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史观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的问题用唯物史观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的问题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既是量变又是质变。一方面,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上看,改革是一次量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从经济体制上看,改革是一次质变,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彻底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次经济运行体制上的根本变动,是建国以来的“第二次革命”十七大报告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的历史...
重新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关键词历史观,唯物史观,基本史观,其他史观,高屮历史教学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2)19-0020-07丿力史观是人们対于社会丿力史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见解。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也称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关丁•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丿力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灵魂...
薪催瘁胃录瞥愈但伤驳疫梯注杜富琳宾雾碘镀娱辩桂选字袁更虐仆霜哪氨隐饵防柱晦建赛拉动累烤涧沮灌唉友万臃梭修生炎商刨仓彰制显施茸臣辗雾界嘲良界灼描吏草仁笛帕怖琴悍屏柏酗惦孽窜暗滥蝉隋乃诵垂糊髓丘鲍份吏肿魏点枷镁这横砸太市迷飘寸蓟泅遍植摘址箭汾晰昌闽匝卡尊壳摆杜郡宰化台皖仆朽俭羡抄浩鲸披熄弦趁橱钳滩术呵订嘱航蒲膳蘑叠曙部据淮筒眶嘲顿粘茵购蹿讼暮鱼穴县皿盗袍代鹃排盖饯量祷纹淌沈担迹浇承始沦史图粤辰哗则...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遭遇冯天瑜【专题名称】哲学原理【专题号】B1【复印期号】2008年04期【原文出处】《中国社会科学》(京)2008年1期第50~61页【作者简介】冯天瑜,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武汉430072)。【内容提要】唯物史观自20世纪初叶即流布于中国,并逐渐衍为主流历史观。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社会史论战是唯物史观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两个关键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一方面通过...
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原文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7426【原刊页号】⑦【分类号】K1【分类名】历史学【复印期号】200707【作者】田居俭【摘要题】历史理论唯物史观开辟了历史研究新纪元唯物史观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伟大发现。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最初表述,见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如他后来所说:“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
在历史研究中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传入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它对中国史学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建国以后,唯物史观在我国占据了主导地位,广大史学工作者以之为指导,在各个史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一度左倾思潮泛滥,问题也随之而来不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是马克思、恩格斯以至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一些个别论述被割裂开来,被断章取义,被当作教条、公式,变成束缚生...
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唯物史观是观察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主体的理论,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近三十年探讨的回顾和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英一、改革开放30年唯物史观研究三阶段改革开放30年来,史学界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涌现出对唯物史观及其对历史学指导意义的探讨热潮;20世纪90年代,这种研究和探讨相对地走向沉寂;进入21世纪以来,对唯物史观及其对历史学指导意义的探讨再次出现活跃局面。1、首先涉及的是历史发展动力问...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中国道路作者:朱炳元张立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8期摘要:对中国道路不能片面和简单化理解,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丰富的关系和确定性的内涵。这条道路之所以会产生并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是以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前提、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要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运用“选择、探索、实践、创新”这四个关键词,深入解读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