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汪曾祺”的相关文档,共7条
  • 汪曾祺看画

    汪曾祺:看画汪曾祺:看画上初中的时分,每天放学回家,一路上只需有能够看看的画,我都要走过去看看。中市口街东有一个画画的,叫张长之,年岁不大,才二十多岁,是个小胖子。小胖子很聪慧。他没有学过画,他画画是看会的。画册、画报、裱画店里挂着的画,他看了一会就能默记在心。背临出来,大致不差。他的画不中不西,用色很明显,所以有人乐意买。他什么都画。人物、花卉、翎毛、草虫都画。仅仅不画山水。他不仅仅描摹,有...

    13.62 KB
  •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汪曾祺小说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汪曾祺小说研究周林晔摘要:2020年是汪曾祺的百年诞辰,他被后人敬为“永远的汪曾祺”。许多年过去,汪老的作品仍广受关注。本文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拟从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思想文化两个方面研究汪曾祺之笔所传达的人事、人情和人性。关键词:汪曾祺;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审美;小说研究:I206文献标识码:A:1006-3315(2021)8-114-002汪曾祺说:“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他是一位深受中...

    20.69 KB
  • 汪曾祺小说研究

    新时期以来,小说研究一直是汪研的重点。这也符合汪曾祺的创作实际。形成了这样几个研究热点:小说的文体风格,艺术渊源及及传统文化底蕴及思想意蕴。对汪曾祺小说的创作文体风格,大多数人用“淡中有味,飘而不散”,平淡、和谐来概括。较系统地着手这一工作的李国涛。他在《文学评论》87年第4期上发表《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一文,从“小说是回忆”、近似随笔、“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三方面结合具体作品对汪曾祺小说文体...

    29.5 KB
  • 中国的现代主义不彻底的旅程——以汪曾祺为例【文化研究专业论文】

    中国的现代主义:不彻底的旅程——以汪曾祺为例汪曾祺已经告诉我们,早年他在西南联大时期很喜欢弗吉尼亚吴尔芙,包括安德列纪德、阿左林等现代派小说家,当然还有契诃夫。而他写了两遍的《复仇》就手法而言,无疑是意识流的手法。但他也老实说了,他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尝试意识流的小说家,“在我以前,废名、林徽音都曾用过意识流方法写小说。”[1]有意思的是他对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却完全是另一种态度,说...

    26.5 KB
  • 汪曾祺小说《受戒》教案

    (一)汪曾祺简介江苏高邮人。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家庭环境民主。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其中《大淖纪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二)《...

    14.5 KB
  • 汪曾祺 辜家豆腐店的女儿

    汪曾祺 辜家豆腐店的女儿

    626.5 KB
  • 自我灵魂的舞者——小议汪曾祺散文的真我真性情

    摘要汪曾祺是一位小说家,他的小说多以故乡高邮为背景,在简约流畅中充满着人生的情味。同时,他也是一位散文家,他的散文说故乡食物。忆人生往事,绘友朋身影,录行旅踪迹,文字之中草木虫鱼,世间种种皆有情致。汪曾祺散文的核心是民间,民间题材的内容以及民间精神立场和价值取向是其散文创作的基本表现形态。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从而形成了清淡闲适的创作风格,对中国文坛的散文创作产生的很大的影...

    52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