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益的意见维护农村妇女土地合法权益的几点思考我国是一个有9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因此,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很难构建和谐社会。在当前的“三农”问题中,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农村妇女的依靠,首当其冲最受关注。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等对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集体经济收益分配...
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益的意见关于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调查2006-10-30为全面了解和掌握XX县区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情况,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村妇女在土地承包中的合法权益,近期,我们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和进村入户走访等形式,以景芝镇、刘家尧镇、吾山镇为重点,对全市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的现状(...
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益的意见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2009年4月下旬以来,义和塔拉镇司法所接到的民事调解案件逐渐增多,其中大多数是土地方面的纠纷,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解。这些纠纷有以户为单位的承包纠纷、承包家庭内部纠纷、土地四至不明而引发的纠纷、相邻土地界边界限纠纷以及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纠纷等等。由于有的土地承包年代久,承包合同不明确...
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益的意见转发关于贯彻落实粤委办[2006]142号文件《维护农村妇女养老保障权益的通知》穗劳社函[2007]335号各区、县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现将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贯彻落实粤委办〔2006〕142号文件维护农村妇女养老保障权益的通知》(粤劳社函〔2007〕195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执行。一、本市于去年七月起实施的《印发〈XX市农转居人...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和管理的意见XX省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及使用管理,维护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XX省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征地补偿费,是指国家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为国家所有时,支付的各项经济补偿,包括土地补...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和管理的意见时间风干的只是回忆与伤痕,孕育的是新的期待和美好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和使用的意见豫政办〔2006〕5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XX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意见》(豫政〔2004〕80号)的规定,为规范农民集...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和管理的意见XX省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费用分配、使用和管理的意见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费用(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下同)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现就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使用和管理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严格执行有关征地补偿费用的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2011年11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农办(农工部、农委、农工委、农牧办)、财政厅(局)、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财务局、农业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为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试点剖析试点回眸。2010年9月26日,安徽望江召开了“全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暨村庄规划和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会议”,施行望政办[2010]116号。2010年10月,雷池乡筹建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起草实施方案和细则。10月23日,该乡党政联席会议通过了领导小组、实施方案和细则草案,决定11月份在莲花洲村试点并完善实施方案和细则草案。11月9日,...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文号:国土资发〔2011〕178号时间:2011-11-18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农办(农工部、农委、农工委、农牧办)、财政厅(局...
坟里土地赞坟里亡灵赞路神坟里请灵村口接灵头门外接灵坟里安土神安亡灵送灵经雷神经坟里请灵给亡灵念经给亡灵穿衣洗脸帽子烟锅拐拐坟里土地赞土地生草滩弟子到跟前银钱送当面上路做盘缠坟里亡灵赞远远看见一茅庵里边住的一神仙前有金鸡双展翅后舍儿孙把身翻---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路神来在十字路中心烧钱化表告路神西方我佛法旨到路神不要挡亡魂坟里请灵土地爷爷...
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几个主要问题的物权法思考(1)[内容摘要]:在物权立法过程中,针对农村土地权利体系的设计出现了以“从‘所有’到‘利用’”为指导,强调以用益物权为中心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我认为应当应当确定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中的核心地位。这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这关系到中国社会转型的成败。[关键词]:土地集体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聚集还是稳定?——对近年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历史反思2013-11-1512:5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冯开文字号:核心提示:文章针对近年出现的土地聚集(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和集中宅基地)现象,从理论上对其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强调了政府实施新制度的高成本。与城镇化、规模化的眼前好处相比,政府推行土地聚集新制度的成本远远大于要为之付出的成本。【内容提要】文章针对近年出现的土地聚集(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和集中宅...
地图定义:按照一定制图规则,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及色彩等在平面上表示地表自然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书。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地形图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地形图是在一定的数学基础下绘制的、用符号...
参考资料:巴蜀论文网:http://sclunwen.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32658050投稿邮箱:whlunwen@163.com从物权角度透视中国土地登记制度【摘要】文章指出,中国当前的土地登记制度具有与上位法冲突、地方规章与部门规章冲突以及制度不完善等弊端。通过分析《土地登记办法》和《物权法》中关于土地登记制度的有关规定,提出应从增设登记类型、细化登记原则、增强登记机关法律责任、扩大不予登记情形的...
城市化背景下土地产权的实施和保护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放松政府土地管制,发展土地市场和土地交易。即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前提下,打破对农地转用的国家垄断,改变政府对集体土地的用途管制,发展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和交易。这是走出目前困境的唯一出路。第一种观点认为,发展土地市场和土地交易会造成土地过度集中,出现贫富分化,使农民失去生活保障.我们仍然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土地流转和交易...
土壤学专业优秀论文城市化背景下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分析关键词:甘肃省城市化率土地利用程度相关性分析区域差异摘要:本文以甘肃省1997-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中国统计年鉴、甘肃省年鉴为基础,采用城市化率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及相关性分析对全省及省内14个市(州)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城市化发展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尤其2001年后上升的趋势更为明显,1997年甘肃...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产权问题探析【摘要】本文是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背景下,从房地产开发热和农业可耕地急需保护的矛盾冲突着眼,剖析了冲突存在的根源,即是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不能实现土地产权的自由交易,在缺乏土地流转市场的情况下,政府的以“保护耕地”为目的的措施均收效不大。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的特殊集聚特性,发现在实现土地产权自由交易的前提下,其本身就是一种有效保护耕地的制度安...
12月楼市三连冠,土地、商品房供给、成交均创历史新高年末国土局集中推地,12月土地成交量创60个月以来历史新高2010年12月,京城土地市场达到了新的高潮,无论是工业、商业用地还是住宅用地,均出现了供需两旺的局面,尤其是住宅用地的成交量更是创下了自05年12月以后,近5年以来单月出让的历史新高。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2月京城共出让各类土地56宗,累计出让面积达696.9公顷,其中住宅或含住宅项目用...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项目行业研究-土地储备国际做法评估安德鲁•希尔顿2005年8月---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目录概要................................................................2一、背景知识和介绍..................................................2二、土地储备的概念..................................................2三、各国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