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摘要: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研究已经有了30年的历史,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阐释及其对文学的政治层面的有意忽略开拓了研究者的视界,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道独特的景观。论文在讨论运用这一视角研究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对这一研究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进行了初步反思,这主要表现在:对现代性的简单化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漠视了这一概念的内在张力;对中国文学现...
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曲折历程(下)三、近代文学研究的繁荣期(1980~1998)改革开放为近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诸多有利条件,譬如: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宽松,使研究者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得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积极性;极左思潮的被遏制和清算,使马克思主义得以恢复,使学术研究回到了正常轨道;国门的开放,使研究者视野大开,得以借鉴国外各种理论和研究方法等等。近代文学研究在这样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之下...
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曲折历程(上)【内容提要】20世纪近代文学研究经历了三个时期,形成了一个马鞍形轨迹:初期(1920-1949)差强人意,中期(1950-1979}}成绩最差,后期(1980-1998}成就最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大环境尤其是政治和思想环境。近代文学研究的成就与缺点,也与研究者有着直接关系。研究虽然难以左右社会,却完全可以把握自已,保持学者的良心和清醒的头脑。这应该是20世纪近代文学研究史给予我们的一...
“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转变”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11月18日至20日,“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转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主办者为上海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在研讨会期间,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纷纷就相关议题发表见解,并展开热烈讨论。王晓明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困境出发,在发言中率先提出了“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意在重新恢复现代文学研究与当代思想的互...
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研究——以莫言为例摘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无疑给国人带来了无以言表的喜悦之情。这不仅是他个人文学成就的标志,也意味着中国文学开始受到国际文坛的关注和认同。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莫言获奖的原因,并以此为鉴,振兴当代中国文坛,利用这一契机使中国当代文学融入世界文坛的大潮中。关键词:影视出版借鉴反思一、影视产业的作用不容忽视当今时代被称为一个“读图”时代,...
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吴义勤内容提要新世纪之初,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歧变得越来越严重,文学的经典化和历史化无法完成,文学的核心价值被扭曲,文学批评失去了正面建构文学史的能力,这一切都导致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否定与质疑。如何客观评价当代文学,如何重新确立对当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批评的信心,是摆在当代文学研究界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新世纪以初,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大众传媒的合谋使...
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吴义勤内容提要新世纪之初,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歧变得越来越严重,文学的经典化和历史化无法完成,文学的核心价值被扭曲,文学批评失去了正面建构文学史的能力,这一切都导致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否定与质疑。如何客观评价当代文学,如何重新确立对当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批评的信心,是摆在当代文学研究界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新世纪以初,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大众传媒的合谋使...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误读现象汉教六班李若文20110511449比较文学中的误读,是指接受者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时出现的差异性阐释。岳黛云先生认为:“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指把文化看成文本。”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文学误读中的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文学作品的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民族文学传统的沉积,而语言的差...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宋孝武帝刘骏文学研究关键词:刘宋时期刘骏文学作品摘要:宋孝武帝刘骏的诗、文作品现存数目较多,且创作种类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及代表性,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然而,历代学者对于刘峻及其文学的研究虽有所涉及,但都未能做到系统深入。本文试图从基本史料入手,通过对刘骏的生平、思想、创作及其对当时以及后代的影响进行考察,探讨其作品与六朝文学的联系,进而确定他在文学史...
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吴义勤内容提要新世纪之初,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歧变得越来越严重,文学的经典化和历史化无法完成,文学的核心价值被扭曲,文学批评失去了正面建构文学史的能力,这一切都导致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否定与质疑。如何客观评价当代文学,如何重新确立对当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批评的信心,是摆在当代文学研究界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新世纪以初,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大众传媒的合谋使...
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吴义勤内容提要新世纪之初,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歧变得越来越严重,文学的经典化和历史化无法完成,文学的核心价值被扭曲,文学批评失去了正面建构文学史的能力,这一切都导致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否定与质疑。如何客观评价当代文学,如何重新确立对当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批评的信心,是摆在当代文学研究界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新世纪以初,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大众传媒的合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