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学”的相关文档,共597条
  • 初中语文文学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初中语文文学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下面是笔者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么有所帮助。初中语文文学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

    25 KB
  • 初中语文必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精编

    最新资料推荐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一.文体知识1.记叙文(1)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中心。(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的情况下,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可以省略。(3)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

    61 KB
  • 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练习题解析

    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练习题一、选择类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2003年哈尔滨市中考试题2、下面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鲁智深____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____大闹天宫C、诸葛亮____三顾茅庐D、刘姥姥____进大观园(2002年哈尔滨中考试题3、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

    42 KB
  • 梦的追随与西方文学

    梦的追随与西方文学摘要:梦是民族祖先的智慧库。越是早期的梦,越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在西方文学的早期阶段,有不少作品描述了梦境,研究这些梦境,能发掘出有益于中国梦的思想资源。重温这些梦境,是诠释西方文学经典的一条新的路径。李伯梦、但丁梦、皮尔斯梦和海涅梦,分别反映了美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国民性格,其中均有值得中国学人参考的正面价值。西方各国的梦文学大都具有宗教指向性。圣经是西方各国梦文学...

    37.94 KB
  • 李劼八十年代文学备忘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风景兼历史备忘李劼目录:题记引言第一章在文学回到人学立场的日子里第二章86年新时期十年文学研讨会第三章研究生时代恰遇各路英雄风云际会第四章成也介人,败也介人第五章上海1980年代文学文化风景第六章上海的自由主义文学批评第七章先锋文学的如何先锋和如何丧失先锋第八章他们的生活和写作使先锋成为可能第九章北京文人墨客的皇权意识和中心话语情结第十章千疮百孔的学府和躁...

    570 KB
  • 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

    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未知【主持人语】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前辈学者即已提出了“文学地理学”这一概念。当然,将文学家、文学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纳入地域空间进行审视和探索,这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方法。虽然如此,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种学科意识的自觉。“文学地理学”真正的自觉,当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也正是从那时开始,“...

    36.05 KB
  • 国内文学杂志投稿邮箱2900字

    国内文学杂志投稿邮箱2900字国内文学杂志投稿邮箱大陆:诗刊:100026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星星诗刊:610012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诗歌月刊:230021合肥市大钟楼邮政局518信箱tg2cn44诗选刊:050021石家庄市槐北中路192号邮箱shixuankan@263绿风诗刊:832000新疆石河子市北二路艾青诗歌馆黄河诗报:250001济南市经六路117号诗潮:110003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邮箱shichao2002@sina刘川青春诗歌(已停刊,成《中国诗人》刊中刊)...

    50.24 KB
  • 古代文学知识点汇总

    .古代文学知识点汇总一、先秦文学时间:上古——先秦(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前的封建社会)特点:是一个宗教狂热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最稚气、最顽皮、最具幻想的时代,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一个神话传说的时代。代表作:1.《诗经》2.史传文学:《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3.诸子文学:《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墨子》《论语》4.楚辞:《离骚》代表作家:屈原、左丘明二、两汉文学时间:西汉...

    148 KB
  • 八年级下册文学常识人教版参考

    八年级下册文学常识(人教版)1.胡适(1891—1962)(第2课《我的母亲》)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l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了一定的贡献。l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1920年出版...

    40.5 KB
  • 庄子与象征型文学

    《庄子》与象征型文学摘要:关于《庄子》的文学类型,当今学界多以“浪漫”视之,或谓其部分篇章属于现实型文学。然而,进一步考察则会发现,《庄子》总体上属于象征型文学。《庄子》采用“藉外论之”的“寓言”形式来寓理寄意,其“寓言”即是以象征方式表达意理。《庄子》中的寓言在整部著作中占9/10,从而形成了寓言体象征文学的独特风格。因此,《庄子》不仅分属浪漫型文学和现实型文学,更应统属于象征型文学。庄子是中国...

    32.45 KB
  • 主要是文言文和文学常识复习

    主要是文言文和文学常识复习:八年级(下)古诗文默写1、“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莫道不消魂,,。”(李清照《醉花阴》)3、“,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4、“,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蝉则千转无穷,。”(吴均《与朱元思书》)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两句是:,。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寓情于景是诗句是:,8、《...

    28.5 KB
  • 主位推进模式在中长篇文学语篇中的应用及其对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

    主位推进模式在中长篇文学语篇中的应用及其对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主位推进模式在中长篇文学语篇中的应用及其对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启示:未知摘要:英语语篇的连贯不仅体现在语法衔接上,还体现在语义衔接上。作为一种重要的语义衔接模式,主位推进模式成为分析篇章段落中连续分句中主位、述位之间关系的必然方式。本文在总结几种主位推进模式的理论基础上,以中篇儿童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为例,分析主位推进模式在中长篇文...

    27.48 KB
  • 影视与文学名著的日渐疏离

    影视与文学名著的日渐疏离[摘要]新时期以来,无论从影视改编的数量上,还是从其改编方式上,都显示出影视与现当代中国文学名著不断疏离的趋势。此种趋势的形成,首先是文学、电影、电视这三种艺术形式各自发展、相互影响的结果。其次,还反映了新时期以来文人的启蒙心态向世俗心态逐步嬗变的过程。[关键词]名著;影视;改编[]J902[文献标识码]A[]1671―881X(2009)02―0196―06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历来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美国电...

    34.07 KB
  • 意象空间结构与文学功能

    意象空间结构与文学功能关键词:意象;空间结构;物质性;经验空间;文学功能;文学空间摘要:意象是成因、结构和功能都很复杂的重要文学因素,它具有与文字学、心理学和文学等多种学科有关的多重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空间性特征。意象的空间特征又表现为强烈的物质性和文化意义的生产功能。意象空间的结构是经验空间,其成因是因为多重经验空间的重合。意象的文化意义生产功能在空间重合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使得文学文本产生视...

    33.03 KB
  • 寻根与先锋文学中的父子身体修辞与男性主体成长状况

    寻根与先锋文学中的父子身体修辞与男性主体成长状况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化转型的复杂时代语境下,寻根文学在经历了对民族文化精神短暂的“寻父”之旅后,开始与先锋文学一起不遗余力地“弑父”,这是由他们所持有的“现代性”视角决定的。力量强大的民族文化精神成为持有现代性世界观的男性主体成长中的规约性力量。对“父”与“子”身体的异样修辞在“弑父”冲动涌动的同时宣告“弑父”的失败。他们必须寻求新的途径...

    32.87 KB
  • 新世纪以来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

    新世纪以来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摘要:21世纪以来,国内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发生重要转变,研究者努力探寻并建构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发展脉络清晰:从文学文本到文化文本,从文学本位的神话观到信仰驱动的神话观,依靠整合多学科知识的四重证据法,重建文化的大、小传统理论,并细化为N级编码理论,发掘出作为文明发生潜在驱动力的玉教信仰,梳理出从玉教神话到华夏核心价值生成的完整符号化过程,以期...

    30.14 KB
  • 新媒体视角下的打工文学

    新媒体视角下的打工文学摘要:“正午故事”,一个普通的微信公众号;《我是范雨素》,一篇简单的文章。在正午的推送下,一篇看似不会有“大作为”的文章却刷爆了朋友圈。不禁会思考,在这个传播过程当中,新媒体在起着怎样一种作用?是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还是传播内容的不可复制,亦或是传播者别出心裁的传播技巧?站在新媒体的视角之下,通过分析传播过程的几个要素,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微博;打工文学...

    27.3 KB
  • 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三题

    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三题摘要:在形而下层面,人的存在境况,主要取决于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组关系。文学要在此岸世界的形而下层面,展示其审美的价值取向,就应该以自己的形象真实、情感倾向和语言艺术,通过对环境、政治以及道德问题的关照,对应地给人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进步的政治理念和健全的道德良知。惟其如此,才能表达文学对于人的世俗关怀。关键词:文学审美价值;形而下;价值取向;世俗关怀:I01文...

    30.71 KB
  • 文学归潜简说

    文学归潜简说摘要:在人类文化史上,文学秀显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文学归潜却为世人所淡忘。倡导归潜文学,是文学人的另一种活法,是文学理论的别开生面。文学归潜,意味着文学以其归潜实现人文归藏(zang)的根本理念。归潜文学把归藏思想写到了人文最深处。归根归隐归藏,行难而可行。苟欲归,斯归至也。关键词:文学理论;文学归潜;体现归藏;返璞归真:I02文献标识码:A:1672-4283(2015)01-0045-07文学需要归藏。归藏思...

    33.59 KB
  • 宋人对文选文学标准的发难及共影响

    宋人对《文选》文学标准的发难及共影响摘要北宋熙、丰之际,中国文学选本生成与接受的基本语境从文学语境切换到道学语境。在这一语境中,《文选》的文学标准受到了空前的否定,《文选》第一次成为嘲风弄月的代名词。宋人对《文选》文学标准的发难在宋代和宋代以后产生了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文选》的盛行趋势发生了逆转;对《文选》的苛评进一步升级和泛化;以道学标准增删《文选》文本成为一种风气。关键词宋代;道学语境;...

    30.8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