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与史记《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
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说傅乐成(19221984)字力更,号秀实,傅斯年之侄。聊城市(今聊城市东昌府区)人。出名史学家。幼读私塾。下面是小学我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说,供大家参考!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说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切当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概括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浩瀚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
什么是科学史1【单选题】“科学”是由()对西方语言的翻译。A、B、C、D、2【单选题】现代汉语中学术术语()来自于日译汉语。A、B、C、D、3【单选题】我们对科学进行分类时采用的“家族相似”的观点是由()提出的。A、B、C、D、4【单选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被称为()知识。A、B、C、D、5【多选题】“历史”的两阶分别是()。A、B、C、D、6【判断题】“一阶历史”和“二阶历史”是相互...
《五代史志》与典制体通史的纂修《五代史志》与典制体通史的纂修:未知内容提要在纪传体“正史”中设立书志始于《史记》,《汉书》继之,至唐修《五代史志》,更标志着“正史”书志的发展趋于成熟和完善。《五代史志》主要反映了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代典章制度的演变。同时在典制的叙述中,史家提出了对历史问题与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客观反映历史发展的新趋势,深入探讨经济政策与朝代兴亡之关系,重视揭露封建社会刑法...
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的中国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民族危机加深与中国人民的探索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1辛亥革命的背景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3思想解放的潮流康有为的思想主张4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5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对妇女的性别歧视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东北名校联考)1894年7月,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连续报道:《清国商人归国》(11日)、《袁世凯归国》(2...
专题十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考点一民主法制建设、“一国两制”与外交成就一、民主、法制走向健全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文革后党和人民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不久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2民主制度...
周谷城《中国通史》在历史编纂学上的成就(1)【内容提要】周谷城《中国通史》力图写出完整统一的中国历史,从体裁的确定到资料的取舍、文字的表述、篇章节的安排,都贯穿着这一撰述宗旨。其结构严谨,观点鲜明,自成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的“通史家风”。【摘要题】史学史研究【关键词】周谷城/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编纂【正文】20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积极倡导以进化史观为指导重新撰写中国...
科学通史学习总结报告本学期通过自学网络课程科学通史,感受很深,有了很大的收获,科学史,其规定性来自于“科学”和“历史”,吴国盛教授的《科学通史》讲的就是科学的发展史。历史是过去与现在借以沟通的东西。历史的本质就是沟通,一切人文科学的本质都是历史性的,因此,科学史起着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作用。人们对科学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科学史。科学史在帮助我们理解科学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通...
课时2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考纲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俄国农奴制改革*。(5)日本明治维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素养解读时空观念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英美代议制完善,法德代议制确立及发展,最终确立资...
单元小卷(八)1.B[解析]A项表述不是这些变化的反映,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扶清灭洋”“五九国耻”“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得出这些变化反映了国人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至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始终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故D项错误。2.D[解析]材料“拥护农民获得土地之争斗”,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导致国民党右派破坏国共合作关系...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pdf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资料整理中国政治制度史资料整理二、简答题1、课程地位所谓政治制度是指人类组织发展到国家阶段以后,从事政治活动的组织、框架,以及政治游戏的规则和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政治制度史就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与运行的内在理路。制度史不是史料的简单罗列。也不是官制变化的单线条描述,它是我们对于过去制度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层现出历史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寓国家本质...
门阀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史料总结201411204姚大伟(中国近现代史)对魏晋门阀制度的理解与梳理前秦的统一376年——淝水之战(383年)淝水之战后,姚苌回关陇,羌族反秦。“慕容垂擅兵河北,泓、冲寇逼京师,丁零杂虏,跋扈关、洛,州郡奸豪,所在风扇,王纲弛绝,人怀利己”。——《晋书》卷一一五《符丕载记》北魏的统一439年——瓜步之战(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423——452),先后灭掉匈奴族夏赫连氏、...
模块一第十单元单元过关测试单元过关测试(十)一、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9届北京海淀二模)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和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以上举措()A.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B.完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C.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形成中国特...
第九单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宏观把握历史时空时序|〈时空坐标〉|微观了解历史阶段特征|〈阶段特征〉一、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1.政治上: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并得到巩固;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
单元过关检测(十五)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山西部分学校摸底)1945年9月,美、英、苏、法等国外交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这表明()A.意识形态的差异起决定作用B.国家利益的分歧影响国际关系C.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
标题:中国医学通史现代卷四现代医学的发展发信站:瀚海星云(2007年12月25日13:29:58星期二),站内信件WWWPOST第四章现代医学的发展第一节基础医学基础医学BasicMedicalSciences亦称临床(医学)前期学科PreclinicalSciences是医学教育中介于医预(学)科PremedicalSciences(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和临床医学ClinicalSciences(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之间的各学科,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1)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1)PDF版本下载花纹中以三角、条形和方格的几何形花纹为最多;比较突出的是动物如鱼、鹿、人面形等等的形象,这些形象都很真实。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祖先已经能够入地观察事物内部的特质,抓住特点而不失原形地表现它们的形象。而且在取材方面也不是盲无目的地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周围自然界与他们生活相密切联系的事物中所摄取的,这就十足地表现出了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