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言”的相关文档,共87条
  • 文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及答案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18 KB
  •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③怜惜...

    227 KB
  • 中国通史教程部分文言词语注释

    中国通史教程部分文言词语注释第一章远古时代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tián,打猎。〔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6页第7行〕耒耜lěisì,远古时的翻土农具。(第16页第11行)颛顼zhuānxū,远古时代五帝之一。(第24页第4行)绝地天通神话传说远古天上、人间相通;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言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纲纪秩序。(...

    60.5 KB
  • 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整理了高中必备的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同学们可以利用零散时间慢慢记,轻松学习文言文,加油吧!(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总结前40个实词,其余80个实词小简会近期推送)120个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国盖故固顾归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

    52.05 KB
  • 高考120个重点文言实词附例句翻译共40页

    考纲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③怜惜,...

    204 KB
  • 高考120个重点文言实词附例句翻译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③...

    196.5 KB
  • 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

    专题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即时练(计时:45分钟满分:60分)频考点7一词多义专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B.敢竭鄙怀,恭疏短引鄙:敬辞,以示尊重对方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本来D.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兵器解析“鄙”是谦辞,谦称自己。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病:病情B.学...

    44 KB
  •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带例句翻译)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带例句翻译)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

    108 KB
  • 文言120个实词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

    182.5 KB
  • 刺客列传文言知识

    《刺客列传》语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荆轲嘿而逃去嘿同默2.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从同纵3.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高兴4.右手揕其匈匈同胸,胸膛5.今太子迟之,请辞决决同诀,诀别6.燕王诚振怖振同震,惊慌7.燕王拜送书于庭庭同廷,朝庭8.而秦舞阳奉地图柙奉同捧,捧着9.图穷而匕首见见同现,出现10.卒起不意卒同猝,突然11.乃引匕首以擿秦擿同掷,投掷12.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溢同镒,古代的计量单位13.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

    18.5 KB
  • 刺客列传文言现象[1]

    高二(1)班刺客列传一、通假字整理:1.吾曩者目摄之“摄”同“慑”,威慑,震慑2.嘿而逃去“嘿”同“默”,不说话,不出声3.北购于单于“购”同“媾”,媾和,讲和4.旷日弥久,心惛然“惛”通“昏”,糊涂5.其意不厌“厌”通“咽”满足6.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从”同“纵”合纵策政7.使悉反诸侯侵地“反”通“返”8.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9.右手揕其匈“匈”通“胸”10.樊於期偏袒扼捥“捥”同“腕”11.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

    49.5 KB
  • 刺客列传文言现象

    高二(1)班刺客列传一、通假字整理:1.吾曩者目摄之“摄”同“慑”,威慑,震慑2.嘿而逃去“嘿”同“默”,不说话,不出声3.北购于单于“购”同“媾”,媾和,讲和4.旷日弥久,心惛然“惛”通“昏”,糊涂5.其意不厌“厌”通“咽”满足6.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从”同“纵”合纵策政7.使悉反诸侯侵地“反”通“返”8.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9.右手揕其匈“匈”通“胸”10.樊於期偏袒扼捥“捥”同“腕”11.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

    43 KB
  • 300个文言实词积累(1—100)

    1.哀①悲哀,哀悼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晋崤之战》)②慨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③同情,怜悯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④悲伤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声音)凄清尖利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2.爱①给人好处、恩惠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其用...

    66 KB
  • 120个文言实词(教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参考答案1、爱,ài①喜爱,宠爱爱共叔段,欲立之。(《郑伯克段于鄢》)译文:武姜喜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②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③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吝啬,吝惜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译文: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⑤通“薆”。隐...

    187 KB
  • 120个常用文言实词例释

    120个常用文言实词例释【爱】①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②动词:爱、加惠于人,爱护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③动词:喜爱、爱惜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④动词:怜惜、同情爱其二毛(二毛:指老人。怜惜鬓发斑白的老人。)(《左传》)⑤动词:隐藏通“薆”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96 KB
  • 《大学语文》文言诗词中字词教学研究现状及其意义

    《大学语文》文言诗词中字词教学研究现状及其意义摘要:《大学语文》文言诗词中字词教学研究现状目前处于滞后状况,《大学语文》文言诗词中字词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1.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选文内容;2.通过字词源流的梳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3.字词源流的梳理蕴含着中国古代民族智慧和思维方式;4.激发学生的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键词:大学语文;文言诗词;教学研究:G64文献标...

    17 KB
  • 课本文言知识大盘点

    课本文言知识大盘点】一、易误读的字1、七年级七上:鹤唳(lì)怡然(yí)土砾(lì)人不知而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思而不学则殆(dài)论语(Lún)碧瓦飞甍(méng)倏忽(shū)高垣(yuán)睥睨(pìnì)连亘(gèn)黯(àn)然缥缈七下:环谒(yè)称前时之闻(chèn)机杼(zhù)赴戎(róng)机可汗(kèhán)大点兵辔头(pèi)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朔气传金柝(tuò)燕(yān)山胡骑(jì)中...

    108.5 KB
  • 考说明21篇文言文书下注释

    考说明21篇文言文书下注释伯牙善鼓琴一、解释加点字:1.伯牙善鼓琴善:2.伯牙善鼓琴鼓:3.志在流水志:4.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5.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峨峨:6.洋洋兮若江河洋洋:7.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所念:8.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得:9.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阴:10.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卒:11.卒逢暴雨,止于岩下止:12.乃援琴而鼓之援:13.初为霖雨之操操:14.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琴:15.吾于何逃声哉逃声:...

    73 KB
  • 胡适倡导白话代替文言的文学革命

    胡适倡导白话代替文言的文学革命,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谱系,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到世界文学的体系中,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早已成为不证自明的事实。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月又登载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胡适在妓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即“须言之有物,,,矗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抄,“不作无病之呻吟...

    20.5 KB
  • 揭开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的面纱1

    揭开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的面纱——我教学生理解文言特殊语法初中生跨进高中的大门,在语文学习方面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便是文言文的学习。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流淌而变化的。汉语言经历了几千年风风雨雨的洗礼,古代的语言和现在的语言已经存在很大的区别。要让一个只有十几岁、基本上不存在多少传统文化积累的孩子迅速读懂祖先们的语言比学习一门外语轻松不了多少。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之一是“解构语法文言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

    14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