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政治系列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分数_____(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国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这表明①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②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③弘...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政治系列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分数_____(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四库全书》系统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丛书,内容涵盖甚广,包括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医学等,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其文化价值表现在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
Module1FeelingsandimpressionsUnit1I.单词1.______u.有.......的气味;闻;见气味2.____________adj.软的;柔软的3.adj.酸的;馊的4.n.小甜饼;曲奇饼5.n上匕萨饼6.adj.令人愉快的;可爱的7..adj.做完的8.n.尝试;努力9._n.馅饼;派10.u.听起来;令人觉得11.n.盐;食盐12.n.果酱13._prep用于;(表示持续时间)达14._n.最喜欢的人或事15.n耳朵短语16.尝起来不错17.在顶上18.闻起来很新鲜19.有点儿20.尝一尝;试试看皿•句子21....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3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读图,回答1~2题。1.图中O地()A.位于晨线上B.位于昏线上C.当地时间为16时D.当地时间为18时2.图中C地的地方时为()A.2时B.8时C.10时D.12时【答案】1.A2.C【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O点位于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晨线上,当地地方时为6时,故A项正确。第2题,O点地方时为6时,C点位于其东侧...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总结知识要点一: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详解】一、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列各图)4.陆...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3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19河北唐山一中模拟)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读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回答1~2题。1.水资源总量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非洲B.亚洲大洋洲C.南美洲欧洲D.南美洲大洋洲2.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B.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不均C.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D.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答案】1.B2.A【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最少的是大洋洲。第2题,造...
3.1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湖泊水2.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A.珠江B.塔里木河C.松花江D.长江【答案】1.C2.B【解析】该河径流量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水源应为冰雪融水,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3~6题。3.①②③⑥环节依次表示()A.蒸发、...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总结知识要点一:大气受热过程和逆温【知识详解】1.大气的受热过程2.大气保温作用实例(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原理:温室大棚阻挡部分地面辐射逸出,将热量保留在温室内。(3)深秋利用人造烟雾防霜冻——原理:烟雾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1)高海...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3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期中)北京市某校园停车坪的地面原先铺设普通水泥砖,改造后地面铺设草坪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改造前,该停车坪白天近地面气温明显较高,原因是普通水泥砖A.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B.释放的长波辐射较少C.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D.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2.改造后,该停车坪对水...
2.3常见的天气系统(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期中)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据此回答1~2题。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反气旋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中所描述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2.2气压带和风带(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月考)读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1.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A.北半球低纬环流B.南半球中纬环流C.北半球中纬环流D.南半球高纬环流2.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答案】1.C2.A【解析】第1题,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此图为北半球中纬环流。第2题,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学年月考)雾霾(mái)天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目前中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雾霾天气几乎常态化。下图甲是我国某地雾霾天气前后对比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雾霾天气对大气的受热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雾霾天气会使图乙中的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①B.③C.④D.⑤【答案】1...
课时分层作业(十七)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1•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元素的重要来源(洗涤剂中常含有三聚磷酸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磷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其原因是()A.使水体酸度大大增加,腐蚀桥梁、闸门等设备B.磷酸根进入水体,形成多种不溶性的磷酸盐,再吸附杂质,使河床抬高造成水患C.浮游生物得到养分,大量繁殖,死亡后腐败耗尽水中氧,使水质恶化D.磷酸盐有毒、致癌,不能...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人口净迁移率=×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读叙利亚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关于叙利亚的人口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主要是经济因素引起的②主要是战争因素引起的③以向远距离国家迁移为主④给周边地区带来环境、治安等压力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2.图示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其主要制约条件有①气候干旱②科技落后③地...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下图示意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分析,人口自然增长数量A.德国大于英国B.印度小于尼日利亚C.美国大于法国D.中国小于巴基斯坦2.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A.领土面积更大B.经济发展水平更高C.人口总数更少D.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答案】1.C2.A【解析】...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下图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推测甲国近期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A.老龄化加速,要适时提前开展应对老龄化的行动B.青少年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为保证社会稳定C.积极应对正在消失的人...
高一历史同步测试(4)A高一历史同步测试(4)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发生重要转变的是()A.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B.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C.制造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