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学”的相关文档,共597条
  • 文学鉴赏力及其构成探析

    文学鉴赏力及其构成探析第22卷第6期(2010年6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JOURNALOFUNIVERSITIESINSHANXIVO1.22No.6(Jun.2010)文学鉴赏力及其构成探析雷桂萍(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31)[摘要]文学鉴赏力就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鉴赏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审荧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评价力等,他们互为渗透,共同规定着文学鉴赏的深度,高度和广度.[关键词]文学鉴赏力;构成;审美[]I...

    33.5 KB
  • 文学常识及名词解释

    文学常识及名词解释神话的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再创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部落战争神话经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笙歌。内容涉及的时代上起西周初期,下至春秋中叶。作者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平民百姓。最初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始称《诗经》。全面的反映周代的社会风貌,深刻揭露了社会矛盾,描绘了人民的婚姻、爱情和劳动生活,统治阶级的荒淫丑恶和政治的黑暗。句式多以四言为...

    43 KB
  • 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对联

    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对联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交流,指导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3、激发学生阅读对联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音乐古筝《渔舟唱晚》)中国古代文化不但有灿烂辉煌的往昔,有对自然真切的关照,还有对人生处境的深刻体会,更有旖旎缠绵的情景。中国文化从始之及就含而不露的衔着一层淡淡的轻...

    20 KB
  • 关于古代文学课中“史”的教学思考

    关于古代文学“史”的教学思考常昭(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重视“史”的因素非常重要。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做起:注重文学史的整体性;注重文学史的发展性;注重文学史的阶段性;注重文学史的相关性。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学生自学的问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关键词:课程与教学论;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文献标识码:A中国古代文学史是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

    22 KB
  • 儿童文学应成为快乐文学——谈《哈里波特》给我们的启示

    题记:曾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的豪情万丈,兴奋、激动、一切都是新鲜的。工作了多年,慢慢觉得自己错了,职场要的是成熟、稳重。要的是能力、实力。还记得那时候为了一份材料,网上找啊、找啊,中午可以不休息,晚上也可以睡得很迟。那时候精力很充沛,觉得没事。工作了几年,慢慢的问题出来了,腰也疼、脖子也疼、眼睛也不好使了,唯独电脑里面多了几篇文档,看着这些曾经挑灯夜战的作品,有高兴、有泪水,现在把他们都拿出来,...

    18.5 KB
  • 从普通逻辑学角审视鲁迅的文学与出汗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上传、处理,尽在:shop63695479.taobao/从普通逻辑学角度审视鲁迅的《文学与出汗》1张孟根内容提要: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语言大师,但是他的一些杂文的逻辑严密性却是值得探讨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逻辑学教学实践,用概念、判断、推理的若干逻辑知识,冷静细致地分析了鲁迅杂文《文学与出汗》在批驳梁实秋文学人性论中的几个逻辑问题,指出该文的逻辑说服力是不强的。梁实秋的文学人性论其...

    29.5 KB
  • “借”美人计电影文学

    “借”美人计——谈电视剧《三国演义》——第42集的计谋赵明剑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军事战争小说,小说里发生的战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运用的计谋也不计其数。战争的胜负是由这些计谋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计谋成功了战争就胜利了,计谋失败了战争也告负了。电视剧成功地把这些计谋形象地展现出来,很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真实的再现了战争中的矛盾。总结这些计谋成败的原因,大概不外乎两点:一是使用计谋的成功在于熟...

    26 KB
  • “边缘人”严歌苓我是“文学游牧民族”的一员

    每次回国,严歌苓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根本静不下心来写作。相比之下,遥远的美国、非洲、欧洲,反倒成了清静的写作圣地。这样的生活,让她始终无法摆脱“寄居者”的心态。她很满意这样的状态,觉得“审视和反思一种文化,赏析或批评一种社会状态、生活状态,不被这个社会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卷进去,最好是拉开距离,身处边缘”(记者/苏洁)“边缘人”严歌苓“她在他身边的停顿结束,慢慢沿着走廊往讲台方向走去。因为走得...

    20.3 KB
  •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五讲

    第五讲中国中秋习俗和文学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萧放先生曾有一个精辟的概括:“中秋是中国的传统大节,起源于人们对月亮天体的崇拜,复合了古代秋尝与祈求子嗣等内容,蕴含了中国人家庭团聚、分享亲情、向往美好的人伦理想,具有整合与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指出:“它于周代秋分祭月的习俗,北宋时始定为八月十五日。”《礼记....

    34.5 KB
  • 中国近二十年女性文学发展综述

    中国近二十年女性文学发展综述文化与艺术.中国近二十年女性文学发展综述中国近二十年女性文学发展综述白晓华(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5)摘要: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并分解出多种思潮与流派.该文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梳理,主要分析两个时期即女性文学的发展时期(198O—l989)和繁荣时期(1990-2000).关键词:新时期;女性文学2O世纪初,五四启蒙运动把中国女性...

    22 KB
  • 中国古代文学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中国古代文学自主学习方法探究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既要强调厚重传统,又要借鉴日新的理论,同时面临课时压缩的现实。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近五年,我尝试在授课中增加学生专题讲解环节:首先,在总体上对学生提出格式要求,进行文献检索和写作方法指导;其次,每次安排任务时再给出若干选题参考。从学生学习成绩和反馈意见来看,效果显著。关键词:古代文学;自主学习;专题;学科交叉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难...

    27.5 KB
  •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般分为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门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分析我国目前古代文学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完善策略建议。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文学史,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以下简称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

    21 KB
  •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全解[1]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全解一、基础知识先秦文学◆最早的文学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是流传在原始人类中的古老歌谣和神话故事。◆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劳动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说,这是对文学艺术起源的科学解释。◆一般认为,古籍中保存下来的一些原始歌谣,比较接近原始形态,可信为原始歌谣的有《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礼记•效特牲》中的《蜡辞》...

    81 KB
  •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全解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全解一、基础知识先秦文学◆最早的文学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是流传在原始人类中的古老歌谣和神话故事。◆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劳动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说,这是对文学艺术起源的科学解释。◆一般认为,古籍中保存下来的一些原始歌谣,比较接近原始形态,可信为原始歌谣的有:《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礼记效特牲》中的《蜡辞》...

    93 KB
  •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记忆法

    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

    12.72 KB
  •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1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11.《诗经》,原称《诗》,《诗三百》,是中国第一部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手法有赋比兴三种,合称为“诗经六义”,我们学过其中《蒹葭》,《采薇》两首。孔子对《诗》的评价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2.《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24.5 KB
  •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自己制作)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时代姓名主要作品简介春秋《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为《诗》或《诗三百》,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左丘明《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23.24 KB
  • 中国当下文学需要培养读者

    中国当下文学需要培养读者▲主持人杨庆祥(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查看者潘昱竹(导演、表演艺术家,居合肥)杨澜洁(高校教师,居北京)黎成(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者,居北京)丁校书(国企管理者,居深圳)杨琳琳(法官,居北京)曾记鲁(销售公司总经理,居合肥)吴增言(中学语文教师,居武汉)张舒(银行高级产品经理,居深圳)赵子莹(青年写、大学生,居北京)周倩宇(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36.7 KB
  • 文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美术

    文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美术摘要:随着社会学科的发展,虽然文学与美术已经形成了两个单独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但是其中的联系却并未被完全割断。在文学作品中,我们时常能感受到美术的色彩和线条;在美术作品中,我们也能品味到文学的内涵与深意。两者同属艺术范畴,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关键词:文学当代美术完美融合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讲求书画合一的艺术国度。例如,我们常说的“诗情画意”、“情景交融”、...

    19.5 KB
  • 《乔厂长上任记》在新时期文学中的意义

    《乔厂长上任记》在新时期文学中的意义第3O卷第5期2007年1O月长江大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angtze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1.30No.5Oct.2007乔厂长上任记在新时期文学中的意义张南章(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德化362500)摘要:《乔厂长上任记》无疑是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乔光朴作为改革文学主人公的代表,具有了类的意义,他与海明威的硬汉形象又有精神上永不言败的相通之处.在特定历史阶段,这种硬汉精神与大...

    24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