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刑事案件庭前会议的若干规定(试行)发布时间:2014-5-2216:54:18--------------------------------------------------------------------------------一、总则第一条为正确适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关于庭前会议的规定,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庭前会议的任务:提高庭审效率,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司法公信力,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第三条在开庭以前,人民法院对与审判有关的程...
浅析中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创新和完善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庭前证据交换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最高院规定人民法院可在庭前交换证据,但不要求必须交换证据,故此项规定不属于法律的强制范畴,而当事人不申请交换证据,交换后又提出新证据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实践中,各地法院庭前证据交换已远远走在最高院规定的前面,这种庭前证据交换的方式,为各地法院改革其原有的可逆性审理结...
新民事诉讼法关于庭前准备之若干程序规定的解释适用根据从立案到开庭审理前我国民事诉讼流程的基本结构及不同阶段,可以把新民诉法所规定与庭前准备相关的内容划分为若干前后关联的程序操作或诉讼行为。从程序法解释论的角度,对新民诉法中有关这些准备活动的条文在司法实务中应当如何解释适用展开较详细的分析讨论。涉及的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与督促程序的相互转化、先行调解的实施、应诉管辖与法院移送的关系、庭前...
庭前会议制度适用探析庭前会议制度适用探析:陈滢珂摘要新《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确立了庭前会议的法律基础,而随后出台的两高的司法解释仅做出初步规定,过于粗疏不足以指导司法实践,各地为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争相制定了实施细则。实践中,由于上位法语焉不详乃至实践经验的稀缺,诸如庭前会议的启动、参与人、效力等关键性问题,常出现各地规避难题,或只着眼于当地实践需要,制定出相异甚至矛盾之规则的现象。本文在大量考察...
军阀末路:张宗昌被杀的庭前幕后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时局动荡,有很多小人物抓住机会乘势而起,成一时之威风,而张宗昌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不过这位将军的名声实在令人啼笑皆非,他被当作是祸国殃民的军阀典范,民间称其为“狗肉将军”[1]、“混世魔王”,亦流传不少关于他的笑话,这个人就是张宗昌。三起三落的“不倒翁”张宗昌于1881年出生,字效坤,山东掖县人掖县,也就是今天的莱州。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张宗昌赴...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庭前调解的指导意见(试行)(二00六年十月十一日)第一条为充分发挥庭前调解工作在解决民事纠纷中的作用,规范庭前调解活动,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实现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制定本意见。第二条本意见所称的庭前调解是指人民法院根据自愿、合法原则对依法受理的民事案件从立案后到开庭审理前所主持的调解。第三条庭前调解应...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的意见(试行来源:runner.xu:日期:2007-10-18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成都铁路运输两级法院:现将《关于规范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的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希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本院报告。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的意见(试行)2005年12月9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次会议通过为规范庭前证据交换工作,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