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1当代中国广播剧的发展历程:一广播剧的初期阶段,即广播剧的直播时期(1949~1952年)初期的剧作成绩和艺术特点:剧作有《红军回来了》,《一万块夹板》等等。内容特点是:注重作品的社会价值,反映现实,激发人民的革命热情、爱国热情。艺术特点是:(1)广播剧定位介于广播剧和舞台剧之间。(2)戏剧技巧较突出。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40年代有了党领导的广播剧。许多著名作家参与剧本创作...
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趋势:多样与综和综合与多元化的归趋——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趋势多样与综和当代科学的特点是一面高度分化,一面又高度综合,这就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朝着一体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文学虽不同于科学,但科学不能不给予它以深刻和巨大的影响。当今,文学研究一体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已日趋明显,建立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艺学研究方法体系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建立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艺学研究方...
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俗文学派(一)毕业论文网wwbiyelunwen[摘要]在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出现过许多流派而非一个流派。以郑振铎、赵景深为代表的俗派是一个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末的流派。这一派的确立,以郑著《中国俗文学史》的出版为标志。他们的研究对象,除了狭隘的民间文学(如神话、故事、歌谣谚语、俗语等)外,还包括了上曾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有了书面文本的戏曲、变文、弹词鼓词、宝卷等。这一派在中...
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俗文学派(二)毕业论文网wwbiyelunwen如许地山(1892~1941),福建龙溪人,祖籍广东揭阳,生于。他是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既是杰出的作家散文家,又是杰出的民俗学家。他1923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宗教史与比较宗教学;次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宗教史、印度、梵文、民俗学。他不仅与郑振铎是乡党,又是很要好的文友。所以受郑振铎之托,在大英博物馆为郑抄录过斯坦因盗走的敦煌...
现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建设的路向:话语创建——现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先验批判文艺学,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中国本无这一门学科,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从苏联引进来了,直译则为文学学,合于汉语习惯,更改为文艺学。自此,文艺学研究者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力图建立成一门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学科,但又有多少努力是属于真正的诚实的学术求索呢?现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学术界不是在宏大的西方文学理论...
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下]二、从主体论文艺学到新整体论文艺学:一个必要的导言主体论文艺学分有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欠缺:将人设定为面对整个世界的主体,忘记了人乃是在世界中的存在(Being-in-theworld)。要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我们就必须重新领受世界的原始结构:人在世界中,意味着他生存于天地之间,因此,人永远是天—地—人三元整体的构成,把世界理解为天—地—人三元结...
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上]内容提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诞生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然而,由于以生态危机和人文危机为主要表征的现代性危机的加剧,主体论文艺学所隶属的现代性理论家族成为反思和超越的对象。本文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诸多欠缺后认为其根本局限在于它所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未能意识到文学艺...
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俗文学派(一)[摘要]在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出现过许多流派而非一个流派。以郑振铎、赵景深为代表的俗文学派是一个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末的流派。这一派的确立,以郑著《中国俗文学史》的出版为标志。他们的研究对象,除了狭隘的民间文学(如神话、故事、歌谣、谚语、俗语等)外,还包括了历史上曾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有了书面文本的戏曲、变文、弹词、鼓词、宝卷等。这一派在中国文学史的...
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俗文学派(二)如许地山(1892~1941),福建龙溪人,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他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既是杰出的作家散文家,又是杰出的民俗学家。他1923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宗教史与比较宗教学;次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民俗学。他不仅与郑振铎是乡党,又是很要好的文友。所以受郑振铎之托,在大英博物馆为郑抄录过斯坦因盗走的敦煌变文卷子,...
世界之交的中国文艺学世纪之交,文艺学与其他一些人文学科一样,显示出蓄势、转折、求变、创新的特点。在这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对20世纪以来,1949年以来,以及1978年以来的文艺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中国文学理论在新世纪进一步发展所可依托的理论资源进行了考察。在这一年里,关于全球化与中国人文建设,关于现代性,以及关于文化与文学关系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新成熟与新进展。普遍主义与本土理论传统之...
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学专业课程编号:S0102050501089课程名称:文学批评实践课程英文名称:PracticeofLiteraryCriticism学分:3周学时总学时:60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文艺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文学作品的评论训练为基础,分课堂讨论训练和书面作业训练两种方式。一方面重在暴露研究生在文学评论写作中的基础性问题,另一方面重在从文、史、哲结合的高度,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问题分...
本文档下载自360文档中心,更多免费文档请访问网址ww360docsww360docs/doc/info-d8691218227916888486d7b7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艺学边界的消解_反思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诸问题EG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年第$期总第%期’()*,*-.’//0-1)236%7!##$5Z57!%45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艺学边界的消解!!!反思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诸问题肖建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88摘8要!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讨论及由此...
气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气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第一节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必要性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直以来都是当代中国每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文艺理论工作者追求和奋斗的目标。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钱学森同志发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艺美学方法论的几个问题》始,中国的文艺理论工作者一直就将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文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