”,而最早提出人性问题并对人性问题进行阐述的思想家就是孔子,但孔子并没有明确指出人性善恶,孔子不是用一成不变的模...

    37.5 KB
  • 先秦《谥法》行用考

    2012年第6期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83期No.62012JournMofSichuanUnivemit),(SociMScienceEdition)SumNo.183§历史学研究§先秦《谥法》行用考薛金玲(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陕西西安710065)摘要:西周初期多美谥,谥号之有善恶自周昭王、鲁炀公始。春秋时期,儒家更加强调谥法的褒贬原则,谥法成为维护封建礼教的工具。战国时期,谥法显扬功绩的作用加大。从先秦主要人物谥号行迹与《谥法>之对照看,除“昭”、“懿...

    671.52 KB
  • 先秦历史研究概况

    先秦历史研究概况一、“五四”以后一些学者的研究成绩不论是传统史学、资产阶级史学、还是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都为中国史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的史学理论的变革,不是抛弃过去的一切,重新寻求西天真经,而是冷静地思索自己走过的道路,勇敢地扬弃遗产中的消极因素,将所有积极因素发扬光大,使史学研究建立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上,并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国商周史学的发展,也...

    68.5 KB
  • 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学研究的新路向

    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学研究的新路向曹峰【专题名称】中国哲学【专题号】B5【复印期号】2007年06期【原文出处】《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济南)2007年2期第59~64页【英文标题】NewApproachestotheStudyofMingduringthePre-QinPeriodCAOFeng(InstituteofLiterature,HistoryPhilosophy,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P.R.China)【作者简介】曹峰,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曹峰(1965-),男,上海人,山东大学文史哲...

    48.47 KB
  • 先秦著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我看先秦著作中的虚构现象先秦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源头,有很多典籍流传后世。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各种学术著作、历史散文层出不穷,这些著作在基本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往往有所提炼、加工,甚至虚构,这种人为的改造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一大特色,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先秦著作中的虚构现象。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先秦著作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虚构现象。自从商朝出现甲骨文开...

    30 KB
  • 王学泰先秦笑话中的地域歧视及其它

    王学泰:先秦笑话中的地域歧视及其它none作者:none【网络转载】联系方式:none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王学泰:先秦笑话中的地域歧视及其它柏拉图曾说笑是一种不高尚的感情,因为笑往往以他的小小的不幸或缺欠为对象。柏拉图这个概括显然不够全面,引起后人的批评,但笑确实带有“幸灾乐祸”色彩,这是人所共知的,柏拉图不过说出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罢了。当然这个“不幸”或“缺欠”只能局限在“小小”的范围之内,大了则其效果正好...

    39.01 KB
  • 先秦道家与魏晋玄学的思想关系

    先秦道家与魏晋玄学的思想关系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扬雄也讲玄,他在《太玄玄摛》说:“玄者,幽摛万类,不见形者也。”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

    20.97 KB
  •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一、旧石器时代㈠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打制石器)1、最早:元谋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2、北京人:距今20~17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有明显打制痕迹的石器,用火遗迹⑴北京人对自然的征服:打造石器、使用火⑵火的使用:驱赶野兽,增强安全;加热食物、肉类,增强体质,增加寿命⑶生产力发展水平:使用打制石器,生产力极低⑷食物来源:采集、狩猎⑸最早的人类社会...

    98.58 KB
  •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作业25郑人有且买履者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25郑人有且买履者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民说之B.卜子妻写弊裤也C.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解析】A项“说”通“悦”,B项“弊”通“敝”,C项“请”通“情”。【答案】D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胜:堪,能承受。B.吾忘持度度:尺码。C.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遗:送。D.秦西巴以有罪益信益:好处。【解析】D项,益:更加。【答...

    529.5 KB
  •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8鹏之徙于南冥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8鹏之徙于南冥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而后乃今培风②小知不及大知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④此小大之辩也⑤而征一国者⑥而御六气之辩A.①②④⑥B.①③⑤⑥C.②④⑤D.②④⑤⑥【解析】①“培”通“凭”,②“知”通“智”,④“辩”通“辨”,⑤“而”通“能”,⑥“辩”通“变”。【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B.覆杯水于坳堂之...

    531 KB
  •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无端崖之辞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7无端崖之辞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趣灌渎B.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C.骛扬而奋鬐D.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解析】A项“趣”通“趋”,B项“恂”通“瞬”,C项“鬐”,通“鳍”。【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夫处穷闾阨巷穷:贫穷。B.履危石危:危险。C.惠子相梁相:辅佐。D.益车百乘益:增加。【解析】A项“穷”应为“偏僻”之意;B项“危”应为“高”之意;C项“相...

    529 KB
  •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6有无相生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6有无相生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自见者不明B.起于累土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死而不亡者寿【解析】A项“见”通“现”,B项“累”通“蔂”,D项“亡”通“妄”。【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长短相形形:形状。B.自伐者无功伐:讨伐。C.慎终如始慎:慎重。D.柔弱者生之徒徒:同类。【解析】A项“形”应为“对照”“比较”的意思;B项“伐”应为“夸耀”的意思...

    526.5 KB
  •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为气也,至大至刚至:极、最B.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闵:同情,怜悯C.今日病矣病:疲累,倦困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哪里,怎么【解析】闵:忧虑。【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曾益其所不能B.入则无法家拂士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解析】A项,“曾”同“增”;B项,“拂”通“弼”;C...

    526 KB
  • 谈谈老子的思想及其对先秦两汉的影响

    谈谈老子的思想及其对先秦两汉的影响西北大学张艳芳老子的思想,其核心是以“道”为本,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法自然”,主张自然无为;轻物重生。先秦道家主要分为老子学派、杨朱学派、列子学派、庄子学派及黄老学派等。不同的学派思想重心不同,有的偏于治国,有的偏于治身。它既为统治者提供了丰富的政治哲学,又对统治者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前者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后者则是统治者所不喜欢的。因此,历代统治者既需要它...

    25.85 KB
  • 先秦汉魏至六朝文学抒情概念发展演变

    先秦汉魏至六朝文学“抒情”概念的发展演变.txt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论先秦汉魏至六朝文学“抒情”概念的发展演变【原文出处】殷都学刊【原刊地名】安阳【原刊期号】200301【原刊页号】60~68【分类号】J2【分类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0309【英文标题】TheDevelopmentandEvolutionoflyricism——AConceptintheLiteraturefromthePrimeQinDyn...

    60.5 KB
  • 考古所见先秦两汉古砚漫谈

    考古所见先秦两汉古砚漫谈敦煌博物馆石明秀“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释名》)。“砚,石滑也。”“滑”训作“利”(《说文》),义同研磨。研“字之本义谓石滑不涩,今人研磨者曰:砚”(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可见,自古以来,砚就是研磨工具。砚因其形凹下像瓦,又名砚瓦。又因为形状像台,也通称砚台。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乃士人利禄之途的敲门砖,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974.01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