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土地改革”的相关文档,共26条
  • 农村土地改革不能突破三条底线

    农村土地改革不能突破三条底线2014-02-17第094期陈锡文(资料图)陈锡文:农村土地改革不能突破三条底线(“城镇化与现代化下的三农问题”系列之二)编者注: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转型过程当中,“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迅速升级为“四农问题”(新加农民工问题),并已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农(或四农)问题的改革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潜力又在何方?现有政策和制度...

    56 KB
  • 浅谈中国的土地改革

    浅谈中国的土地改革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历朝历代也始终把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放在首位,并且中国也是土地立法最多的国家之一。如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定籍”、秦律的“废井田,开阡陌”等,都是确认以经营“私FT开始的...

    25 KB
  • 基础练习土地改革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

    土地改革》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A.推行土地改革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掀起“大跃进”运动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2.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土地改革的完成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3.下图...

    123.8 KB
  • 国企改革对农村土地改革的启示与镜鉴

    国企改革对农村土地改革的启示与镜鉴摘要:本文基于对国企改革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业已在部分地方探索试验、以“确杖,和“市场化”为主要目的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需要防范四大风险:一是产权改革过程中偏离产权主体利益的风险;二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和农村社会阶层对立的风险;三是产权改革成本难以分解的风险;四是集体资产监管缺位的风险。由此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改革必须坚持以...

    21.5 KB
  • 房价宏观调控论文土地改革制论文

    房价宏观调控论文土地改革制度论文从高房价看现行土地制度摘要:人们普遍认为房价一路飙升、居高不下很多原因就是政府招拍挂土地成本所致,土地成本成为房价的压力主因。然而并非町以笼统地说地价是推高房地产的主要因素,只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真正要遏制高房价,我们要从制度方面入手,寻找现行供地制度确实存在的不足,加强和改善土地宏观调控,着眼长远,创新理念,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更加有...

    28.5 KB
  • 八年级历史下册 1.3《土地改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3课土地改革教师寄语:一身报国身万死,双鬓向人无再春―――陆游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2.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3.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4.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

    143 KB
  • 土地改革关键在于破解土地财政

    土地改革关键在于破解土地财政华生:华生,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曾提出和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中诸多重要改革议题,如价格双轨制、国资管理体制、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华生表示,土地财政是土地改革的起点,用什么来替代现在的土地财政,这个问题不回答,没办法往下走。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有诸多涉及城市化和土地的内容。但是对于这场“新土改”的改革路径争议颇大...

    31.5 KB
  • 土地改革应尽快健全法规

    土地改革应尽快健全法规周其仁:他曾为中央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提供背景研究,他研究领域包括农村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土地制度和乡镇企业发展。他认为户籍制度是把城乡分为两个世界的壁垒,应予以打破。他认为土地改革应尽快健全法规,把很多事情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做到有法可依。当让他展望发展的大趋势时,他却选择立足于思索当前的实际问题,本期网易意见中国专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一切土地改革都...

    23 KB
  • 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误区与进路

    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误区与进路——《对2014年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反思》系列文章之三【编者的话】2014年对中国经济而言并不是普通的一年,中国各领域的改革措施逐渐推出,却有进有退。陶然教授为FT中文网年度报告撰写《对2014年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反思》系列文章,希望不仅对中国过去一年的系统性改革逻辑做出梳理判断,同时希望有破有立,将基于实地考察的地方行之有效的经验和经过系统研究的国外经验悉数呈现...

    39 KB
  • 人教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

    课题:第3课时土地改革班组姓名得分【锁定目标】——胜人一筹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2、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基础学习】——先人一步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并完成完成下列问题: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行。2、我国彻底废除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758 KB
  • 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

    廿四、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农民翻身始当家作主人抗日战争时期,井陉路南、路北两县抗日政权,即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根据地的部分地区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日本投降后,又在新老解放区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在新区开展减租减息,在老区进行减租减息的复查工作。其中,对地主一律实行“二五减租”或“三七”分果或“四六”分成。“二五减租”,即对出租、出佃的土地,不论地租为实物或现金,出租出佃人应一律按租额减收25%;减收以...

    32 KB
  • 人教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学案

    四【达标检测】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A《中国土地法大纲》B第一个五年计划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过渡时期总路线2、我国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是在八年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学案课题课型时间累计课时主备审核审3土地改革新授第3周1课时史艳华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过程与方法土地改革的开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学习重...

    25.5 KB
  • 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1931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1931年春,毛泽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了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县、区、乡各级都建立了土地委员会...

    64.5 KB
  •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村土地改革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实践课题:农村土地改革实践时间:实践地点:---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实践意义1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符合我国的国情。2农村土地改革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农村土地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4城镇化能够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5就个人而言...

    18.67 KB
  • 回顾与反思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人民法庭——兼谈对当下司法建设的启示意义

    回顾与反思: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人民法庭——兼谈对当下司法建设的启示意义2010年第5期总第200期兰州学刊LanzhouXUekanNo.0520l0Genera1.No.200回顾与反思: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人民法庭兼谈对”-3下司法建设的启示意义陈翠玉(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重庆401120)[摘要]建国初期,迅速适应形势,建立稳定,有效的国家机器和政治经济制度是头等大事.国家面?l盘着对原有社会秩序进行全面改造和重新构建的任务.在建国初期的...

    32 KB
  •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摘要]1950—1952年期间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指导思想和具体政策步骤方面较之民主革命时期的土改运动有相当变化。在划分阶级成分方面有十一点新精神,在对待富农的政策方面有四点新内容,在土地财产的分配政策方面有六个新特点。新区土改的这些政策改进,基本保证了避免掠夺性的乱挖浮财,扩大了受益面,保护了农业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和现代技术基础,减轻了社会震动。[关键词]新区土改;政...

    32 KB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3新人教版

    第3课土地改革一、教学目标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3.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

    41.5 KB
  • 谈农村土地改革问题

    谈农村土地改革问题---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日前正式颁布,出台了诸多重大改革措施,其中尤以农村土地方面的改革为甚,新政策超乎想象,可真正冠以“新土改”。相关专家认为如果相关配套制度得当的话,未来将释放出巨大的政策红利,其潜力带给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30年并不为过。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新土改...

    33 KB
  • 云南民族地区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综述

    20世纪50年代云南民族地区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研究综述摘要:云南省由于地处边疆,土改时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民族构成等状况,采取了不同土改办法。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即是其中富有创造性的土改政策,是在社会震荡较小的情况下完成了土地改革,堪称建国初期民主改革的一大创举。本文着重阐述了学者对20世纪50年代云南民族地区①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研究的成果,对其特点进行了整理分析,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在方法、理...

    22 KB
  • 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1931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1931年春,毛泽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了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县、区、乡各级都建立了土地委员会...

    60.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