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120年的回顾与反思120年前,1898,清朝光绪皇帝毅然下达《明定国是诏》曰:“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汰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于此,中国开启了撼动中外的政治改革——戊戌变法。举其荦荦大者,计有:准许地方官与士民上书更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创设京师报馆解除报禁(允许民间创立报馆)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相同点1.经济上:两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进步,加快了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与民事工业,特别是民事工业大都已经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创办的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培养一大批的技术性人才;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
戊戌变法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戊戌变法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这两次中国历史上靠得最近的重大改革的命运和结果迥然不同。总结中国历次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以及外国的经验教训,能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18101年由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和推动,得到光绪皇帝支持的戊戌变法,由于遭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廷保守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仅仅进行103天就寿终正寝。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宪政意义的政治改...
试比较泰国朱拉隆功改革和屮国戊戌变法摘要: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白上而下的改革遍及全国,然而大多以失败告终。可让人惊讶的是泰国这个与中国极为相似的国家竟取得了成功、上层改革运动成败的关键在于改革者或改革派是否掌握了政权,通过比较中泰两国改革的背景、领导人、过程、影响等多个方面试分析中泰两国改革的异同及其成败的原因。关键词:改革朱拉隆功泰国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屮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以皇帝权威...
论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作用与历史地位戊戌变法,又称百口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其目的在于发展资本主义,这场变法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
戊戌变法论文:试论戊戌变法对中国思想动向的影响研究-历史论文戊戌变法论文:试论戊戌变法对中国思想动向的影响研究【摘要】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在这次运动中,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将西方的先进思想带入当时的社会中,在教育中改革教育体系,培养新型人才,学堂教育冲破原来的旧学经史子集的范围,涉及范围甚广,形成的新的教育体系在以后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变迁的开端摘要:“鸦片战争”使中国极不情愿地卷入了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清朝统治者的自主改良性的“洋务运动”成果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损失殆尽,统治权在内外压力下面临合法性危机的“临界点”时期,制度替换行将发生,1898年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来突破中国封建王朝路径依赖的惰性,把中国带入民主宪政的轨道。然而知识分子为主力的维新派却是晚...
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有效展开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觉得过去发生的事和自己无关。过去的教学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而且不是强调有意义的接受,所以死记硬背变成了历史学系的主要特征之一,起码在众多的学过历史的人们当中,这是一个普遍的看法现在的教学变化很快,活动成了教学的主宰,有为活动而活动的教学,有为兴趣而活动的教学等,而且多是以探究性学习为名义。无效的活动,肯定没有“探究”的意义。我们之所...
4月30日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下)杨天石主讲人简介杨天石,1936年2月15日生。1948年毕业于东台天霞镇中心国民小学。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八一农业机械学校任教。1962年1月调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1994年被聘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中华民国史》《南社史长编》《民国掌故》《朱熹及其哲学》《泰州学派》自1997年起,他受邀出任《百年潮》杂志...
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姓名:郭晓哲学号:15366017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在清朝皇帝光绪帝的支持下,以康有为为核心的、寻求全面改革的变法派,在张之洞、文廷式等政权内外改革积极派的呼应之下,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运动,史称“戊戌变法”。虽然改革只持续了103天,但是变革的力度和深度可谓是中国近代变法运动之最,足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
雷颐:戊戌变法时慈禧手段残酷镇压维新派杀6人核心提示:不管怎么样,最后是慈禧用很残酷的手段,镇压了维新派,杀了6个人,后来还有其他人被杀,有人革了官职,还有人就跑了。本文来源:凤凰网历史专稿,系凤凰网历史专栏作家雷颐在“文史大讲堂”演讲《改革与革命赛跑》文字稿雷颐: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在这儿跟大家互相交流。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一个王朝的垮台,尤其像清王朝的垮台,我们发现它并不是偶然的,实际上是...
第五章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第五章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第一节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计划课时数6讲授时间5月12日(第12周)目的要求讲授内容重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难点无板书设计一、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二、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三、维新运动的发端。四、康有为的维新理论。五、维新运动的高涨。拟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