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学的”的相关文档,共89条
  • 诗性正义中国现代文学的伦理学维度

    诗性正义中国现代文学的伦理学维度诗性正义:中国现代文学的伦理学维度正如前苏联结构主义符号学代表人物巴赫金在陀思妥也夫斯基和拉伯雷小说的研究中提出了“狂欢化”、“复调”等著名元理论一样,玛莎努斯鲍姆(MarthaC.Nussbaum),这位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神学院和哲学系合聘的弗伦德法律与伦理学杰出贡献教授,通过批判狄更斯小说《艰难时世》的葛雷梗及其太太形象,建构了著名的“诗性正义”理论。“文学(诗...

    19.84 KB
  •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论文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论文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其在文艺学、哲学及思想史领域所受到的关注比在文学研究领域似乎更为普遍一些。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刘小枫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一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专章探讨了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并在与西欧审美主义的对照中指出中国审美主义话语具有的双重冲突症候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中西思想理念冲突。张辉的《审美现代性批判》重点考察了...

    58.5 KB
  •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简历模板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简历模板本人概况姓名:XXX性别:女民族:汉政治面目:团员学历(学位):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手机:139xxxxxxxx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XX大街10号邮编:100007EmailAddress:43215678@sohu.教育背景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7.92000.7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在读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1993.91997.7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另:其他培训情况*英语通过国家CET六级考试,通过北京市研究生英语学位统考英...

    14 KB
  • 文学的意识形态

    文学的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尤静蓉中国语言文学X班学号:摘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是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的表现形式,其实就是在文本中蕴含的作者本人的意识形态的问题。文学的理论发展至今也还是离不开对于意识形态的文学属性的讨论。本文从文学的四种定义说起,试探究四种定义下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关键词: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人的意识形态、审美正文:文学的审美意识的含义在中国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宋文帝在5世...

    12.35 KB
  •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一、问题的提出二、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101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

    12.04 KB
  • 文学的定义及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的定义及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的定义及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给文学下一个定义,似乎是文学理论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本课程的最开始,我们已经接触到在文学理论模式中存在的两大思维类型:一是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的类型,即从一个先验的预设前提出发去推演出一个普遍的理论体系,企图以此去统摄与解释纷繁多样的文学现象;二是历史主义的文学理论建构类型,即重视文学知识生成的特殊性与历史条件。同样,对文学的定义同样存在...

    13.33 KB
  • 浅谈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二改

    题目浅谈《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学生姓名:雷宇驰学号:指导教师:陈柏林专业:汉语言文学目录摘要...................................................................................................................................................I关键词...............................................................................................................................................I前...

    57 KB
  • 全球化趋势中报告文学的文化身份与发展走向

    全球化趋势中报告文学的文化身份与发展走向【标题】全球化趋势中报告文学的文化身份与发展走向【标题注释】基金项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Fl(99B021)[作者]龚举善【作者简爪】养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湖北丹江口442700龚举善(1964-),男,湖北竹溪人,鄭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内容提要】以社会生活为参照,报告文学发轲于社会批判意识;以意识形态为参照,报告文学是介于“两...

    86 KB
  • 报告文学的兴衰与媒介形态演变

    报告文学的兴衰与媒介形态演变摘要在媒介形态演变之中,新时期的中国报告文学也就随之从兴盛走向衰落?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报告文学在新世纪的复兴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关键词媒介形态演变报告文学兴衰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从报告文学如何生成的历史角度来看,报告文学的出现与纸质媒介进入大众传播的现代阶段是密不可分的。具体地说,也就是随着纸质媒介在形态演变之中进入其顶峰发展阶段,不仅作为纸质媒介主要...

    15.78 KB
  • 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意识源流探析

    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意识源流探析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屮国的女学界积极地迎来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位新客,同时也迎来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新兴文学。木文试图通过研究中国女性的女性意识嬉变,探寻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意识源流。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女性意识和谐翻开中国文学史,无论古代还是近代,女性文学在作家人数和作品数量上,都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的。五四运动以后,由于中...

    81 KB
  •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摘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兴起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这种思潮迅即超越空问对中国新文学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其表现出某些与之相似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国作家所处的特定现实环境以及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又使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更有不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在...

    14.7 KB
  • 浅议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

    浅议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浅议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文学语言的差别,“言文合一”是新旧文学转型的重要标志。因此,“言文合一”文学主张的提出无疑是确定现代文学起点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严先生指出,“五四”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学所依据的“言文合一”说早在黄遵宪1887年定稿的《日本国志》中就已提出,它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同类论述早了三...

    14.75 KB
  • 你怎样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性或者先锋性

    你怎样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性或者先锋性你怎样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性或者先锋性?答:具有经典性,说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反复被人引用被人阐发的文化资源;具有先锋性,说明它代表着时代的心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引领着时代前进。那些被我们视为经典的中外名著,在题材、主题、思想内容方面尽管都打上了不同时代、社会、民族的印记,但又都具有人类生活和人性、人的心理情感、精神、命运的共同性与永久性。...

    15.78 KB
  • 论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背景

    论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背景摘要:现代中国乡土文学不是偶然的和孤立的文学现象,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漫长的农业文明史、人类文化思想史及东、西方乡土文学传统本身等已经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物化背景下的各类碰撞、冲突,特别是对乡村世界的震荡则奠定了现实文化基础,这两种基础构成现代中国乡土文学发生、发展的主导文化动因。关键词:乡土文学;发生背景;文化动因;民间空间①中图分类号:I226文献标...

    14.85 KB
  • 论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背景_夏子

    论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背景_夏子论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背景夏子(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湖南常德415000)摘要:现代中国乡土文学不是偶然的和孤立的文学现象,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漫长的农业文明史、人类文化思想史及东、西方乡土文学传统本身等已经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物化背景下的各类碰撞、冲突,特别是对乡村世界的震荡则奠定了现实文化基础,这两种基础构成现代中国乡土文学发生、发展的主导文化动因。...

    15.54 KB
  • 文学的政治论与公文的艺术化——古代文人与政治、文学、公文关

    文学的政治论与公文的艺术化——古代文人与政治、文学、公文关【英文标题】PoliticalLiteratureandArtisticOfficialDocuments——MultipleStudybetweenAncientScholarsandPolitics,Lite-ratureandOfficialDocumentsLIUMing-hua(DepartmentofChinese,SouthwestChinaNormal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内容提要】中国文学有着关心政治的传统,文学家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对政治的关心成为心理定势。古代文人的政治理想不亚于...

    25.32 KB
  • 四川文学的数字出版传媒合作机制构建研究

    四川文学的数字出版传媒合作机制构建研究廖思湄◆摘要:当前四川文学文化定位实施海外传播与推广战略,以便向世界人民展示四川人民的精神情操和巴蜀地域风采,寻求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文学海外译介与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认同。在数字出版传媒信息网络化时代,四川文学的输出和传播认同需要一定的有效途径,因为四川本土文学丰富的巴蜀生活气息,体现了四川人民的精神价值和归宿。成都自古地域特殊,享有“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的美誉,...

    34.23 KB
  •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发展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发展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发展无论是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整体来看,还是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范畴来说,新世纪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中国儿童文学中极其重要、无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一、动物文学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题材优势,最明显地体现在写动物、写大自然的作品上。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大都聚居于边地的山林、草原,或是大江...

    16.15 KB
  •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文莉摘要:改革开放的进行,不仅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我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尤其是文学之间的交流。西方国家的女性文学作品逐渐流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这种文学与国内的文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在内容上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偏差,对我国女性文学作品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我们就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探究,希望...

    15.57 KB
  • 法律与文学的意义及其理论价值的文化论文

    法律与文学的意义及其理论价值的文化论文[摘要]法律与文学兴起于西方法学界,其力图打破传统法学研究模式,最终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运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法学学者受此启发,从无意到自觉,以多种研究进路及方式深入到法律与文学领域之中。在最保守意义上,中国法律与文学不仅会对传统法学教育及理论研究有所助益,而且提供一条将后现代哲学及法学智识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所用的可行性道路。[关键...

    28.41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