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误读”的相关文档,共76条
  • 碘盐,那些事实与误读

    碘盐,那些事实与误读李珊珊公众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公共卫生领域的复杂问题,而本应承担解释责任的公共机构却因职责与权力的界限模糊不清,难以取得公众信任。在碘盐的纷争中,多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绞在一起,几乎打了个死结。2010年7月26日到9月12日,卫生部就最新编制的《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开征求意见。新标准拟将碘盐的最高含碘量调低一半以上,国家现标准规定的食盐碘含量20毫克/千克-60毫克/千克,修改...

    42.5 KB
  • 误读的古代名言

    误读的古代名言、名句对流传广泛的古代名言、名句可怕的误读———真相只有一个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一、以德报怨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23.56 KB
  • 中国最易误读的地名

    11中国最易误读的地名(图)据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阳随手写成泌阳。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也就完全失败了。我们也有过把岷江(Mín民)洪水读成闽江洪水,岷江在西南,而闽江在东南,比沁阳和泌阳之间的距离更远。在电视节目中,误读地名是一件很郁闷也很难堪的事情,而且很容易...

    195.31 KB
  • 中国各地最容易被误读的地名

    中国各地最容易被误读的地名我们也有过把岷江(Mín民)洪水读成闽江洪水,岷江在西南,而闽江在东南,比沁阳和泌阳之间的距离更远。在电视节目中,误读地名是一件很郁闷也很难堪的事情,而且很容易成为一种笑柄。读对地名,是对人家起码的尊重。浙江的丽水(Lí离)被误读成丽(Lì立)水,台州(Tāi)被误读成台(Tái抬)州;安徽的亳(Bó驳)州,几乎经常被读作多了一横的毫(Háo)州;湖北的监利(激àn见)被误...

    111.5 KB
  • 爱因斯坦论述易经即中国人对爱因斯坦的误读

    中国人对爱因斯坦的误读好几次,清晰地回想起过去跟着宗白华老师在北大未名湖畔散步时,在塔影湖光之间,关于爱因斯坦和莱布尼兹的谈话。近年来又看到了国内许多著述,特别是一些研究《老子》、《易经》、人体特异功能和中国古代科学哲理的著述中,往往引用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段名言。殊不知,对于这段名言的误读,已经持续了20多年,并且直到现在还没有好好纠正!人们引用的这段话标题为《西方科学的基础...

    49.51 KB
  • 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

    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摘要:关于李约瑟,多年来媒体宣传给公众造成的印象和观念并不正确,至少很不全面。我们希望从李约瑟那里得到的东西,很可能并不是李约瑟打算给我们的。我们甚至有意无意地误读了李约瑟的学术意义。关键词:媒体李约瑟误读伪问题一、经媒体过滤的李约瑟由于多年来大众传媒的作用,李约瑟成了中国科学史的同义语。至少在大众心目中是如此。通常,大众心目中的李约瑟...

    40 KB
  • 误读频率较高的常用字举例

    误读频率较高的常用字举例ái挨bàng傍bǐ鄙bō拨dàng档dī堤dìng钉duī堆duì队对dūn吨蹲dùn盾顿duō多fó佛fù腹huì会jí即疾jǐ脊jì迹绩jiān歼jiào较jǚ矩juàn卷liàng辆liè劣móu谋mǒu某qī期qīn侵quàn券rào绕réng仍shù束shùn舜sù塑suī尿xiān纤xián弦xiě血xiè屑xīng星腥yà亚yún匀zàn暂zháo着zhào召āo凹bì庇bīn濒cāo糙chǐ侈cì伺è扼fēn氛fú拂fǔ甫fù缚guì刽jí嫉jiào酵jiù疚lì砾l...

    135 KB
  • 姓氏杂谈之被误读的“乐”姓

    三正起名网|wwsanz35姓氏杂谈之被误读的“乐”姓大家都熟悉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乐嘉。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念作lèjiā,但是依然有不少人有疑问,乐这个姓到底该读lè还是yuè。因为我们的记忆中,有战国后期燕国著名军事家乐毅、三国魏国著名将领乐进,都读yuè。事实上,按近些年出版的字典词典查询(如现代汉语词典),该姓著明了lè还有yuè两个都为姓氏,且不同姓。目前现实生活中普遍的现象是:北方通常读yuè,南方通常读l...

    12 KB
  • 批判与重构被误读和滥用的高职文化

    批判与重构:被误读和滥用的高职文化刁瑜*摘要: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文化具有深刻的教育穿透力,其根源在于作为与社会不可分割的个人,都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都无法摆脱文化对他的影响。高职教育也无法例外,高职文化只有采借吸纳、继承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摆脱当下高职文化中大学文化缺失、高职特色精神要义缺位、高职教育工具主义泛滥的被误读和滥用的困局,才会焕发高职教育鲜活璀璨的生命动力。关...

    36 KB
  • 对杜甫《登高》的误读与新解-杨秋荣.doc

    对杜甫《登高》的误读与新解-杨秋荣摘要:通过对《登高》的部分大众化的误读的剖析能还这首“古今七言律诗第一”以真相吗?杜甫的七律《登高》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崇高地位,明代胡应麟推许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诗薮》),清代杨伦称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等,乃是学界共知的。《登高》还是高中语文教科书必选的定篇。但笔者研究发现: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严谨或语焉不详处甚多,于是大胆提出新解,...

    19.02 KB
  • 对杜甫《登高》的误读与新解.doc

    古典诗词中,悲与秋有着天然的联系,每当看到秋日里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景象时,古代诗人们借以清秋的意象传达所感的人生的愁烦、生命的忧患,这就是“悲秋”作品。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在对前人悲秋意识的继承上,又显现出自身的特点,把悲秋的模式和意蕴推向了更高的层次。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沉痛悲凉,为杜诗中...

    16.88 KB
  • 12位容易被误读的古人

    十二位容易被误读的古人1嫪毒(làoái,音近“涝矮”)歪评:始皇妈妈的老爱人,不但不涝不矮,反而高高大大,英俊潇洒,能混到这种地步,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若活到今日,一定又是一个周星驰哥哥。正传:秦太后赵姬年轻守寡,时常与吕不韦来往。眼看着秦王政渐渐长大,吕不韦恐怕祸害到自己,于是找到一个叫做嫪毒的人冒充宦官者,伺候太后。太后与毒欢爱无比,不久怀孕。因怕别人知道,就搬到雍地宫居住。嫪毒长期伺候太后...

    21 KB
  • 最易误读的文史常识

    最易误读的文史常识古人不敢自称“我”古人有很多第一人称的代词,譬如吾、余、予、我,但在社交场合或者是公共场合,真正自称为“我”、“吾”、“余”的,却是少之又少。在古代,公开自称“我”、“余”甚至会被大家讥为不懂礼仪。据考证,至少从晋朝开始,各级官僚已经不习惯于用第一人称代词来指代自己了,他们热衷于自称“下官”来显示自己的谦卑。唐人虽然旷达,但在相互交往之时依然羞于自称“我”,而是用略显青涩的“...

    80.5 KB
  • 误读的成语、词语

    成语举例误读应读释义1.一语中的dídì箭靶,比喻关键2.差强人意chāichā尚,稍微3.身无长物zhǎngcháng多余或像4.安步当车dāngdàng作为,当做5.重规叠矩zhòngchóng重叠6.方兴未艾yìài停止7.乳臭未干chòuxiù气味8.度徳量力dùduó推测,衡量9.沐猴而冠guānguàn戴帽子10.自怨自艾àiyì惩治11.阿谀逢迎āē迎合12.妄自菲薄fēifěi菲薄:轻视,13.行伍出身xíngháng行列14.好大喜功hǎohào喜爱,喜欢15.曲高和寡h...

    44 KB
  • 同音字习惯性误读

    总场中学高中部有效课堂教案语文学科高三年级主备人:王斌强金焕珍月日上课班级:授课人:课题同音字习惯性误读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大部分规定习题,然后通过交流讨论、教师讲解,完成剩余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坚持说普通话和规范使用汉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

    39 KB
  • 善意的误读还是美化的曲读

    善意的误读或者是美化的曲读——《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后的一点感想摘要:本文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分析了《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在被中职语文教材选用为范文时,忽略了对话过程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文章立意在表现上的缺陷,因而存在误读或曲读的可能,提出了该文不宜入选教材的看法。关键词:对话爱国主义精神文人报国隐约记得有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语,大意是:阅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读者自我创作的过程。一般...

    32 KB
  • 中学语文教材中——被严重误读和歪曲的鲁迅——由《阿长与〈山海经〉》说起

    中学语文教材中——被严重误读和歪曲的鲁迅——由《阿长与〈山海经〉》说起一《阿长与〈山海经〉》主题思想的再思考通读全篇文章,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通过较深入的分析与理解,就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真正主题,隐藏得很深,同时又是十分明确的。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身处“被反动政府通缉、受守旧势力排挤”的逆境当中,是不敢面对现实、消极、颓废,以文自遣?还是奋起反抗?他明显地选择了后者,只是改变了一种斗争策略,...

    29 KB
  • 一些常被误读的古诗文句子

    2007-6-24|一些常被误读的古诗文句子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误读:我的生命是由时限的,但追求知识是无止境的。这个句子出自于《庄子养生主第三》,原文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本句的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会使人感到倦怠。断章取义可能另有味道,但是庄子要告诉我等生灵的是: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强求。所以,你也不能强求道家代表人物庄...

    22 KB
  • 善意的误读或者是美化的曲读

    善意的误读或者是美化的曲读——《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后的一点感想江家宝(本文获东莞市中职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并于东莞市中职论文经验交流大会上宣读,选送东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选获二等奖)摘要:本文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分析了《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在被中职语文教材选用为范文时,忽略了对话过程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文章立意在表现上的缺陷,因而存在误读或曲读的可能,提出了该文不宜入选教材的看法。关...

    24 KB
  • --容易误读及一字见义的成语举例

    2010年高考复习--容易误读及一字见义的成语举例容易误读及一字见义的成语举例成语是人们几千年来习用的形式固定而含义精辟的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成语用得恰当,能使语言简明生动,增强感染力。但是,如果对成语误读、误写、误释,就会损害修辞效果。下面就常用的成语中的某个容易读错的字进行分类举例说明。一、由于一字多音而误读成语举例误读应读释义1.一语中的dídì箭靶,比喻关键2.差强人意chāichā尚,稍微3.身无长...

    29.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