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献学”的相关文档,共15条
  • 人文教育在古文献学中的运用初探

    人文教育在古文献学中的运用初探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高校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推进,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学者的教研和教学过程中。古文献学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为基础内容,其核心意义和重耍性在于保存和利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主要的冃的就是通过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感受,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培养青年学...

    20 KB
  • 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的对比分析

    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的对比分析-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的对比分析作者:周亚作者机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ISSN:1005-6033年:2009卷:019期:018页码:12-15页数:4中图分类:G256正文语种:chi关键词:中国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对比分析摘要:当前学术界对于中国古典文献学和历史文献学两者的区别存在争议,没有形成定论.从工具书、教育部学科专业介绍、武汉大学硕士生培...

    14.75 KB
  •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一)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专业研究生阅读书目秦两汉书目十三经注疏阮元中华书局1982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四书章句集注四部备要本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重印论语新解钱穆孟子正义焦循墨子闲诂孙诒让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老子校诂马叙伦中华书局1974年版重订老子正诂高亨中华书局1959年版老子新译任继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庄子解王夫之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庄子集释郭庆藩中华书局197...

    52 KB
  • 中国文献学笔记修正2022.12

    中国文献学笔记修正2022.12.中国文献学授课:连镇标推荐书目: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11012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华中师大)王欣夫《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复旦大学)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山东大学)程千...

    14.26 KB
  • 简评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

    简评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摘要:张舜徽所著《中国文献学》一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本文主要通过对该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内容体例,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评析,从而了解他的学术观点,学科贡献,以及揭示该书的学术价值。论文关键词:张舜徽,中国文献学文献学”一词始见于1920年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言“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1930年,郑鹤声、郑鹤春兄弟所著《中国文献学概要》首以“文献...

    19.67 KB
  • 中国书法文献学及其学科建设刍议

    中国书法文献学及其学科建设刍议【内容摘要】目前的书法学,除了其自身发展的内部要求外,它从学术发展的整体态势中接受了学术研究的科学化和整合化要求。从研究的角度看,书法学拥有比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更有利的条件,书法学应建立自己的文献传统,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书法日益“美术化”的时代,必须重提中国学术的文献学传统。根据历代学者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书法文献工作的需要,我们可以继承中国文献学强调目录学...

    34 KB
  • 20世纪中国文献学回顾

    20世纪中国文献学回顾理论探索摘要本文认为20世纪中国文献学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古典文献学、专科文献学、现代文献学文献学科体系的构建、文献学的专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文章还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主要著作和观点,并对未来文献学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中国文献学古典文献学专科文献学现代文献学自从人类有了文献,就有了关于文献的各种活动,在文献和文献工作的发展基础上,逐渐积累了经验及其...

    14.98 KB
  • 王来灿中国古典文献学讲稿

    《中国古典文献学》讲稿(上)绪论第一节“文献”与“古典文献学”1.“文献”概念的溯源、定义及其内涵的古今变化。“文献”起源: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朱熹把“文”解释为“典籍”,而“献”仍本郑训为“贤”。...

    159.5 KB
  • 鲁迅的地方文献学成就及其成因探析

    鲁迅的地方文献学成就及其成因探析杨一琼1(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浙江绍兴312000)[摘要]鲁迅有“三绝”,即“创作、翻译和辑佚”。本文从创作、翻译和辑佚三个方面论述鲁迅对绍兴地方文献所作的巨大贡献,并认为越文化情结和忧患意识是鲁迅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关键词]越文化;地方文献;鲁迅[中图分类号]G256;K825[文献标识码]A1鲁迅的地方文献学成就鲁迅有“三绝”,即“创作、翻译和辑佚”(郑振铎语)。鲁迅的...

    28.5 KB
  • 中国岩画的文献学价值

    2010年10月图书馆论坛Dee,2010第30卷第6期LibraryTribuneV01.30No6中国岩画的文献学价值童永生,惠富平(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与传统文献相比较。中国岩画文献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崖壁石头为栽体,以凿刻、描绘为记录手段,以图像为主传递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中国岩画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献特殊形式之一,同样具有“考证、辨误、补遗、存史”之功能.对于社会史、经济史、民族史、宗教史、艺...

    599.26 KB
  • 傅斯年《故书新评》的文献学意义

    傅斯年《故书新评》的文献学意义【作者】王子今【作者简介】王子今(1950-),男,河北武安人,历史学硕士,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北京100091【内容提要】傅斯年创办《新潮》时所谦称妄自负荷的历史责任,于思想革命之外,又包括推动学术进步的追求。对文献学研究来说,他有关认真整理中国历史上的一切学问,积极倡导朴学家的方法和精神,借鉴西洋人的研究学问法的主张,以及所提出的要必以科学方...

    37.5 KB
  • 傅斯年故书新评文献学意义

    傅斯年《故书新评》的文献学意义【作者】王子今【作者简介】王子今(1950-),男,河北武安人,历史学硕士,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北京100091【内容提要】傅斯年创办《新潮》时所谦称妄自负荷的历史责任,于思想革命之外,又包括推动学术进步的追求。对文献学研究来说,他有关认真整理中国历史上的一切学问,积极倡导朴学家的方法和精神,借鉴西洋人的研究学问法的主张,以及所提出的要必以科学方...

    38.5 KB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考博指导与分析-育明考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考博指导与分析一、中科院考博资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考博考生每年还是比较多的,报录比大约在1:15左右,竞争相当激烈,除了一些境内与境外申请推免的考生外,普通招考的考生一般情况下较少,并且在全国各院校(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是最难的,许多考生由于外语成绩不达标而最终不予被录取,主要原因是对外语的要求比较高。同时,专业课方面的角逐也非常明显...

    759.5 KB
  • 赵小明中国历史文献学讲义

    中国历史文献学讲义绪论一、教学目标:通过导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献”的由来,知晓“文献”古今含义的异同。理解“征文考献”的作用和意义。知道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了解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概况。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文献”的含义:古代“文献”的含义;古人强调“征文考献”的作用及意义。现代“文献”的定义。(2)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3)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的历...

    576 KB
  • 傅斯年《故书新评》的文献学意义

    傅斯年《故书新评》的文献学意义【作者】王子今【作者简介】王子今(1950-),男,河北武安人,历史学硕士,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北京100091【内容提要】傅斯年创办《新潮》时所谦称妄自负荷的历史责任,于思想革命之外,又包括推动学术进步的追求。对文献学研究来说,他有关认真整理中国历史上的一切学问,积极倡导朴学家的方法和精神,借鉴西洋人的研究学问法的主张,以及所提出的要必以科学方...

    36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