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抗美援朝战争对于新中国的意义汪晖:抗美援朝战争对于新中国的意义汪晖2013年12月19日志愿军入朝包含着多重的意义:对朝鲜的支持,对东北的保护,对美国封锁台湾海峡的反击,对联合国拒绝中国的抗议,对霸权主导世界这一格局的拒绝。所有这些内涵都凝聚在毛泽东提出的“全ttt界人民团结起來,打败美帝国主义”口号Z中。上甘岭阵地(图片來源:《解读抗美援朝战争》)汪晖,1959年10月生,现为清华人学人文学院教授(资料...
中国:跨体系的社会汪晖1汪晖教授简介(汪晖教授毕业于扬州师院、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硕士、博士。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当代思想与文化。曾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研究、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柏林高等研究所、海德堡大学研究员。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读书》杂志主编。)2008年3月14日,我正在香港浸会大学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在历史中发现启蒙:阅读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作者:王斑(斯坦福大学东亚系教授)何翔、张宇译何翔校订:《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刊载(此前曾刊《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年第3期)摘要:长达十多年的持续思考和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时局动荡和不同地域的游历,使此书得以重新阐明中国历史和文化在长时段里发展的隐秘轨迹,并提供了一个新的叙述方式来突破现存的中国研究范式。在中国,这部著作的出版是...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1,历史已经终结?1989,一个历史性的界标。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告一段落。两个世界变成了一个世界:一个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国没有如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瓦解,但这并没有妨碍中国社会在经济领域迅速地进入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过程。中国政府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并未妨碍下述结论:中国社会的各种行为,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行为甚至政府行为,都深刻地受制...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命名的政治也是记忆的政治。中国军队在战场上面对的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包括韩国军队在内的、由十六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相对于越南战争,美国对于朝鲜战争的记忆是模糊的,近于有意识的遗忘,那么日本呢?根据《日本海上军力的战后再军备》一书,日本曾秘密[2]派出船只人员参加战争:“1950年10月2日至12月12日间,共出动46艘扫雷艇、一艘专门用来触发压力...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1,历史已经终结?1989,一个历史性的界标。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告一段落。两个世界变成了一个世界:一个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国没有如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瓦解,但这并没有妨碍中国社会在经济领域迅速地进入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过程。中国政府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并未妨碍下述结论:中国社会的各种行为,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行为甚至政府行为,都深刻地受制于资本和市场...
在历史中发现启蒙:阅读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作者:王斑(斯坦福大学东亚系教授)何翔、张宇译何翔校订来源:《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刊载(此前曾刊《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年第3期)摘要:长达十多年的持续思考和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时局动荡和不同地域的游历,使此书得以重新阐明中国历史和文化在长时段里发展的隐秘轨迹,并提供了一个新的叙述方式来突破现存的中国研究范式。在中国,这部著作的出...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1,历史已经终结?1989,一个历史性的界标。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告一段落。两个世界变成了一个世界:一个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国没有如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瓦解,但这并没有妨碍中国社会在经济领域迅速地进入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过程。中国政府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并未妨碍下述结论:中国社会的各种行为,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行为甚至政府行为,都深刻地受制...
超越“左”与“右”“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学术座谈会组织方授权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2010-09-27(wwftchinese)(编者按: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