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之痒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读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时,我应该在上中学,那时候整个社会在狂迷海灯法师一指禅、严新的气功、开天眼、水变油等。记得读《透明的红萝卜》时我非常吃惊,坚信这个作家有特异功能,因为他的感觉超乎常人,能洞察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我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魔幻现实主义,但莫言写小说天赋异禀这个印象,在我心里是牢牢扎根,直到他成为诺奖...
从文学审美性看“魏晋文学自觉”说摘要:从来没有一个关乎文学的定义获得学界的公认,一个在教科书中最为流行的定义是: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但是何为艺术,又是一个让人说不清的概念。但是无论艺术的边界多么难以划定,审美最为艺术的本性却得到了公认。根据概念间的逻辑推演,我们可以从艺术的审美性推出文学的审美本性。文学之为文学就在于它的审美性。从这个点出发,考察文学是否进入自觉时代就有了三个方面的参照标准:一...
从波斯文学中的儒道精神内涵看文化的相似与沟通从波斯文学中的儒道精神内涵看文化的相似与沟通:未知摘要:从中世纪波斯两位作家海亚姆与萨迪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子。这种文化相似性的出现不是偶然,个体思维发展的共同之路、现实政治的被动引导以及两国文化的客观交流等,均导致了文化相似的必然性。这种文化相似性也是全球文化共通、人类文明共享的前提。关键词:波斯;海亚姆;萨迪;儒道思想;文化...
阿英革命文学政治观思索“阿Q时代是早已死去了”,这是时年28岁的阿英在其名篇《死去了的阿Q时代》中的惊人之语。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后,作家阿英转而以勇猛的评论家姿态登陆文坛,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让论战对手们颇不服气,阿英就此被划归激进幼稚派不得翻身。实际上,如果不局限于阶级决定论的二元对立视角,像过去那样笼统地认为他在文学与政治之间划了一个简单等号,主张“钱杏邨的错误并不在于他提出文艺的政治化,而...
新疆女性文学现代女性综述“我寻求一朵花,期待用更加艳丽、更加美丽、更加令人沉思、让能打开神秘之大门的花儿去替代心灵之花的位置。在这朵花里凝结着最伟大的真实但却不能倒下、即使被扔弃了也于心不忍、为生命注入生命的神奇;从花的时代以来,她经受各种历程,一直忍受了自由的渴望和情感的磨难,她的枝是笔直的;在火红的花蕾里隐藏着理想之林,在她的每个细胞里喷洒着生命的火种。你们认识这朵花,这朵花就是妇女。”①妇...
忻城土司文化的文学价值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土司制度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论文摘要:忻城莫氏土司文化源于土司制度,忻城土司制度文化既是多种制度文化的结晶,本身又立体地呈现了土司制度文化的基本特征。土司制度文化本身的进步因素与落后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土司制度下的其他文化.如民俗文化与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与建筑文化既存在特色因素也存在文化再现的缺失。从制度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三方面探讨土司文化的...
小议当今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窘境摘要:在当今的女性文学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了我国女性文学批评的主流。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语境中不断发展的同时,因其在应用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我国女性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具体实际情况,显现出了一些局限和问题;因僵化的生搬硬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也遭到了社会的误解与非议。女性主义批评日趋保守的状态使女性文学研究陷入了误区与困境。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困境在...
文学社会生活个体生命——重评毛泽东的文艺源泉论【内容提要】毛泽东文艺源泉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给几千年来处于边缘地位的下层民众以文艺对象的中心地位。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文艺源泉被狭隘化。胡风的“处处有生活”之说是对毛泽东文艺源泉论的补充,但胡风派对生活只看到了“斗争”的一面,而忽略了“和谐”的一面。文艺对象应当包括个体生命的各种存在方式。文艺创作的终极源泉是社会生活,直接是文艺家对生活的感受、体...
文学探究之民间文学引论摘要:旧范式下的民间文学研究主要关注民间文学的口头性以及主体性,但忽视了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借鉴西方最新理论成果,构建民间文学的生活理论,重视情境和表演之于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关键词:范式;生活属性;情境;表演;民间文学批评一、旧范式下的民间文学书写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研究发轫于“五四”时期北大歌谣征集活动。最初的民间文学研究以及对民间文学的界定都受到...
文化与文学视野下亚玛丽尼娜创作20世纪末,急剧的社会转型以及文化全球化的冲击改变了俄罗斯文学的生存土壤,在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共谋之下,曾处于社会精神生活中心的文学被迫降格为“大众交际的渠道之一”[1](P5),开始了其边缘化和商业化的进程。俄罗斯文学在经历了剧烈的震荡之后呈现出一幅迥异于前的生态图景,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大众文学的勃兴。时代文学的变迁必然反映在具体作家的创作之中。在世纪之交俄罗斯文...
知青文学乡土家园心理情结讨论“知青小说”时,学界常常把它与“乡土小说”联系起来。确实,因为知青文学的创作主体和部分被叙述对象几乎都是亲身经历过知青生活的一代人,他们多数有着城市生活的背景,由于特殊的历史政治原因,他们或自愿或不自愿地卷入到了一场“上山下乡”的运动中,到农村这片更“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于是她们经历了从城市到乡村的迁徙,在乡村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由于是以一种外来者的身...
幽默文学历史考察综述“悲”与“喜”可谓人类情感世界最基本的两种形态,而“哭”与“笑”则是与之相对应的两种日常生活中最为典型的情感表征,这往往也是文学作品所追求的两种艺术效果,于是“悲剧”与“喜剧”应然而生。长期以来,较之于“悲剧”研究的热门与备受关注,学界对“喜剧”的研究则显得相当地寂寞冷清。其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喜剧”性质的幽默文学作品并不在少数,然出于种种原因,幽默文学的...
新经济社会文学启蒙思想探讨论文论文关键词:新时期文学;启蒙;人性意识论文摘要:新时期文学启蒙人性意识渐进体现三个方面:本能欲望描绘、情感抒写与理性思考、主体自我人格建构。随着人性意识的不断渐进,新时期文学人性意识启蒙内涵在中国文学进程中愈来愈显示其现代性意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在浓烈的启蒙思潮氛围中,它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型:一是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出现,二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时期文学的出现。两次...
文学翻译职业化必然趋势翻译职业与职业化是时代的产物。文学翻译是翻译产业的一部分,一些著名的学者,出于一种崇高的文学使命感,曾疾呼文学翻译不能被职业化,理由是时下译著质量泥沙俱下,文学翻译也逐渐成为批量生产。[1]文学翻译是翻译史上最早、最重要的翻译活动。[2]文学翻译虽然只占到翻译产业的1%左右,但它在社会上的精神引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既然翻译职业化之路业已形成,那么文学翻译职业化之路究竟如何?这个...
完善阅读教学,提高文学素养周宇【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关系到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建立,也直接影响到其他模块教学。阅读教学要通过完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优化学生的阅读过程,提高整体文学涵养,促进全面发展。【Key】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学素养:G4: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07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开始由关注基本的语言类知识教学,转向开展综合...
生态批评背景下文学与自然关系生态批评于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初露端倪,从90年代至今发展迅速,在不少国家的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课题的研究的。1974年美国学者密克尔出版专著《生存的悲剧:文学的生态学研究》中提出“文学的生态学”(literaryecolo-gy)这一术语,主张批评应当探讨文学对“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的揭示,要“细致并真诚地审视和发掘文学对人类...
上古时期文学诠释思维一、文学诠释的起源文学诠释是随着文学的应用性的出现而产生的,它是在文学作品、作者与读者相互独立后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现象。最初的文学是与原始人类的劳动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还有《礼记?郊特性》所载的伊耆氏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
民族文学国际传播中的文化传递[摘要]中国民族文学作品的国际传播必须注意文化的传递,这对于塑造中华民族形象、突破他人话语体系、提升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文化空缺的存在,中国民族文化向外译介面临诸多难点。葛浩文夫妇翻译的阿来小说《尘埃落定》是将民族文化向国际传播的优秀成果,分析其在民族文化传递方面的得失和方法对于提高我国民族文学翻译质量和传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英汉文本比较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