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语文考点常见文言实词归纳复习教案www.5ykj.com附录五常见文言实词汇释.爱①爱,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②爱好,喜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③怜惜,同情。☆若爱重份,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④吝惜,舍不得。☆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2.拔①拔出,拔起。☆项庄拔剑起舞。②提拔,选拔。☆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
XX中考语文寒假复习文言翻译的原则[编者按]xx年参加中考的同学已开始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备考阶段,为帮助初三学生更全面,更及时的掌握中考语文知识,中考频道精心为大家汇总了中考语文备考资料,可以供同学和家长们参考。7怎样将考点意识对接到一篇文章的阅读?首先,要做到对文言阅读的考点胸有成竹。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这样几项内容: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读音和意义,理解常见虚词...
常用文言实词集释1.爱,ài⑴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⑵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梳理和词义推导记忆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翻译: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翻译: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齐桓晋文之事》翻译: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翻译: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
基础模块上册文言知识点整理《静女》知识点1、通假字:静:同“靖”,文雅和善。匪:同“非”,不是。于嗟鸠兮(于——吁,叹息)犹可说也(说——脱,脱身)隰则有沣(泮——畔,边岸)不可说也(说——脱,摆脱)自牧归荑(归——馈,馈赠)匪女之为美(女——汝,指荑)说怿女美(说——悦,喜欢)爱而不见(爱——薆,隐藏;见——现,出现)2、古今异义:氓:古义指民众,百姓,课文指“那个人;今义指“道德败坏的人”涕:古义指眼泪,今...
120个文言实词例释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齐桓晋文之事》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5古之遗爱也(恩惠)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爱通薆,隐蔽,躲藏)《诗经静女》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
120个文言实词解释120个文言实词解释1.爱①故以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亲爱疼爱②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心爱的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o陈涉世家》爱护④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书博鸡者事》爱戴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怜惜爱惜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o齐桓晋文之事》舍不得吝啬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喜爱爱好2安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o季氏将伐颛臾...
120个常用文言实词例释【爱】①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②动词:爱、加惠于人,爱护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③动词:喜爱、爱惜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④动词:怜惜、同情爱其二毛(二毛:指老人。怜惜鬓发斑白的老人。)(《左传》)⑤动词:隐藏通“薆”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120个文言实词1、爱吴广素爱人(爱护,加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喜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喜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爱护)而臣衰,窃爱怜之《触》(怜爱)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吝惜)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吝啬)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通“薆”,隐蔽)2、安君者,知人安民(安抚)衣食所安...
一百二十个实词推导记忆1、爱:吝惜,舍不得喜欢亲爱的,心爱的爱护,爱惜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不释手2、安:安全、安定、安稳——舒服、安逸——使安——奉养安抚、安慰怎么,哪里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
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故以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亲爱疼爱②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心爱的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o陈涉世家》爱护④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书博鸡者事》爱戴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怜惜爱惜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o齐桓晋文之事》舍不得吝啬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喜爱爱好2安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o季氏将伐颛臾》安定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盐城高考复习学校语文考点复习之文言实词120个常用文言实词的用法1、爱①故以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亲爱疼爱②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心爱的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爱护④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书博鸡者事》爱戴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怜惜爱惜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舍不得吝啬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喜爱爱好2、安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珍惜)4、古之遗爱也(恩惠)5、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通“薆”隐藏)6、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啬)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沛公安在?欲安所归乎(哪里)...
《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常用文言实词例释【爱】①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②动词:爱、加惠于人,爱护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③动词:喜爱、爱惜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④动词:怜惜、同情爱其二毛(二毛:指老人。怜惜鬓发斑白的老人。)(《左传》)⑤动词:隐藏通“薆”爱而不见...
考说明21篇文言文书下注释伯牙善鼓琴一、解释加点字:1.伯牙善鼓琴善:2.伯牙善鼓琴鼓:3.志在流水志:4.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5.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峨峨:6.洋洋兮若江河洋洋:7.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所念:8.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得:9.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阴:10.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卒:11.卒逢暴雨,止于岩下止:12.乃援琴而鼓之援:13.初为霖雨之操操:14.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琴:15.吾于何逃声哉逃声:...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1.爱,ài增加:(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1.爱,ài增加:(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
选校网www.xuanxiao.com专业大全历年分数线上万张大学图片大学视频院校库(按ctrl点击打开)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胡适倡导白话代替文言的文学革命,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谱系,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到世界文学的体系中,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早已成为不证自明的事实。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月又登载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胡适在妓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即“须言之有物,,,矗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抄,“不作无病之呻吟弦...
高中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③怜惜,同情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