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下册”的相关文档,共5641条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16田忌赛马-类文阅读

    类文阅读-16田忌赛马鸟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又叫晏平仲。他()有丰富的知识,()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就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

    30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15自相矛盾教学反思2

    15自相矛盾(教学反思)《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出自《韩非子》,是一则内容浅显、寓意深远的小故事。讲的是楚国有个人既夸自己的矛锐利,又夸自己的盾坚固,说话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思效)了解字义,走进成语。这篇小古文中,有几个字比较冷僻,学生不理解。教学时,我采用了解字义,走进成语的方法,让学生既学习古文字义,又积累成语。古文中有:...

    19.17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类文阅读

    类文阅读-14刷子李送报的少年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就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钟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骄阳似...

    26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教学反思2

    14刷子李(教学反思)《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民间世人轶事集《俗世奇人》,课文以“刷子李”刷墙时穿一身黑衣服,结束时却没有一个白点,来说明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术,告诉我们本事是勤学苦练出来的,有了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课文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刷子李动作描写尤为传神,是学生学习的例子。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思效)复述课文,再度领悟。教学时,学生...

    18.98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12清贫-类文阅读

    类文阅读-12清贫小萝卜头看守特务又和小萝卜头出现在走廊上。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个头的楼栏杆,踮起脚跟,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磁器口。”“磁器口我去耍过一回。”小萝卜头又问特务,“不是近处的山,我说的是那边,白云底下的山那边呀!”“北方。”“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小萝卜头刚刚转回头,要说什么,突然又被什么新事物吸...

    28.5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11军神教学反思3

    军神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教学课文之前设计如下环节:由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展开交流导出课题“军神”。此环节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文做了良好的铺垫。二、抓住细节,感受人物。为了表现刘伯承将军坚强的意志,课文主要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要理解这些变化,必须联系上下文,结合刘伯承...

    17.46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11军神创新教案

    11.军神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沃、匪”等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书写文中“庆、龄”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熟练、惊疑、审视”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4.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学习老一辈无产...

    24.13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8红楼春趣教案

    8*红楼春趣▶教学目标1.认识“恰、屉、嫣”等9个生字。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阅读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教学难点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这篇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有些生僻。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学习“嫣、钗”这两个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

    230.52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8.红楼春趣教案教学设计

    1.认识“屉、鬟”等12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3.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与同学交流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体验阅读名著的快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风筝图片)大家放过风筝吗?(放过)和谁一起放的呢?(父母、朋友等)放风筝好玩吗?(好玩)今天,让我们走进《红楼梦》,到大观园里,和宝玉、黛玉等人一起去放风筝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资料)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2.默读课文,找出不认...

    57.72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7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7《猴王出世》教学反思《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猴子,这只猴子每天快乐地在林间生活。一日,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为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聪明机敏、爽朗坦率的特点。一、教学效果(一)抓重点问题,自读自悟。抓住“石猴怎样出”和“怎样称为猴王”两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

    19.66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6景阳冈说课稿

    6.景阳冈【说课稿】一、说教材:《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

    24.55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6景阳冈教学反思3

    6景阳冈教学反思3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1.抓住语言描写感悟人物特点。教学武松打虎前写喝酒这部分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特点。教学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先让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豪放、勇武的性格特点。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进一步感受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倔强、勇武的特点。2.抓住心理活动描写感...

    16.99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6景阳冈教学反思

    6《景阳冈》教学反思《景阳冈》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一、教学效果(一)精心设计“台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我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共铺设了4层“台阶”:1.读武松打虎前的内容,找出描写武松的语言。2.读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的特点。3.如何根据这些语言体会人物特点。4.练习根据人物特点设计语言。通过教师的辅助指导,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了学习...

    20.27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5草船借箭-类文阅读

    类文阅读-5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故事》节选①那年,曹操占领了荆州,又派兵追赶刘备。考虑到自己兵马少,抵挡不住曹操,刘备决定先撤退。②在撤退过程中,当地很多百姓追随而来。大家扶老携幼,推车挑担,慢慢腾腾地赶路。见此情景,不少将领劝说刘备:“干脆把百姓留下吧!曹军追上来,可就完啦!”“想想后面的曹军,可都是轻骑,一天一夜能跑三百多里呀!”“不”!刘备回过头望着连哭带喊的百姓们,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怎...

    31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4梅花魂说课稿

    4*梅花魂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梅花魂》这篇课文围绕一幅梅花图写了“我”和外祖父的几件事,展现了一位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文中的外祖父特别珍惜梅花图,他认为梅花代表了中国人最美好的品质,在外孙女回国之前,他将梅花图交给了外孙女,这也寄寓了老人对后辈深沉的希望,即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课文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二)教学目标。1.会认“葬、腮”等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探...

    24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4梅花魂-类文阅读

    类文阅读-4梅花魂访梅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鱼。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

    28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

    3《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月是故乡明》通过讲述季羡林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离乡后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借月亮来寄托离乡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季羨林思念的不是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也不是居住的赏月胜地朗润园,而是故乡的月亮,他思念的是故乡。一、教学效果本组教材弥漫着“款款思乡情,浓浓恋乡意”。在教学本篇课文时,我收获了以下几点:(一)通过让学生读书来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热爱的思想感情。(二...

    19.67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2祖父的园子-类文阅读

    类文阅读-2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下来用帽兜子()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

    26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类文阅读

    类文阅读-1古诗三首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

    23 KB
  • 统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1《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三首古诗都是写的作者童年时候的事情,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的场面进行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了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辛劳,也充溢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

    20.79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