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英译出版中的读者分析胡作友杨杰【摘要】在翻译与出版中,读者作为译本的最终接受者,对译本的最终完善与出版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服务于读者,翻译出版才能发挥传播功能,体现出版价值。《文心雕龙》英译的出版,是译者、出版社和读者三方合力的结果。读者是扣动译者心弦的消费者,出版社是拉近读者距离、扩大译作影响的助推剂,序言与评注是译作打开读者心灵的钥匙,而读者的反馈与评论促进译作的成熟与完善。只有...
《文心雕龙?序志》研究综述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樊舒琪摘要:《序志》篇作为《文心雕龙》的重要篇目,目前,学界对其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于刘勰的两个梦、儒释道思想对刘勰的影响、从《序志》篇看刘勰的个人追求等方面。对本篇的比较研究成果虽少,仍需引起注意。关键词:序志;梦;儒释道思想;个人追求《文心雕龙》体大虑周,自古至今,相关论著,不一而足。而《序志》篇作为《文心雕龙》的重要篇目,始终备受关注。纵观《文...
《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浅论刘国芳(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18)摘要】《文心雕龙情采》篇主要对思想感情和文采在文章中的地位以及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认为文学创作的根木任务是”为情而造文“,文章必须表达蓄积在胸的真实的愤激之情,同时,也肯定了华美言辞的必要性,强调“情“与“采“的相辅相成、交融契合。我们应该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关键词】《文心雕龙情采》思想感情文采中图分...
从“上善若水”到《文心雕龙》的“以水喻文”摘要:自古以来,人们喜欢用“水”这样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事物来比拟抽象的事理。从先秦诸子到《文心雕龙》,这种以水喻理的智慧大致经历从“体道”到“比德”再到“喻文”三个阶段,形成中国文论水性智慧的早期脉络。水近于道,体现中国文化的哲学思辨和形象言说。崇尚水德,表现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许多文论范畴、概念,如“源”“流”“清”“深”“浅”“滥”“润”等等,都是把...
《文心雕龙?序志》研究综述《文心雕龙?序志》研究综述樊舒琪摘要:《序志》篇作为《文心雕龙》的重要篇目,目前,学界对其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于刘勰的两个梦、儒释道思想对刘勰的影响、从《序志》篇看刘勰的个人追求等方面。对本篇的比较研究成果虽少,仍需引起注意。关键词:序志;梦;儒释道思想;个人追求《文心雕龙》体大虑周,自古至今,相关论著,不一而足。而《序志》篇作为《文心雕龙》的重要篇目,始终备受关注。纵观《文...
《文心雕龙》与《文选》论体观辨析摘要:《文心雕龙》与《文选》都非常重视论体文。刘勰看到了玄学论文是魏晋论体文创作的主流,但《文选》显未反映这一事实。其中原因主要在于:一则《文选》所重在文辞富赡之作,《文心雕龙》则更重论体文的“理”性特质;二则萧统选文重视浸濡了儒家思想的篇章,所选论体文都有关国家政治、世道民心,刘勰一向重视各种学术思潮,自然包括玄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突出了论体文与魏晋学术的深刻...
从词语引用看《论语》对《文心雕龙》的思想影响摘要:《文心雕龙》一书引用《论语》达80多处,其中大部分为一般意义上的字词引用,同时在重视教化,强调仁孝为本,思想内容纯正无邪与表达方式合乎正道,文学与德行相互促进,重视文采,文质相称,“文疑则阙”以及“君子疾名德不章”等思想方面,《文心雕龙》受到了《论语》实质性的影响。关键词:词语;《论语》;《文心雕龙》;思想影响:I206文献标识码:A:1006...
《文心雕龙》“通变”思想主旨概说《文心雕龙》“通变”思想主旨概说:未知摘要:《文心雕龙?通变》篇阐述文学发展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就古、今关系,论文学的历史发展;就雅、俗关系,论文学风格的演变;就情、辞关系,论文学创作的准则。形成了以文体规则为基准,以宗经思想为主导的文学发展论。刘勰阐述了通变的原则,同时提出了如何处理二者关系的方法,这对于指导作家的创作实践和当时的文学理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文心雕龙》书名探究综述摘要:本文梳理《文心雕龙》书名研究的现状,从序志篇的现代理解,文心和雕龙的关系,文心雕龙的美学意义和内在含义四个方面,认为应跳出对书名的表面分析,而要结合全书内容,从美学,文艺学,哲学等跨学科的角度增加书名研究的维度。关键词:文心;雕龙;美学;内在含义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17—01《文心雕龙》是体大思精的典范著作,笔者参考戚良德《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