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王小波”的相关文档,共19条
  • 试论王小波的自由知识分子形象

    试论王小波的自由知识分子形象赵英卓(陕西商洛学院陕西商洛726000)中图分类号:10文献标识码:A摘要:自由知识分子就是以个人自由作为自己一切知识的安身立命之根基的知识分子,也是以知识的目标为自己自由追求的终极目标的知识分子(此所谓“为自由而自由,为真理而真理”)。王小波作为年代王小波的名字是和自由、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他用短暂的一生表明了一个纯正的自由主义者的立场,承续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传统,而自...

    21 KB
  • 浅析王小波在椰子树与平等中语言特色

    浅析王小波在《椰子树与平等》中语言特色摘要:王小波是中国近代来富有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以一种反讽刺的黑色幽默,对我们牛•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阐述。《椰子树与平等》一文中就流露着小波幽默。平实、从容、流畅、传神、浅显易懂的现代语词,一方面富于诗性的空灵与超脱,另一方面又深具智性的黑色幽默与喜剧精神。关键字:王小波;语言特色;平实;黑色幽默中...

    16 KB
  • 王小波《红拂夜奔》关于人的生存境遇的思考

    www.showdoc.cn王小波《红拂夜奔》关于人的生存境遇的思考——真实的历史与历史的真实【摘要】《红拂夜奔》是王小波最经典的小说之一。作品中王小波以怪诞的笔法对真实的历史进行解构,以期还原历史真相,集中反映了他对人的生存境遇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界对人的压制,主要表现为体制压制,这种压制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无所不在。二是人在长期反抗突破外界压制后,却突不破自己灵魂的束缚,又会陷入自我...

    62.5 KB
  • 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反讽精神

    20093452汉语三班李毅浅析王小波《黄金时代》的反讽精神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王小波成为了当代小说文学的热门人物。王小波和他的作品被大量地研究,在他去世后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学现象。一个严肃作家在死后两年时间里,如此地被人们阅读、关注、讨论,应该说是十分罕见的,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而它所透露出来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王小波为许许多多的人们深深地喜爱着。作为王小波的...

    38.43 KB
  • 从陈寅恪热到王小波

    从英雄时代走向凡人时代——中国人文精神的蜕变[王鹏令]提要:从陈寅恪热到王小波热,反映了中国知识份子在人格理想上从英雄、圣贤向凡人的转变。人文精神的这一深刻蜕变,以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从英雄时代走向凡人时代的转型过程为背景。文革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时代的最後一幕。面对凡人时代的悄然而至,无论是怀旧伤感的长歌当哭或者是抵抗投降的豪言壮语,都无力挽回那个以权力和权威的人格化为其本质特征的英雄时代了!而已...

    33.47 KB
  • 从《黄金时代》浅谈王小波的写性艺术

    从《黄金时代》浅谈王小波的写性艺术摘要:中篇小说《黄金时代》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中臻于完美的篇章,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表达出来的“性本寻常”的理念——性充其量只是我们生活蛋糕上非常诱人的甜蜜一角,在小说中以描述性、记录性、谈论性的口吻来写性。这种不同寻常地写法超越了中国以往的绝大多数所被笼罩在羞耻心文化的阴影里的小说。在对以往道貌岸然的反讽中,将性价值中立化。关键词:王小波性羞耻心黄金时代“虽然...

    39.94 KB
  • 王小波50句经典语录

    王小波50句经典语录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当一切都“开始了”以后,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我现在只是有点怕死。等死了以后就不怕了。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这件事告诉我说,对别人的幽默感切不可做过高的估计。我是很爱国的,这体现在:我希望伏尔泰、杰弗逊的文章能归到辜鸿铭的名下,而把辜鸿铭的文章栽给洋鬼子。假如这是事实的话,我会感到幸福得多。我们...

    16.52 KB
  • 王小波50句经典语录 (2)

    王小波50句经典语录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当一切都“开始了”以后,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我现在只是有点怕死。等死了以后就不怕了。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这件事告诉我说,对别人的幽默感切不可做过高的估计。我是很爱国的,这体现在:我希望伏尔泰、杰弗逊的文章能归到辜鸿铭的名下,而把辜鸿铭的文章栽给洋鬼子。假如这是事实的话,我会感到幸福得多。我们...

    17.22 KB
  •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自从王小波逝世之后,他就被形塑成一种”自由/特立独行[1]”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使他超离了作家的身份而具有文化(消费)符号层面的意义,这一部分我没有把关注点设定在文学界和学术界[2]对王小波的论述上,而主要以《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等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报刊对王小波的评价与论述作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的关切点,具体操作是以它们对王小...

    15.5 KB
  • 王小波和自由主义传统及世纪末文化纷争

    王小波和自由主义传统及世纪末文化纷争王小波的名字是和自由、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他用短暂的一生表明了一个纯正的自由主义者的立场,承续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传统,而自由主义的文化立场在当下的中国不仅具有学理上的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除文学评论家外,思想界社会人文学者纷纷著文评说王小波的原因。王小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美国的朋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可看作他的最后遗言:“在一个喧嚣的话语...

    36 KB
  • 王小波的精神结构及其小说的结构模式

    王小波的精神结构及其小说的结构模式{内容提要}:本文从意象分析法的角度,论述了王小波小说中“夜”的意象的意义,进而阐述了他阴阳两界冲突的精神结构和由此形成的其小说的结构模式。{关键词}:王小波精神结构阴阳两界结构模式王小波有部中篇小说《我的阴阳两界》,阅读这部小说,读者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何为阴界?何为阳界?在他的杂文中也数次提到类似的说法,比如,话语圈属于阳的一方;世界除阳的一面...

    24.5 KB
  • 悲哀的“破鞋”--王小波《黄金时代》人物形象分析【当代中国专业论文】

    悲哀的“破鞋”--王小波《黄金时代》人物形象分析内容提要:《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叙述了文革时期一个女医生陈清扬的情爱经历,并且塑造了陈清扬这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有着荒诞遭遇的、不畏流言蜚语和专制镇压、勇敢地追求性爱的中国妇女形象。从分析破鞋入手来解读女主人公陈清扬的人物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文革时代对人们自由、尊严和权利的摧残,以及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小说刚开篇,王...

    27.5 KB
  • 王小波《红拂夜奔》关于人的生存境遇的思考

    wwshowdoc王小波《红拂夜奔》关于人的生存境遇的思考——真实的历史与历史的真实【摘要】《红拂夜奔》是王小波最经典的小说之一。作品中王小波以怪诞的笔法对真实的历史进行解构,以期还原历史真相,集中反映了他对人的生存境遇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界对人的压制,主要表现为体制压制,这种压制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无所不在。二是人在长期反抗突破外界压制后,却突不破自己灵魂的束缚,又会陷入自我围困之...

    47 KB
  • 躯体刑罚权力性王小波小说一解

    躯体邢罚权力性—王小波小说一解.张伯存躯体是个人的物质构成形式,任何人都在独一无二的躯体之中存活着,它是“自我”涵义中最为明确的部分。权力首先是制度、法律、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其次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控制力与支配力,也就是说,既有以政府形式出现的权力,又有以亚政府或超政府形式出现的权力,权力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压抑,它压抑自然、本能、个人、阶级。王小波的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对躯体的各种展示,对刑罚场景...

    25.5 KB
  • 躯体刑罚权力性王小波小说一解

    躯体邢罚权力性—王小波小说一解.张伯存躯体是个人的物质构成形式,任何人都在独一无二的躯体之中存活着,它是“自我”涵义中最为明确的部分。权力首先是制度、法律、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其次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控制力与支配力,也就是说,既有以政府形式出现的权力,又有以亚政府或超政府形式出现的权力,权力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压抑,它压抑自然、本能、个人、阶级。王小波的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对躯体的各种展示,对刑罚场景...

    25 KB
  • 王小波语录-王小波语录大全

    王小波语录-王小波语录大全1.什么都不是爱的对手,除了爱。2.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3.什么能赚钱就卖什么,什么牛逼这里就卖什么。4.思索是人类的前途所系,故此,思索的人,超越了现世的人类。5.身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别人“推己及人”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6.什么排山倒海的力量也止不住两个相爱过的...

    34.5 KB
  • 王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

    王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张懿红(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本文把王小波狂欢性文体放在中西方现代文学背景中,寻找王小波小说艺术渊源与创化的踪迹。论文认为:王小波自觉运用文本间性对传统文本进行改写和转化,达到戏仿、颠覆或丰富意义的目的,这是后现代写作的特点之一;在叙事方面,他受法国新小说派、杜拉斯与卡尔维诺的影响很深,论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1.客观化与反讽,2.结构与韵律。最后比较王小波与美国黑色...

    32.5 KB
  • 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反讽精神

    浅析王小波《黄金时代》的反讽精神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王小波成为了当代小说文学的热门人物。王小波和他的作品被大量地研究,在他去世后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学现象。一个严肃作家在死后两年时间里,如此地被人们阅读、关注、讨论,应该说是十分罕见的,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而它所透露出来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王小波为许许多多的人们深深地喜爱着。作为王小波的代表作之一的《黄金年...

    20.5 KB
  • 从鲁迅到王小波的温柔

    从鲁迅到王小波的温柔经济与管理学院朱道威这半个月来都在翻着一本友人送的书,叫《小闲事》,作者赵瑜以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集《两地书》为蓝本,用灵动而温和的笔调勾勒着鲁许的爱情;在另一方面,也向我们展示了别样的鲁迅先生。甚至,通过这本书,我改变了对鲁迅多年的固执的想法——我向来不怎么喜欢鲁迅。从前,在文中言里我是不太可能在“鲁迅”之后,加“先生”二字。原因多样,其中之一是鲁迅的形象在我们可接触的范畴...

    17.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