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乌合之众”的相关文档,共16条
  • 乌合之众mdash;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许秀美《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由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LeBon)著述,于1895年出版,被翻译成包括汉语在内的17种语言版本,是一本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权威著作。美国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泰斗奥尔波特曾说:“在社会心理学这个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一、内容简介勒庞对“群体”的界定是: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

    26 KB
  • 乌合之众-读书报告

    乌合之众》读书报告09级广播电视编导黄晓莺学号:30940608读《乌合之众》随感勒庞生于1841年,法国大革命结束不久,政权更迭频繁的一段时间。《乌合之众》出版于1895年,他对革命中群体表现的深入研究,让他总结出了群体的心理的特点。书中引用的许多例证都来自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时期是风云变幻的时代,勒庞一定是在这方面独具天赋,才能在纷繁的历史变革中如此精确的抓住群体的特征,他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

    17 KB
  • 微博乌合之众

    微博乌合之众摘要:2010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微博年,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了微博时代。本文运用勒庞《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学,通过新浪微博的传播纪实,对微博的信息传播进行解读和分析,进而为微博这一新兴的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关键词:微博;群体心理;《乌合之众》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8-0099-02勒庞以18世纪波澜壮阔的法国***为背景,对运动中群众的行为和...

    28.79 KB
  • 当代中国网络乌合之众的心理特征及其防范

    当代中国网络乌合之众的心理特征及其防范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造就了网络时代的乌合之众,即由网络上无数匿名者构成从而丧失了作为个体的人的本质的庞大群体。文章借鉴勒庞对乌合之众的分析,比较网络群体心理与现实社会中的群体心理的异同。要对网络群体心理进行有效引导,才能对社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以研究大众心理特征着称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在某些既定...

    25 KB
  • 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读书笔记

    作者自序人类的自然本性决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认不得不在思想、感情和习俗的支配和主宰之下生存。制度和法律不仅是人的本质的外在表现,还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着人的需求。理性是人类最近才有的属性,它还不完善,还不能为我们解释无意识规律。引论:群体时代真正社会变革的唯一重要特征:应该是根植于文明、思想、观念和信仰的革故鼎新过程中。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它最稳定的因素就是可以通过遗传来承袭思想。两个基本因素构成了...

    56.97 KB
  • 乌合之众读书报告

    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读书报告本书着重在于对大众心理的研究,分析大众心理形成的机制、特征、表现以及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行为分析。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生活在群体之中的我们可能一不留神就会卷入这种集体的无意识之中,做出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解释的行为,可能脱离群体之后便会为自己的行动所懊恼与不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奇特的社会心理现象的产生,从而导致相应的群体行为。古斯塔夫勒庞在此书中用心良苦的为我们做...

    28.5 KB
  •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时常发现,其实我们不比百年(甚至更久以前)的人聪明,他们说的那些事情,那些原因,那些问题现在直到将来都会不断重复,只不过换了一个外壳而已。《乌合之众》对群体心理的洞悉,就是这样,我们都早已知道问题所在,但也只能遵循某种人类尚未理解的力量,不断再犯。“知道”与“做到”的差距,整个人类如此,何况个人。不知为何,中文版书名《乌合之众》,直接有了如此明确的贬义,而英文的《TheCrowd》...

    48.54 KB
  • 乌合之众》读书报告

    乌合之众(Thecrowd)》之读书报告很早听说勒庞先生的大作《乌合之众》,一直没有机会拜读,很庆幸能够利用这次机会阅读这本群体心理学大作的典范,甚是激动!读一本好书犹如经历一次人生洗礼,读一本大作,犹如聆听圣人的教诲。一本真正的好书,我个人的定义是对自己有启发和教育,能够把别人的东西吸收为自己所用东西并能将之化为自己的能力!勒庞先生的大作给了我许多启发和教育,让我明白了许多之前不解的东西,收获颇丰!...

    23.1 KB
  • 乌合之众,浅论群体心理

    浅论群体心理——读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群体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一种必然状态和存在形式,群体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而群体行为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出发,认知有关群体心理方面的知识,了解个人是如何淹没在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心理特征主要有哪些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关注群体的状态。一、群体心理的定义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并不会因为聚集就变成乌合之众...

    26 KB
  • 曾国藩的中国式领导力如何将乌合之众打造成一支精兵?

    曾国藩的中国式领导力:如何将乌合之众打造成一支精兵?曾国藩身上表现出的品质和实践恰恰代表了典型的中国式领导。人的无为,必须建立在“制度有为”的基础之上。而有效的制度设计,又必须建立在对人“自利”本性的把握上。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是什么让曾国藩将一群草根起家的乌合之众打造成一支精兵?他在学习太平军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只有共同的信仰,才能熔炼出“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

    72 KB
  •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时常发现,其实我们不比百年(甚至更久以前)的人聪明,他们说的那些事情,那些原因,那些问题现在直到将来都会不断重复,只不过换了一个外壳而已。《乌合之众》对群体心理的洞悉,就是这样,我们都早已知道问题所在,但也只能遵循某种人类尚未理解的力量,不断再犯。“知道”与“做到”的差距,整个人类如此,何况个人。不知为何,中文版书名《乌合之众》,直接有了如此明确的贬义,而英文的《TheCrowd》...

    39.92 KB
  •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说来也惭愧,这应该是老师您大一开给我们的书目,但是我的觉悟不够高,我算是大二第一个学期才开始读书的吧,所以大一的时候就看了您介绍的一本书,而至今却连它的名字都忘记了,看来我是没有把心思真的放进去。对于《乌合之众》这本书的看法仅限于刚开始时,您介绍的它是一本关于群体狂热的书,可以说是心理学的著作,但是我看完之后我反而觉得是一本传播学的著作了。我真正去接触它的原因,大概是我开始...

    18 KB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内容概要: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对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乌合之众”是指想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这...

    13.72 KB
  • 乌合之众》读书报告

    乌合之众(Thecrowd)》之读书报告很早听说勒庞先生的大作《乌合之众》,一直没有机会拜读,很庆幸能够利用这次机会阅读这本群体心理学大作的典范,甚是激动!读一本好书犹如经历一次人生洗礼,读一本大作,犹如聆听圣人的教诲。一本真正的好书,我个人的定义是对自己有启发和教育,能够把别人的东西吸收为自己所用东西并能将之化为自己的能力!勒庞先生的大作给了我许多启发和教育,让我明白了许多之前不解的东...

    18.5 KB
  • 乌合之众》心得感悟

    乌合之众》心得感悟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以书为友,养性修身,使生命有诗书之魂。让读书成为一种追求,以书为师,明德思理,让思想的源头活水。本文是小编《乌合之众》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躲猫猫”、“打酱油”、“70码”、“人肉搜索”......这类事件如今已成为热门甚至是流行词汇。在这些词汇的背后,积蓄着巨大的公众情绪的力量。公众情绪古已有之,只要有群体存在,就会有这样的情绪力量在民间不停流...

    19 KB
  • 中纪委副书记:政党不是乌合之众、私人俱乐部

    中纪委副书记:政党不是乌合之众、私人俱乐部2014年01月13日08:35:学习时报作者:赵洪祝9107人参与105评论赵洪祝。资料图原标题: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高度,中央政治局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审议通过惩防体系五年规划、巡视工作五年规划,还把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列为集体学习专题内容。习近平...

    21.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