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魏晋”的相关文档,共55条
  • 论天人感应学说的崩溃和魏晋风产生

    论天人感应学说的崩溃和魏晋风度产生摘要:魏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不安、多灾多难的时代,也是权威思想崩溃与重建的交替时期,魏晋人的言谈举止、仪态风度便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历史画卷,本文旨对天人感应学说的崩溃和魏晋风度产生做一简要的说明。关键词:天人感应;魏晋风度;政治;人生中图分类号:K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2-069-03作者:龚洁,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湖南,湘潭...

    29.95 KB
  •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英文标题】TheMethodofMutualVerificationBetweenLiteratureandHistoryandtheStudyoftheHistoryoftheWEi-JinandtheSouthernandNorthernDynasties【内容提要】“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此方法之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史料之拓展和解读之深入。魏...

    28.66 KB
  • 魏晋游侠诗中的侠客意象对中国武侠小说的影响

    魏晋游侠诗中的侠客意象对中国武侠小说的影响[摘要]游侠诗对于侠文学和武侠小说的主要贡献是游侠诗在诗中创造了多个侠客的补充意象,如美酒意泉、刀马意象,浪游意象等等。这些意象与侠客共同出现在游侠诗中,与原有的侠客意象发生了共振影响,既改造了这些意象本身,又将这些意象赋予了侠客,从而丰富和扩大了侠客文学和武侠小说的表现范围。[关键词]游侠诗,意象,武侠小说,影响如果从其形象显现方面人手,那么...

    29.13 KB
  • 浅谈魏晋南北朝服饰风格的形成

    浅谈魏晋南北朝服饰风格的形成摘要:试图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染织纹样的分析,来说明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广泛融合、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佛教的传入与盛行,是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超然脱俗、兼收的时代风貌的主耍因素。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服饰风格中图分类号:K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42-01秦、汉帝国曾经以政治上强大的向心力使服饰文化在传承商、周服制的基础上,吸收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服饰的...

    16.5 KB
  • 近二十年来魏晋南北朝城市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魏晋南北朝城市研究综述近二十年来魏晋南北朝城市研究综述张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10106)摘要:1978年以来魏晋南北朝城市研究成果显著,主要表现在:对特定社会环境下城市发展状况作进一步考释,探讨了城市防御功能、城市规划的变革、城市人口的来源和加强城市管理的里坊制度,深入分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城市兴衰与地理因素的密切关系和不同地区城市风俗与文化底蕴的差异等。在研究方法、研究...

    14.78 KB
  • 押全国卷25题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原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押全国卷第25题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1.考点统计:①秦朝:未出题。②政治史: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辟召制。③经济史:江南经济开发;盐铁官营、强化经济控制;货币形制变化。曹魏屯田④思想文化史:汉代治国思想变化;体育活动(角抵)。2.命题规律: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也是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依据,所以始终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并且在中外关联和古今贯通的题...

    1.37 MB
  • 押全国卷25题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解析-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押全国卷第25题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1.考点统计:①秦朝:未出题。②政治史: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辟召制。③经济史:江南经济开发;盐铁官营、强化经济控制;货币形制变化。曹魏屯田④思想文化史:汉代治国思想变化;体育活动(角抵)。2.命题规律: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也是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依据,所以始终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并且在中外关联和古今贯通的题...

    1.38 MB
  • 夫余国与汉魏晋王朝的朝贡关系

    夫余国与汉魏晋王朝的朝贡关系摘要:夫余国建立于西汉武帝时期,最盛时分布在西流松花江流域到嫩江下游地区。最迟西汉末年夫余国已与西汉王朝建立朝贡关系,夫余王谨守朝贡制度规则,得到汉朝授予藩属王的印绶和玉匣。汉魏晋时期夫余朝贡活动先后由汉朝的玄菟郡、辽东郡,魏晋王朝的幽州、护东夷校尉府管辖,在夫余国强盛时期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亚朝贡体系。两晋时期,在东北朝贡成员之间发生战争时,世守忠孝的夫余国得到晋...

    36.31 KB
  • 魏晋南北朝执手礼看礼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魏晋南北朝执手礼看礼文化的传承与更新执手是中国礼文化中众多礼仪行为的一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执手礼,既有对前代历史的继承,又有前代所无的新内容。继承和更新,主要表现在所反映的情感意向和所作用的社会人际关系诸方面。与先秦两汉相比,魏晋南北朝的执手礼更具时代特色。其植根社会的深入程度是以前历史无法比拟的,所反映的情感意向更加丰富,所涉及的人际关系背景更加多种多样。表达友善情感的功能、人们赋予手的美...

    40.55 KB
  • 关于魏晋参录尚书事制度的两个问题

    关于魏晋参录尚书事制度的两个问题[收稿日期]2013-10-04[基金项目]湖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陶新华(1969―),男,湖南醴陵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摘要]魏晋南朝时期,出现了二人或超过二人参录尚书事的制度。参录尚书事的人,彼此之间并无分工,而是对尚书事务共同负责。多人参录制,较之一人单录制,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凝聚更多的智慧,加强尚书事务的处理能力;二是能够...

    34.54 KB
  • 以徙戎论为例试探魏晋夷夏观

    以《徙戎论》为例试探魏晋夷夏观摘要:夷夏观是古代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思路,其成为统治阶级的基本思想并融入治国理念和具体政策之中,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魏晋时期以江统等人的夷夏观为代表,带有一定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将以《徙戎论》的观点为代表,探讨夷夏观在魏晋时期的演变,徙戎观点出现的原因及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及历史评价。关键词:夷夏观;魏晋时期;《徙戎论》:K23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4)36-0...

    28.93 KB
  • 哲学魏晋玄学发展史

    哲学-魏晋玄学发展史论文关键词:贵无论自然论崇有论独化论论文摘要:就理论层次而言,玄学家们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过程。正始年间,何晏王弼根据名教本于自然的命题对儒道之所同作了肯定的论证,这是正题。魏晋禅代之际,嵇康阮籍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崇道而反儒;西晋初年,裴頠为了纠正虚无放荡之风以维护名教,崇儒而反道,于是儒道形成了对立,这是反题。到了元康年间,郭象论证了名教即自...

    25.5 KB
  • 从文学审美性看“魏晋文学自觉”说

    从文学审美性看“魏晋文学自觉”说摘要:从来没有一个关乎文学的定义获得学界的公认,一个在教科书中最为流行的定义是: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但是何为艺术,又是一个让人说不清的概念。但是无论艺术的边界多么难以划定,审美最为艺术的本性却得到了公认。根据概念间的逻辑推演,我们可以从艺术的审美性推出文学的审美本性。文学之为文学就在于它的审美性。从这个点出发,考察文学是否进入自觉时代就有了三个方面的参照标准:一...

    28.35 KB
  • 从“服散”看魏晋名士的双重人格

    从“服散”看魏晋名士的双重人格摘要:魏晋时期,“服药”之风在士族阶层极为盛行。魏晋名士做出服药这一行为选择,不仅是为满足其长寿、美容等生理需要的结果,而且也是面对黑暗现实精神世界矛盾运动的结果。这种矛盾体现在其人格的双重性上,受道家思想影响,希望“离俗”,同时又逃不开儒家思想的束缚。这种矛盾的双重人格在哲学上的体现便是“名教”与“自然”之争,其实这只是他们在人生失衡之下两种极端之选,“名教”与...

    30.64 KB
  • 魏晋玄学研究论文

    魏晋玄学研究论文正式玄学:何晏王弼的贵无论玄学。我们今天研究一位哲学家,主要应该着重于他的著作而不是生平。因为著作是他思想的记录,是他把自己的个性完全融化在普遍性的结局,也是他之所以成为“理性思维的英雄”的本质所在。而生平则不过是体现了他的非本质特征,一种无法超越的特殊的境遇。关于何晏王弼的生平略去不论,总之暗淡无光。但是他们独创性的思想却影响深远,甚至改变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兴起了一场声势...

    24 KB
  • 文化转型魏晋玄学历史进步意义

    文化转型魏晋玄学历史进步意义玄学作为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潮,历史上对其褒贬不一,以贬者居多。两晋元康之际裴頠在《崇有论》中就对这种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西晋末年玄学领袖王衍被石勒活埋之前也将自己可悲的下场归罪于玄学。东晋以后对玄学的批评更甚,明末清初,顾炎武也认为魏晋玄学是亡国的肇端是导致“国亡于上,教沦于下,羌戎互僭,君臣屡易”的原因。但是如果细细考察他们的出发点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是从儒家立场出发...

    17.5 KB
  • 魏晋乱世的竹林风骨

    魏晋乱世的竹林风骨中国历史,多有乱世。魏晋之后,凡乱世必盛谈魏晋竹林风骨。竹,一种何等神奇的精灵!驻足于丛竹之间,那直如刺、斜如倾的神韵,那错落有致、雅洁不染的气质,特别是逸竹横空一撇的情态,总教人浮想联翩,但倘要表达,又堕入一种“见意已忘言”的快意之中。历史的各风,依旧吹拂着今天的竹林。而在东晋时期的某一天,“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聚到茂...

    19 KB
  • 魏晋风度(自由的历程)

    自由的历程——魏晋风度的前世今生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有那样一个时代叫作魏晋;在卷帙浩繁的文学典籍中,有那样一种文学叫作魏晋文学;在文脉悠远的中华文化中,有那样一种气度叫作魏晋风度。魏晋风度是一种向往自由的新的人格境界的开辟,是儒学与道学矛盾与融合的演绎,也是“风清骨俊”审美意识的彰显。魏晋风度在人格上,哲学上,美学上都独树一帜,反映了中华民族,尤其是士阶层,开始自觉走上追求自由的历程,开一...

    15.73 KB
  • 浅析两汉魏晋的训诂学

    浅析两汉魏晋的训诂学摘要:两汉魏晋是训诂学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经典的训诂学著作,并确立了随文注解与通释语义的训诂方式,同时方言及少数民族、外国语的训诂研究均取得进展。且在当时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相互促进中,许多训诂学家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两汉魏晋训诂学从音、形、义统一的角度进行训诂分析,促使训诂学在理论和实践方法上的多方面成熟。本文从两汉魏晋训诂学成熟的原因、表现以及特点出发,探讨训诂学成...

    26.49 KB
  •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三【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三)魏晋南北朝一、诗歌(1)三曹曹操:“建安文学”开创者,其诗气魄宏伟、慷慨悲凉,代表“”的特色。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乐府歌辞等。: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作品《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论。:字子建,五言诗的奠基人。代表作《》《白马篇》《洛神赋》。南朝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

    18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