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魏晋”的相关文档,共55条
  •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四)天才的诞生:黄初七年,曹丕在位的最后一年,奉这位皇帝之命而继承王粲爵位的王业家中,添了一个小儿子。王业的长子取名王宏,宏,发扬光大,意味着使一度中断的王粲家族兴旺发达;王宏字正宗,以肯定其正统的继承人身份。所以当小儿子出世命名时,取名为“弼”,意为辅助,后字为“辅嗣”,以表示帮助兄长王宏共同振兴家族。于是,世上一个姓王名弼,字辅嗣的男儿诞生了。山阳王氏深厚的文化渊源,荆...

    58.5 KB
  •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三)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玄学创始人玄学贵“无”玄学贵“无”论,象一切新学说的创立一样,经历了一个由粗糙到精致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何晏是玄学贵“无”论的首创者,王弼是理论的完成者。玄学里的“有”、“无”具体指什么意思呢?《老子》阐述的是“道生万物”的概念,何晏认为天地万物等一切可见可名的东西是都是具体的,他将其称之为“有”。“无”是自然社会生存的根据,任何现象的发生、所有事情的成败都依赖着“...

    25.5 KB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儒学一统天下,处于独尊地位的局面被打破,随着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并且盛行,儒学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魏晋南北朝的儒家理论,却比较滞后。在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出现一位儒学大家。除了在无神论方面有所发展外,在哲学本体论上,却无多大进展。范缜虽提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的质用观,具有体用论的意义,但没有展开充分的论述。比之先秦两汉的哲学,并没有前进多少。比之佛道...

    19.76 KB
  • 肖临骏:魏晋玄学中山水田园诗的生态取向

    魏晋玄学作为一种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哲学思潮,在魏晋六朝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里,既承袭了传统儒道作为一种生态哲学所具有的超越超脱地生存、把实现人的潜能与天性作为其共同的生态目标的思想因素①,又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生态哲学的学理内蕴,显现了对文艺生态思想产生深刻影响的思维范式和认知理路。一、“性其情”以致“大和”——魏晋玄学理想人格的生态内蕴以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贵无派哲学,以体认“道”、“无”...

    19.74 KB
  • 魏晋政治斗争漩涡中的嵇康

    魏晋政治斗争漩涡中的嵇康导语嵇康作为一个文坛的领袖,一个以节气著名的文人,一直以“竹林七贤”的身份为人所熟知。然而,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时代里,注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在魏晋权力斗争的风景漩涡中,“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政治势力里,嵇康能否超然物外,还是终于不能免俗卷入政治的风暴中呢。笔者将从政治的角度,关注重点在毌丘俭起兵前后,剖析嵇康的政治身份,以便更好地多角度的了解嵇康。关键词魏晋...

    22.5 KB
  •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玄学简略:魏晋时一般把“玄学”称为“玄远”之学《世说新语德行》引《魏氏春秋》:“上曰:天下之至慎者其惟阮嗣宗乎?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曾评论时事,臧否人物,真可谓至慎矣。”陆澄《与王俭书》:“晋太兴四年,太常荀菘请置《周易》郑玄注博士,行乎前代,于时政由王、庾,皆俊神清识,能言玄远,舍辅嗣而用康成,岂其妄然。”“玄学”二字最早见于西晋《陆云传》:“行十许里,至故人家,云此数十里中无...

    41.5 KB
  • 魏晋名士对孝道的反思

    交通设施www.gzjiaotong.comSDVB[摘要]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包括孝之情和孝之礼。汉代对孝道进行了全面的政治化改造,注重忠孝一体。魏晋名士在儒道合流的背景下对于孝道思想进行了反思。正始名士何晏、王弼发挥孝之情的重要意义;竹林名士阮籍、王戎分别以自己的守丧行为指斥孝之礼的虚伪和束缚;两晋名士融合孝之情、礼矛盾,将曾经尖锐的情、礼对立消融为率性尊礼。魏晋名士对孝道的反思深化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关键词]魏...

    27.5 KB
  •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李晓筝(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魏晋风流是魏晋时期品评人物的一个常用术语,同时也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这就是后人所向往的魏晋名士的时代精神。《世说新语》(下文简称《世说》),是我国小说发轫期的重要作品,...

    20 KB
  •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围堤湖学校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设计日期:12、22施教日期:主备者:刘成祥审核者:使用人:编号:课题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习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1、王羲之与《兰亭序》;2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3范缜与《神灭论》;4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学习重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学习难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学习过程学习内容教师学法指导...

    152.5 KB
  • 浅议魏晋时期莫高窟与克孜尔石窟岩彩壁画表现的异同——以敦煌莫高窟第245窟与克孜尔第104窟为例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浅议魏晋时期莫高窟与克孜尔石窟岩彩壁画表现的异同——以敦煌莫高窟第245窟与克孜尔第104窟为例关键词:美术考古石窟壁画壁画艺术乡土文化摘要:当今社会对高科技的需求和对现代文明的重视比比皆是,对艺术的追求由于近现代西方的影响,也趋于西方的审美视点。但值得可喜的事,在速食文化、网络艺术等风行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的艺术在历经千年的沧桑磨砺之后仍然以它雄厚的文化底...

    77 KB
  • 【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小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一、释名:(一)“小说”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指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在古代,小说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二)班固据《七略》撰《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班固据《七略辑略》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

    20.5 KB
  • 中国史三国魏晋南北朝

    中国通史(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部分重点参考书目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引言中国三至九世纪,即我们讲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既是一个从长期分裂走向稳定统一的时代,又是一个民族发展从低谷走向高度繁荣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先民有过痛苦,有过迷惘,有过觉醒,有过彷徨,有过豪迈,有...

    73.5 KB
  • 中国儒学史(魏晋部分)

    中国儒学史魏晋部分讲义一、魏晋时代的大变局二、玄学的思想发展史三、援道入儒的逻辑进程四、研究状况的综述与参考书目我们今天呢,一起来学习的是《中国儒学史》的魏晋部分,可是我们题目却是这样的“魏晋:竹林七贤与玄学的文化意义”,一个“玄学”!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是玄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到底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其实,我们在以前已经学习到了,一般来说,教科书上都说就是两汉以来社会经济政治...

    71.5 KB
  • 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

    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一、文化状况这一时期,多种条件与原因促成中国书法艺术出现繁荣。"九品中正"的门阀制度和建安时期的文风及政局长期混乱,促使当时社会意识形态改变,书法史进入重要发展和变化的时代。这期间书体的变化从篆,隶,章蜕变出来,形成了...

    1.07 MB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秦岭巴蜀区域的栈道建设及其影响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秦岭巴蜀区域的栈道建设及其影响内容提要:形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栈道主要集中在秦岭巴蜀一带。以褒斜道、傥骆道、米仓道、剑阁道、迥车道等为主的栈道不但在沟通蜀地与中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产生了不同的建设方法,呈现出不同的栈道形态。/2/view-13087303.htm关键词:秦汉;魏来晋南北朝;栈道;阁道;...

    32.2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