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学研究”的相关文档,共52条
  •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寻根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寻根文学研究摘要: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新的文学作品涌入我国的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往外输送我们的文学经典,我国的文学作品也在逐步走向世界。近几年来,文学作品的输出被置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位置。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文学要如何在世界文学之林中明确自己的地位,该怎么样与西方的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学之根,如何寻求更完整的中国...

    15 KB
  • 探究凌宇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

    探究凌宇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凌宇是文革后首批招收的中国现代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开创者王瑶先生。作为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凌宇被学界认为是建国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第三代研究者的代表之一,其以沈从文研究为核心的学术探索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凌宇是国内第一个因研究沈从文而获得硕士学位的人,是新时期以来国内沈从文研究的开拓者...

    20 KB
  • 近几年时事政治文学研究人文社科专业资料

    2009年5月—2010年2月国内外重大时事精选5月份1、5月1FI,小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的宣誓就职仪式5月1H在口宫举行,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出席。骆家辉是继能源部t朱棣文Z后奥巴马政府的第二位华裔部长。2、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5月4口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5月12nr午,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4、H本富士通公司5刀13日宣布成功...

    134 KB
  • 陈奇中国人物画的意和趣组图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在意与境的统一中强调“意”,在形与神的统一中更强调“神”,着重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善于在有限的形象中引发人们无限的联想。具有绵延、隽永的与耐人寻味的艺术属性。在陈奇的作品中读到的正是这样一种“意”趣盎然的气息,一种温暖和从容的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的就是他拥有来口传统、来口生活的深深情结。这些情结促使他到古典艺术和民间艺术中寻求语言,写出他的“画意”。倪...

    208 KB
  • 狄康卡近乡夜话中的民间口头文学研究

    《狄康卡近乡夜话》中的民间口头文学研究丁赛伦摘要:《狄康卡近乡夜话》是果戈理的第一部小说集,也是果戈理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果戈理描绘了绚丽多彩的小俄罗斯世界。果戈理在《狄康卡近乡夜话》中使用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民歌和童话故事等,把对乌克兰民族生活的描写与民间口头文学巧妙结合在一起,鲜明地表现了乌克兰民族色彩。这些民间口头文学不仅反映了乌克兰的民族文化,还起到推动情节发展,抒发主人公情感,揭示...

    19.42 KB
  • 世界文学视野下国内茶文学研究现状与反思

    世界文学视野下国内茶文学研究现状与反思袁微内容摘要:茶叙事和茶书写在中外文学作品中均有体现,茶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值得关注。本文在世界文学视野下对国内茶文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指出其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茶文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关键词:世界文学茶文学现状反思1.茶叶文学中国人几千年“种茶”、“品茶”等诸多茶事使其对茶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认同和人文情怀,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对茶叶的情感...

    16.51 KB
  • 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

    “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刘再复在世纪之交批评张爱玲的创作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论文中写道:“80年代,大陆一群思想者与学人从‘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历史教训中得到教育,知道放下政治斗争留下的包袱与敌意是何等重要,换句话说,批评应当扬弃任何敌意,而怀着敬意与爱意。对任何作家,不管他过去选择何种政治立场,都可以批评,但这种批评应当是同情的,理解的,审美的。80年代的这...

    26.46 KB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史学化发展趋势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史学化发展趋势马华茜王德姣王德姣摘要:80年代由于“文学失却了轰动效应”而引发文学危机感,为了克服此危机感而提出史学化要求,但是过分倚重外部研究导致史学化发展偏离重心,本文分析史学化发展阶段及背景,为现当代文学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现当代文学;史学化;1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学化背景中国现当代文学在80年代一度走红,政治推力不容小觑。80年代初周扬准备在1962年文艺政策调整期...

    16.95 KB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_1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摘要:近年来,中国关于现当代文学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对史学化的研究,有人认为这样才能显示出研究的真实性。虽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较片面,但是目前的研究趋势基本上是“现当代文学研究”向“史学化”的转变。随着文学轰动效应的逐渐消失,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带来的压力,导致“现当代文学研究”面临着较大的危机。为此,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了“史学化”...

    15.54 KB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孔令奎摘要:现当代文学一直是我国进行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几年我国对于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方向已经逐步发生转变,成为对于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并且有诸多学者认为,只有对文学史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够使其中研究的真实性得到充分体现。但是对于笔者来说,这一观点略显片面,对于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趋势,应该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趋于史学化”。例如对《红楼梦》进行研究...

    17.68 KB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题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题表7.中文学院(系、所)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经典著作选读(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代码:401.810英文名称:ThematicstudiesofChinesemodernliterature课程类型:□讲授课程□实践(实验、实习)课程□研讨课程□专题讲座□其它考核方式:课程论文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研讨适用专业:现当代文学适用层次:硕士□博士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总学时/讲授学时:28/学分:2先修...

    13.39 KB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互动_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互动首先解题。题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题中的“中国现代历史研究”则指对中国现代历史的研究。“互动”,则指两种研究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指两种研究既相辅相成,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不但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学科,而且在大学里,分属两个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属于中文系的学科,而中国现代历史研究属...

    28.69 KB
  • 中国公文学研究丛书书评-徐萍

    公文理论的新突破写作实践的新指南——读《中国公文学研究》丛书徐萍任何一门科学,如果没有基础理论和基木规律做学术支撑,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学科地位就难以确立。中国公文学如果缺乏对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的研究,是很难在学术Z林中构建起独立的学科大厦,也很难对公文实践活动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公文学界在这方面展开广泛的研究,涌现出一批优秀成果,诸如...

    17 KB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综述-专业论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综述白炸2005年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基本上是在两个大的学术层而上继续展开的:在它的文学批评功能方而,当代文学研究就其宏观的现象、走向与发展进行观察、捕捉与概括,就其微观的作家、作品等进行跟踪、解读与评说,基本上做到了与文学创作的良性互动;而在学科建设方而,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则就文学史写作、经典作品解读问题,以及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问题等,进行相关的思考、梳理...

    96 KB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鉴赏及译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鉴赏及译文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鉴赏及译文《别元九后咏所怀》唐代:白居易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别元九后咏所怀》译文在秋风秋雨中,桐叶、槿花纷纷凋零飘落,一片寂寥冷清景象。在闲适自得中,生出早秋的意境。故人远别,令我心中...

    13 KB
  • 现代文学研究之中国中心观的兴起

    现代文学研究之“中国中心观”的兴起现代文学研究之“中国中心观”的兴起对美国汉学界而言,1984年可谓不同寻常,保罗柯文出版《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对分别以费正清、列文森、佩克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三种观念模式,即“冲击一回应”论、“传统一近代”论、“帝国主义一革命”论,进行细致剖析与深入批判,揭示其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即“以不同的方式使我们对19、20世纪的中国产生了一种以...

    39.15 KB
  • 精选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疏离文本现象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疏离文本现象摘要:从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历过辉煌时期也经历过坎坷时期,新时期越来越多学者和作家投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现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发展也非常迅速,但是很多研究学者会忽略文本的研究,文本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础,却被很多作家和学者所忽略。疏离文本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严重现象,学者和作家都应该要重视这一个问题。关键词:中国现当...

    13.93 KB
  • 以世界文学为基本对象的比较文学研究

    以世界文学为基本对象的比较文学研究以世界文学为基本对象的比较文学研究摘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两个专业还是一个专业,或者是一个专业的两个方向?我们应当如何处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这是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无论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比较文学,还是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比较文学,都不可能离开世界文学而存在,因此在当代中国应当提倡一种以世界文学为基本对象的比较文学研究。同wWw.LWlm.com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

    20.68 KB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质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质疑【原文出处】文艺争鸣【原刊地名】长春【原刊期号】200204【原刊页号】24~28【分类号】J1【分类名】文艺理论【复印期号】200302【标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质疑【作者】袁国兴【作者简介】袁国兴通讯地址:吉林大学文学院邮编:130021【摘要题】文学的全球化与现代性【正文】一、文学现代性话语的历史负担当代中国没有哪一种话语能比“现代性”更具有影响...

    27.87 KB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什么会选择西方话语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什么会选择西方话语(1)文学研究的“失语”问题,已引起一些研究者的注意。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对于任何研究来说,失语自然是痛苦的事情。但是,无论我们在情感方面有多大的痛苦,无论我们对文学研究的失语是多么焦虑,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是以西方话语为基本工具并还将继续操持这套话语进行研究。问题不在于承认西方话语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存在与否,而在于深入讨论分析...

    21.8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