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汪曾祺小说研究周林晔摘要:2020年是汪曾祺的百年诞辰,他被后人敬为“永远的汪曾祺”。许多年过去,汪老的作品仍广受关注。本文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拟从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思想文化两个方面研究汪曾祺之笔所传达的人事、人情和人性。关键词:汪曾祺;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审美;小说研究:I206文献标识码:A:1006-3315(2021)8-114-002汪曾祺说:“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他是一位深受中...
中国的现代主义:不彻底的旅程——以汪曾祺为例汪曾祺已经告诉我们,早年他在西南联大时期很喜欢弗吉尼亚吴尔芙,包括安德列纪德、阿左林等现代派小说家,当然还有契诃夫。而他写了两遍的《复仇》就手法而言,无疑是意识流的手法。但他也老实说了,他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尝试意识流的小说家,“在我以前,废名、林徽音都曾用过意识流方法写小说。”[1]有意思的是他对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却完全是另一种态度,说...
(一)汪曾祺简介江苏高邮人。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家庭环境民主。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其中《大淖纪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二)《...
摘要汪曾祺是一位小说家,他的小说多以故乡高邮为背景,在简约流畅中充满着人生的情味。同时,他也是一位散文家,他的散文说故乡食物。忆人生往事,绘友朋身影,录行旅踪迹,文字之中草木虫鱼,世间种种皆有情致。汪曾祺散文的核心是民间,民间题材的内容以及民间精神立场和价值取向是其散文创作的基本表现形态。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从而形成了清淡闲适的创作风格,对中国文坛的散文创作产生的很大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