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汪丁丁”的相关文档,共7条
  •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11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11)汪丁丁:作为一个“局内人”,我是说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在中国生活的经济学家也觉得中国的事情像谜一样。就我自己来说,我在我的文章中始终对俄国人所做的一切持着高度的敬意。因为毕竟他们的改革是从观念开始的,从政治到经济的,而我们的局限于经济发展的改革在观念上是“稀里糊涂”的。我不知道我们两国的改革者谁能够笑到最后(我个人的悲剧性格让我认为俄国人将会笑得比中国人好)...

    19.5 KB
  •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7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7)汪丁丁: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现在我可以请教你上面列出的第二个小问题,立宪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你和罗尔斯的契约理论里,“完全无知”(或“无知之幕”)是社会合作的公平性的必要假设。可是不论是达成契约的基本条款(例如生命与人权,基本自由权利,基本财产权利等)还是形成契约基本原则之下的具体内容(例如财产继承权、交易、选举、迁移等等权利的约定),都需要有一定的(而且一定有一个既...

    18.5 KB
  •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5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5)问题十三你在对我的问题四(关于哈耶克“扩展秩序”概念)的答复里提到,你现在考虑和研究的一个题目是“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市场”。你可否就此谈得更详细些?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市场在这里(问题十二及问题四所涉及的论域里)作为一个道德教育者或道德构建者可能发挥的作用?这类似于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的看法:“经济的文明化影响”。你是否在有些时候将你自己看做某种程度上的效用主义者?问题十四你在给我...

    19.5 KB
  •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3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3)我从没有主动地促进过任何把我的著作翻译成其他文字,不论是中文还是任何外文。这些翻译我的著作的动力总是来自所译语言的国家的那些学者们。我始终有些担心我的那些东西,尽管在某些方面相当普适,也许就其在美国环境中的应用而言大多是非常本地化的,这使得我的著作在美国社会限度以外基本上无足轻重。在这一点上,我想我上面提到的那本新著或许比我以前的著作具有更大的普遍意义,肯定比我那本《求解“一...

    19.5 KB
  •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2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2)问题四我对你那次与TheRegion月刊的谈话如此印象深刻,以致我不得不在这里再一次引述你那次谈话的一段。你当时对你自己有过这样一个描述:“我希望我显得是我想要我是的那样:一个立宪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家,怀着对孕育了西方文化、价值及其市民社会形态的犹太-基督教文化遗产的感激之情,尤其认同这一文化价值的代表形态——麦笛逊理想中的美国也许曾经是,并且现在仍是的那个样子。”对这样一个自我定位,你...

    19.5 KB
  •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1

    汪丁丁专访布坎南(1)1998年6月9日给布坎南教授的信亲爱的布坎南教授:我真的从心里感谢你能够接受这次访谈。在每一次访谈之前,我通常要为中国读者写一篇关于访谈对象的学术领域以及研究成果的综述,用这种方式我可以把那些中国读者特别感兴趣的问题着重提出来加以讨论。可是,我发现我很难对你的全部学术领域和研究成果给出一个综述;你发表过的学术成果的目录大约有40页纸那么多(乔治梅森大学提供的你的学术简历一共47页,其...

    19.5 KB
  • 【吴敬琏汪丁丁:最大的危险是借改革之名掠夺大众】

    【吴敬琏汪丁丁:最大的危险是借改革之名掠夺大众】作者:吴敬琏汪丁丁,来源:《东亚经济评论》改革至今,尤其要警惕的是:借改革之名掠夺大众。改革所出现的问题,几乎都与此有密切关系。如新三座大山---价格暴涨的教育、医疗、住房---就是一个典型,它们打着改革的旗号,在维持行业垄断的情况下放开部门的经营自主权,从而使价格迅速上涨。经济学已经告诉我们,垄断的基本作用就是导致价格上涨;反过来也可以说,价格上涨必...

    42.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