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九十年回望与反思王子舟2013-2-2616:08:05來源:《中国图书馆学报》(京)2009年6期【英文标题】TheReviewandReflecti()nonthe90YearsofLibraryScienceEducationinChina【作者简介】王子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内容提要】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走过了九十年历程,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20-1949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开端及第一个繁荣期;1950-1977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第二次繁荣并跌落...
关键事件技术法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刘明福/王爱君2012-9-2116:58:01:《情报资料工作》2012年03期【英文标题】TheApplicationoftheCriticalIncidentsTechnique(CIT)toLibraryandInformationStudies【作者简介】刘明福,男,1972年生,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馆员,山东271100;王爱君,女,1979年,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河北050035【内容提要】文章在阐述关键事件技术研究法基本思路的基础上,...
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载文量与学术影响力关系分析摘要:文章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五版)中的19家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2003-2009年的载文量为研究基础,通过计算其数学期望值和标准差,结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五版)、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4-2005、2006-2007、2008-2009)的排名情况,分析其载文量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认为统计范围内的期刊学术影响力与期刊载文量成负相关。关...
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思想史整体构建研究王安功摘要:图书馆学思想史作为图书馆学术史一个重要分支,学界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不足之处亦十分明显。学界对中国的图书馆学思想史的研究和探讨分散于各个时期,相关研究成果散而不多。作者通过中国现代图书馆思想史研究范式的构建,梳理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思想史的从整体到个案的学术研究理路。我們今天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要有质的发展和提高,也必须开阔视野,结合与...
中国图书馆学应进一步弘扬实证研究3.中国图书馆学发展呼唤实证研究但现实的中国图书馆学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思辨研究和规范性范式占据绝对优势。如果以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为考察对象,长期呈现的是丰富与单一共存的尴尬局面。丰富指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状况。文献调查显示,我国图书馆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开始重视方法论研究,二十多年来研究持续红火,不仅在宏观上形成了以“三层次说”(哲学方法、一般性...
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历程.doc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历程涂湘波,陈有志,湖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引言: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的辩证思考进入21世纪,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研究又逐渐昌盛起来。笔者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搜索,发现从2000年到2007年底止,关于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研究的论文就高达60000多篇,比前20年发表的论文还要多50%!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研究进入...
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概念、原因和内容[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图书馆学理论[论文摘要]澄清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和木土化、中国化和全球化等概念Z间的关系,并从西方图书馆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学理结构上论证中国化将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认为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其中的重点丿、、z放在努力发现中国当今特定时空下、特定图书馆实践的新问题,去证明那些一度作为中国图书馆...
高校“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进展与图书馆学人的作为摘要:文章概述了“课程思政”研究文献基本情况,从“课程思政”兴起与背景、定义及与相关概念关系、意义与作用、现有探索与实践经验、实施路径、图书馆(学)界研究现状六个方面做了梳理,并就研究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看法,探讨了图书馆学人在“课程思政”研究方面的发力点。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专业思政,学科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课程建设,图书...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评析【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分析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给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认为图书馆学的产生、发展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中国的图书馆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优良的传统。最后通过对20世纪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的反思,得出启示:立足本国、面向世界、超越传统、创新领先,...
关键词:文明信息;图书馆学;文献;图书馆关于图书馆学学科特性和学科结构的思考——从文明信息视角理解图书馆学2012-7-279:36:32叶建平來源:《现代情报》2006年6月第6期摘要:分析了文明信息的内部结构是由人性拓展信息和知识信息两部分组成的,并在文明信息意义下为图书馆学下了初步科学定义,同吋初步确立了“文明信息是图书馆学的根木”这一学科建设原则,最后,勾画了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结构。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
国内外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国内外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现状一-苏成龙姓名:苏成龙学号:104052011043指导老师:洪秋兰福建师范人学11信管[摘要]:木文就图书馆学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这将有利于指导国内图书馆学领域有效开展原创性与跟踪性研究,推动事业沿着理性、健康的轨迹顺利发展。介绍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新动态,指岀日前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泛化,实践基础更加广阔,技术研究成]:图书馆学;研究热点;概述[关键词国内...
图书馆学研究方向【图书馆方向论文】图书馆作为读者阅读图书的重要场所,加强图书馆管理对于提升读者阅读质量与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是办公室王老师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图书馆方向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图书馆方向论文篇1浅谈高校图书馆开展营销的策略伴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单位,可以引用先进科学的营销管理方法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以读者需求为重心,缩短图书馆服...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评析【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分析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给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认为图书馆学的产生、发展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中国的图书馆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优良的传统。最后通过对20世纪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的反思,得出启示:立足本国、面向世界、超越传统、创新领先,...
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创新研宄张萍(广东珠海市卫生信息中心519000)【摘要】简述了目前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在临床科研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的科研信息需求被忽略,医院学科化信息服务与临床科研信息的需求的紧密相关度有待商榷,提出了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创新模式一一以医学科研数据为依据,挖掘其潜在的联系,将当前的研究热点与科研数据潜在价值相结合,提出相应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线索,提供临床科研...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留学生群体的构成及分析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留学生群体的构成及分析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留学生群体进行研究。1916-1953年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分为拓荒之旅、自由发展、纳入正轨三个阶段,共有100位留学生就读国外37所图书馆学专业院校,留学人数与全国的需求相比,总体偏少。留学生于国内30所中等以上院校,籍贯主要分布于湖北及东南沿海和大城市,省份过于集中,显示出不平...
基于演绎逻辑的图书馆学论文1引言在学科自我要求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正在蓬勃发展,界内学者纷纷以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期刊和论文为对象,对学科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评估与反思,为促进学科的自我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纵观这些学者们的努力,不难发现大家的讨论往往是基于归纳逻辑进行的推理,然而归纳逻辑对于预测发展趋势是有局限的,鉴于此,笔者试从演绎逻辑的角度对...
中医药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营销论文1学科化服务营销的意义学科化服务营销是让医学科研用户广泛了解学科化服务的有效方式。科研人员已经习惯于到图书馆或图书馆网站寻求服务,而学科馆员主动了解需求、主动为用户设计服务、上门服务、主动配合科学研究提供知识化服务是大多数科研用户所不了解的,要让科研用户知道、认识、接受并依赖学科馆员的服务,从而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建立一套适合科研用户的学科化信息服务营销策略具...
图书馆学对档案文献的影响一、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文献属于文献的一种,具备文献所具有的共性,但它也有区别于其他文献的个性,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它具有原始性,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手材料;第二,它具有权威性,与其他文献比较,它具有或曾经具有法律效力,在一事有不同记载的情况下,一般以档案的记载为准,它的凭证作用较其他文献更为可靠。”②档案文献编纂学是档案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图书馆学发展历程与中国梦研究中国图书馆学历史,就是研究中国历史在社会科学文化方面的缩影。研究图书馆人曲折的中国梦经历,也就是研究中国人百年圆梦历史。1、新文化运动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启蒙。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前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由于西方列强的崛起和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
2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诉求得失评[摘要]2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普遍存在着中国化的学术诉求。前辈学者们以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为学术资源,努力消解西方话语的中心地位。但由于只把中国化的诉求局限于“应用”领域,尤其是局限于分类编目等具体技术领域,从而导致中国化内涵在“理论”颂域的缺失;同时由于传统的分类0录不能在文献检索的实用意义上与以DDC为代表的西方分类编目技术一争高下,最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