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通史”的相关文档,共134条
  • 第1部分中国现代史通史概讲

    中国现代史通史概讲通史坐标通史综述史学界一般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3)“文化大革命”时期:从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一、过渡时期[史实要点]阶段时间政治、外交经济科技、...

    270 KB
  • 岳鹿通史体例(中国近现代史)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单元晚清前期(1840—1895)一、鸦片战争1.鸦片贸易和禁烟运动(1)鸦片贸易鸦片战争前.清王朝闭关自守,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中国出口的茶、丝、瓷器等货物广受欧洲各国欢迎.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逆差.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从此,烟毒肆虐,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2)禁烟运动在禁娴的呼声中.道光皇帝下决心禁烟。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赴广州...

    97 KB
  •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第02集中华先祖

    第02集中华先祖梦想,人类前行的动力。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有着最古老的文明。我们有过辉煌,也曾经历苦难,但是,梦想一直照耀我们前行。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我们在铸造新的辉煌。这是一个充满机会与梦想的时代,铭记梦归处,不忘来时路,我们将带您回到远古聆听我们祖先最古老的故事。泥河湾遗址群河北省阳原县...

    28.5 KB
  • 中国通史之开天盛世解说词

    《中国通史》之《开天盛世》【画面】西安城南骊山风光烽火及有关遗址这是位于西安临潼区城南的骊山。相传,周幽王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最后身死国灭,为天下人耻笑。骊山的故事还在继续。又过了一千年,这座山下发生的一件大事被再一次写进了历史。【士兵列队】公元713年秋天,一次盛大的讲武活动在骊山脚下举行。(所谓讲武,就是今天的阅兵)唐玄宗为的是显示军事力量,震慑朝廷内外潜在...

    30.14 KB
  • 中国通史名词解释

    1.北京人:北京猿人于1927年在北京用口店龙骨山洞穴中被发现,距今约70万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遗存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北京人体质特点,一方面,已具备人的性质另一方面,还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所以又称之为猿人。通过比较北京人的体制特征,可以说明我国及邻近地区远古人类发展的连续性。另外北京人已会制作比较粗糙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初级阶段。他们已经开始使用火,还能保留火种。北京人的文化遗物...

    219.5 KB
  • 中国通史教材建设的积极探索——评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中国通史教材建设的积极探索——评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中国高等院校的文科教材建设,涉及到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一直是教育系统和学术界备受关注的问题。最近几年,在与国际学术接轨的大背景下,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教材不断翻新,各种冠以“21世纪”、“新世纪”等标志的教材琳琅满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学的教材出版显得冷寂,尤其是缺少适用性较强的中国通史或中国古代史教材。所以...

    18.5 KB
  •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帝国组织的兴亡条件及其演变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帝国组织的兴亡条件及其演变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在历史叙述中回答当代中国人的基本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往哪里去?全文章节如下:一、农民和帝国1、帝国是暴力竞争的产物2、帝国的均衡与失衡3、官营工商业与民营工商业二、新思想与士阶层1、意识形态性的执政集团2、解释变局的努力3、被选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三、毛泽东思想1、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2、新民主主义3、...

    52.5 KB
  • 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2)

    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2)三1937年至1949年为新式中国通史编纂史上的第二重要时段.中国现代人文学科大抵都是在30年代奠基成形,本时段学术队伍与学术素养因此有明显的飞跃。受学科交叉影响,视野更为开阔是一方面,史学专业的细化与深入(如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生活史等),则为通史不断输送新的养份(尤其是考古学的发展,先秦历史的解析遂大有改观),编著进入了丰收期。更为重要的,民国建立之初一度带来的希...

    49.5 KB
  • 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1)

    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1)[摘要]20世纪新式中国通史的编纂,孕育于中西之学交相激荡的时代,每当民族危难或时局急剧转折之际,都会有新的高潮迭现。三个时期的演进,既反映出新史学多重色彩的风云际会,更是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时势趺宕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各个时期史家对时代问题的感悟及其应对。21世纪中国通史的编纂,笔者以为,还是绕不过百年通史名家苦心思考和艰难探索的基本路向。细细咀嚼诸名家学术感悟及其...

    36.5 KB
  • 中国通史编著百年回顾

    中国通史编著百年回顾[摘要]20世纪新式中国通史的编纂,孕育于中西之学交相激荡的时代,每当民族危难或时局急剧转折之际,都会有新的高潮迭现。三个时期的演进,既反映出新史学多重色彩的风云际会,更是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时势跌宕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各个时期史家对时代问题的感悟及其应对。21世纪中国通史的编纂,笔者以为,还是绕不过百年通史名家苦心思考和艰难探索的基本路向。细细咀嚼诸名家学术感悟及其编...

    77 KB
  • 中国通史《魏晋风》解说词

    《魏晋风度》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即使对于看惯杀人行刑场面的洛阳百姓也是如此。公园263年的一个夏日,在京师洛阳东面的马市刑场,洛阳百姓牵衣顿足为他送行。此前,三千太学生曾联名上书,请求以他为师想藉此豁免他的死刑,他们渴望做最后一次努力,希望曹魏权臣大将军司马昭能爱惜名士、刀下留人。太学生的请愿,没有阻止屠刀落下,这位名士陨落后,《晋书》、《世说新语》、《资治通鉴》等众多古书一次又...

    27.5 KB
  • 中国古代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模板魏晋南北朝时期

    2014年高考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必修+选修1)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合模板朝代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文化中央地方选官监察历史事件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文艺思想冶金业纺织业制瓷业民间手工业发明农学数学天文历法医学文学文字书法绘画戏曲魏晋南北朝220年到589年政治上:朝代更替频繁;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北方长期分裂战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逐渐封建化;士族制度的形成。经济上:北方(中原)经济被战乱破...

    23 KB
  • 科学通史学习总结报告

    科学通史学习总结报告本学期通过自学网络课程科学通史,感受很深,有了很大的收获,科学史,其规定性来自于“科学”和“历史”,吴国盛教授的《科学通史》讲的就是科学的发展史。历史是过去与现在借以沟通的东西。历史的本质就是沟通,一切人文科学的本质都是历史性的,因此,科学史起着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作用。人们对科学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科学史。科学史在帮助我们理解科学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通...

    15.66 KB
  •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一明清时期的政治含解析

    课时检测(十一)明清时期的政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管理财政的“三司”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宰相制度()A.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素B.在中国古代史上越来越完善C.变化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D.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解析:选A题干中反映在五代十...

    278 KB
  •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提升练十一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含解析岳麓

    阶段提升练(十一)(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山东青岛调研)在古代雅典,一个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或外邦人可以十分富有,可以购置房产,却不能购置地产。这一现象()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B.加剧阶级矛盾导致城邦混乱C.利于解决平民债务负担D.强化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解析“可以购置房产,却不能购置地产”不能体现商品经济的繁荣,故A项错误;“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或外邦人”不能...

    287 KB
  •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提升练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含解析岳麓

    阶段提升练(二)(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山东菏泽模拟)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这主要表明秦汉时期()A.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B.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C.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D.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解析材料中讲到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度,职无常守普遍存在,官员可能有职务而...

    318.5 KB
  •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的巩固与发展学案含解析人民

    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中央集权的强化二君主专制的加强1.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元朝:(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3.监察体制(1)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2)元代:人命重案由监察御...

    995 KB
  •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人民

    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过关检测(四)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衡水中学摸底)驸马都尉石保吉请求兼相印,真宗征求参知政事李沆的意见。李沆认为石保吉没有攻城作战之功,恐怕招致众人的非议,后来真宗又再三问起石保吉的事,李沆像当初那样坚持原议,此事即停止。由此反映出宋代()A.朝政混乱导致君权弱化B.中枢机构有一定约束作用C.强化了谏...

    476 KB
  •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

    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8江苏丹阳高三期中)下面是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主要反映出西汉()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5人”可知,这是小农经济的规模;表格中的支出总额超过了收入,说明农民生活比较困难,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男耕女织,B项错误;材料反映...

    580.5 KB
  •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四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含解析

    单元检测(四)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日照一模)宋真宗(997~1022年在位)说:“群臣敢言者,亦甚难得,其言可用,则用之,不可用,置之。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这有利于()A.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B.激发文人的责任担当意识C.革除前代武人乱政的时弊D.提高官员的政治文化素质解析:选B官员的建言,不能根本上约束皇权的至高无上权威,故A项错误;“若必...

    700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