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无为而治”的相关文档,共15条
  •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摘要“无为”这一思想是由道家创始人老子以“道法自然”为理论基础首次提出的,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是通过“无为”的途径去达到“治”的目的。学习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对于我们青年人修身养性、平衡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实质一、“无为”的实质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18.5 KB
  • 无为而治”对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践意义

    无为而治”对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践意义摘要:老子的“无为而治”对企业文化管理活动的启发,是藉由“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反者道之动”的核心理念,从企业精神、价值观的建立、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企业行为的规范、企业环境的维护等层面,掌握管理的本质,由内而外,再造企业文化,促成“以人为本”管理的实现。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管理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6-0065-02一...

    20.5 KB
  • 无为而治法律思想探析

    无为而治”法律思想探析Summary:道家法律思想的精髓即在于“无为的自然”与“无为的和谐”,此种近乎于“无所事事”的思维在道家法律思想的熏陶之下慢慢衍生成为“无为而治”的法治思想,在今天的条件下也依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Key:道家;无为而治;法律思想;法治中国古代法律思想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主要强调法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但最高权威与立法大权却仍然毫无疑问的归属于君主。尤以汉唐时期为例,儒学...

    20.02 KB
  • 西汉的无为而治

    西汉的无为而治那么这种汉初的无为当时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第一就是首先缓和和民众的矛盾,和老百姓的矛盾,和农民的矛盾,减轻老百姓的负担。那么,在减轻老百姓负担这方面呢,那么最重要的就体现在降低赋税,或者减免赋税从汉惠帝开始,当时对农民的赋税负担大概确定在十五分之一,这个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概十分之一,到了汉惠帝那时候,把它减成十五分之一,而且汉文帝时期还曾经有12年的时间,免税,全国老百姓免税,1...

    15 KB
  • 浙江前期的改革并非无为而治

    浙江前期的改革并非“无为而治”沈祖伦党史研究室的同志几次对我说,他们搞口述史,希望我能说点什么。我同他们说,当务之急是抓紧征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特别是前十五年的历史资料。趁当时亲历的领导人和关键的知情者大多健在,抓紧请他们说说,把这段历史留下来。不然,过一段时间会有困难。可能,持这种意见的不只是我一个人。所以党史研究室很重视,就有今天的座谈会。这个会我想可以是漫谈会。通过漫谈互相启发,唤起...

    19.25 KB
  • 精雕细作不如“无为而治

    精雕细作不如“无为而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会潭头中心小学许晓艳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教材生活化趋势加强,课堂也不再是一言堂,教学也逐步走向自主、合作和探究,基本上告别了台上唇焦口燥台下鼾声如雷的一弯死水现象,但我们也越来越发现我们的学生,他们正朝着我们预先精心设计的圈套往里钻,最终还是能得到与我们教材一致的标准答案,这对于匠师,确属难能可贵了,教研课、重大赛课、作...

    25.79 KB
  • 【大国之道“无为而治”】

    【大国之道:“无为而治”】作者:丁言内容提要:中国的老子从“道”中悟出人类的无知,感知到“圣人”自负后,发出“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的哀叹,骑“青牛”西去,不知所终;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者之政”,虽气丧而志不沉,最终成就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圣人之治”,至今仍香火不断。西方人研究《道德经》,并没有学习、标榜中国文化的意识,他们信仰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和“道”并无内在血缘联系,但西方的学者,尤其是现...

    56 KB
  • 从“无为而治”到“无中生有”——中小企业成长之路

    从“无为而治”到“无中生有”——中小企业成长之路2010-01-05一、引言深圳创业板市场的启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等一系列旨在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正在逐步展现,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中小企业占工商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经济总量占全国GDP的60%,其上缴税收占全部税收总额的50%,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同时,我...

    19 KB
  • 无为而治”的法哲学意义在当代的运用举要

    无为而治”的法哲学意义在当代的运用举要毕业论文网wwbiyelunwen无为而治的法哲学意义在当代的运用举要如前文所述,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一方面需要从无为而治的思想中吸取智慧,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必须通过法制建设的方式予以解决,才具有根本性意义。所以,如何在上述的无为而治的法哲学思想的启示之下,运用法制的方法,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颇为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笔者...

    16.5 KB
  • 无为而治”的法哲学意义在当代的运用举要

    无为而治”的法哲学意义在当代的运用举要毕业论文网wwbiyelunwen无为而治的法哲学意义在当代的运用举要如前文所述,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一方面需要从无为而治的思想中吸取智慧,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必须通过法制建设的方式予以解决,才具有根本性意义。所以,如何在上述的无为而治的法哲学思想的启示之下,运用法制的方法,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颇为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笔者...

    16 KB
  • 老子思想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代企业管理:诸子百家中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21.5 KB
  • 西汉的无为而治

    西汉的无为而治那么这种汉初的无为当时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第一就是首先缓和和民众的矛盾,和老百姓的矛盾,和农民的矛盾,减轻老百姓的负担。那么,在减轻老百姓负担这方面呢,那么最重要的就体现在降低赋税,或者减免赋税从汉惠帝开始,当时对农民的赋税负担大概确定在十五分之一,这个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概十分之一,到了汉惠帝那时候,把它减成十五分之一,而且汉文帝时期还曾经有12年的时间,免税,全国老百姓免税,1...

    15 KB
  • 精雕细作不如“无为而治

    精雕细作不如“无为而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会潭头中心小学许晓艳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教材生活化趋势加强,课堂也不再是一言堂,教学也逐步走向自主、合作和探究,基本上告别了台上唇焦口燥台下鼾声如雷的一弯死水现象,但我们也越来越发现我们的学生,他们正朝着我们预先精心设计的圈套往里钻,最终还是能得到与我们教材一致的标准答案,这对于匠师,确属难能可贵了,教研课、重大赛课、作...

    14 KB
  • 学会放手 无为而治

    学会放手无为而治一天,陪一岁多的女儿在学校幼儿园里玩滑梯。滑梯要上四层铁质的阶梯(两边有扶手),然后通过一个大约40公分高的通道,最后才是滑梯。每上一个阶梯我都会小心翼翼地扶着,然后过通道。到了滑梯上,又扶着她坐下来,滑下去以后又扶她站起来女儿乐此不疲,我筋疲力尽。最后只得用买棒棒糖来哄她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但是没过多久,女儿又拉着我的手来到了滑梯旁,这次怎么哄都哄不走了。恰巧,有个比她稍大点的...

    27.5 KB
  • 亲力亲为VS无为而治

    中国式领导的为人和做事我们中国人对于为人和为事界定得很清楚,但真要你讲出对方为人与为事的区别,却总是含含糊糊,模糊不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往往会说“唉,这领导真不错”。这个“真不错”,是指这个领导的工作能力么不见得!这里往往指这个领导的为人很不错,虽然办事能力差了些。而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很多很有能力的人贤臣勇将到头来,自己的职务、待遇反而居于能力差,甚至没有能力的人之下,甚至被...

    22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