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合测评(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机物是有生命的物质B.有机物只能由动植物体内产生,不能用人工方法合成C.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D.在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还含有氧元素、氮元素、卤素、硫元素等解析有机物必须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可以含其他元素。答案D...
专题综合测评(一)(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CH4,是我国能源新希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页岩气属于新能源,子孙万代可长久开采B.处理后的页岩气作为能源比煤作为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大C.甲烷完全燃烧过程中,C—H键断裂而释放出热能D.利用甲烷、氧气、稀硫酸可设计燃料电池解析选项A,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天然气,天然气属...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知道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知识梳理]一、焓变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1.焓和焓变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单位:kJmol-1,符号...
第4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理解并掌握电解饱和食盐水、电镀、电解精炼铜、电冶金的原理,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2.学会电解的有关计算。[知识梳理]1.电解饱和食盐水(1)通电前,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离子:Na+、Cl-、H+、OH-。通电时Na+、H+移向阴极,H+放电,Cl-、OH-移向阳极,Cl-放电。电极反应式为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2H++2e-===H2↑(还原反应);因H+...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知识梳理]一、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1.实质: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2.特征:既有物质变化,又伴有能量变化;能量转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二、焓变反应热1.焓与焓变2.反应热和焓变的关系反应热焓变含义...
章末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molNaOH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解析A中电解池的阴极应发生还原反应;B中用惰性电极...
SectionⅢ—UsingLanguage,SummingUpLearningTip一、选词填空bargainmarrythatdeserveoneafteranother1—Hewasgivenafreefive-daytriptoHainan.—Heitsincehehasworkedsohard.答案deserves2—Yourdressisquitebeautifulonyou.—Thankyou.Igotitwhenitwasonsale.Itwasreallya.答案bargain3Thetwoboyslooksomuchalikenoonecantellthemapart.答案that4Thesoldierjumpedintothewaterandsavedthechildren.答案oneafteranother5Thegir...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一、给下列汉字注音。二、读拼音,写词语。wūyāzhùzháilǎohǔtáiwān()()()()hǎixiábānmǎshénhuàqínglǎng()()()()三、观察图片,再回答问题。四、我会查字典。生字应查的部首除部首外的笔画数读音猴胸祖五、词语接龙。六、用“○”把不是同类的词语圈出来。七、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跋()涉()餐风()()水()山()赏心()()八、根据儿歌...
第13课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建国初期《中国建设》杂志刊登了许多外国读者的反馈。一位印尼读者表示“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在人民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和平和繁荣”。一位印度读者写道“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平等地享有全部自由,还享有自由的区域去实现进步和繁荣。”这些反馈直接表明外国读者A.赞赏新中国的民族政策B.讴歌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认识到爱国统一战线的优越性...
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作出的重大调整是()A.设立军机处B.设置枢密院C.实行一省制D.废除宰相制度2.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内阁B.军机处C.三司D.中书省3.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
单元检测卷(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是“我国某沿海地下水位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A.该地的地下水已枯竭B.井水位多年保持不变C.由于机井过度抽取,形成地下水漏斗区D.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位迅速恢复2.该地保护地下水水质可行的做法是()A.进行人工回灌B.禁止开采地下水C.多打机井D.将海水直接灌入答案1.C2.A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图示体现了因机井过度抽取...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学习目标]1.掌握自然灾害的分类、特征及危害。2.以我国的洪涝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一、认识洪水和洪灾1.自然灾害概念: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2.常见灾种3.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4.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形成洪灾。5.自然灾害危害: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正...
课时2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洋流概况及其分布规律1.洋流(1)概念: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3)分类2.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3)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时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阅读示意图,了解大气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1)干洁空气①氮:含量最多,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氧:含量次多,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③二氧化碳④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1课时气象灾害学考要求世界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一、干旱与洪涝1.气象灾害的概念:指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2.干旱(1)概念: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2)危害:干旱可导致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而严重干旱可使河流、水塘甚至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导致局部地区的社会动荡。(3)分布:全球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季风气候区,是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3.洪涝(1)洪水灾害:指由...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的概念、主要环节,掌握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说明全球定位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工作特点,掌握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程标准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习目标1.能够让学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2.通过对日本和英国的比较,让学生初步掌握比较两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3.通过对我国三大自然区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区域差异的成因。[基础知识梳理]一、区域差异1.成因: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
章末总结第二节教材P9活动探究1.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畔,有五大湖和大西洋庞大、便利而廉价的水运和丰富的水源,在它的附近有五大湖西部大量的铁矿和阿巴拉契亚山区丰富的煤矿。2.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开发规模小,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1837年宾夕法尼亚运河建成,1851年铁路的开通,该地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通过...
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下列对各类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必须通过环境管理才能有效地解决B.只要发展技术,最终便能解决环境问题C.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国际协作和群众的积极参与D.单靠政府的约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解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单靠技术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还必须通过环境管理和公众的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懣硯涛镕頃赎巯驂...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课时过关•能力提升读“某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第1~2题。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南方区。第2题,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不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