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立法模式研究王琳摘要目前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公共利益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三种:概括式、列举式、模糊式。立法机关应当借鉴《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经验,通过概括、列举、加排除的立法模式,对土地征收中的公益用地事项做出比较清晰的规定。关键词公共利益概括式列举式模糊式:D922.3文献标识码:A:1009-0592(2009)09-349-01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针对宪法原第十条第3...
《商标法》第四条与其他商标禁注条款的适用研究摘要:《商标法》于2019年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其中第四条新增的“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引起了学界热议。此次修法是为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大量以傍名牌为目的的恶意申请和为转让牟利而大量囤积商标的现象,为规制恶意申请注册商标行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上位法依据。在以往的法律实践中,有关部门曾利用《商标法》“不正当手段”“在先权利”等条款对类似...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产品责任险条款一,责任范围在本保险有效期内,由于被保险人所生产,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在承保区域内发生事故,造成使用,消费或操作该产品或商品的人或其他任何人的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负责时,本公司根据本保险单的规定,在约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对被保险人应付索赔人的诉讼费用以及经本公司书面同意负责的诉讼及其他费用,本公司亦负责赔偿,但本项费用与责任赔偿金额之和...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可编辑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欢迎您的下载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产品责任险条款2019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责任范围在本保险有效期内,由于被保险人所生产、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在承保区域内发生事故,造成使用、消费或操作该产品或商品的人或其他任何...
2021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产品责任险条款【合同】一、责任范围在本保险有效期内,由于被保险人所生产、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在承保区域内发生事故,造成使用、消费或操作该产品或商品的人或其他任何人的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负责时,本公司根据本保险单的规定,在约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对被保险人应付索赔人的诉讼费用以及经本公司书面同意负责的诉讼及其他费用,本公司亦负责赔偿,但本项费...
2021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终身保险条款【合同】保险合同构成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单及其所载条款、声明、批注、以及和本合同有关的投保单、复效申请书、体检报告书及其他约定书共同构成。投保条件第二条凡十六周岁以上五十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或劳动的人,可作为被保险人参加本保险。第三条被保险人或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的人,均可作为投保人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投保本保险。保险合...
《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修订条款一、关于《实施细则(试行)》第十四条1.增加第(六)项:根据司法行政机关提出的脱管不计入矫正期限的建议及时依法作出决定。2.原第(六)项改为第(七)项,并修改为:“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做好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工作,可以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回访考察。”3.原第(七)项改为第(八)项,原第(八)项改为第(九)项。二、关于《实施细则(...
.二十二、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审要点评审方法查阅资料访谈与追踪的》、版)2010(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设施合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部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4.要求,满足医院功能任务要求。4.22.1.1血液透合规析室设置符范。【C】血液透析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1、的诊疗科目。《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2按照准》的各项要求设置。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3、照《...
建筑工程合同(含FIDIC)条款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合同法律关系是指合同法律规范调整的当事人在民事流传过程中形成的(C)关系。A、债权人与债务人B、代理人与被代理人C、权利与义务D、法人与自然人2、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指挥失误,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建设单位应当要求(A)赔偿。A、施工企业B、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C、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D、具体的施工人员3.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是(D)...
浅析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中的“仓至仓”条款浅析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中的“仓至仓”条款维普资讯xxxx科技信息。高校讲 ̄20SINCCEE&TCNOYIFRTONEHOLGOMAIN2008年第13期浅析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中的“仓至仓”条款沈仲平(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湖南湘潭至仓条款是海上货运保险中的责任起讫条款,文首先介绍了该条款的定义、仓本法律渊源、用时的另外,适然后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仓至仓条款...
合同审查之违约责任条款合同审查之违约责任条款张剑飞;李胜春【期刊名称】《法制与社会》【年(卷),期】2010(000)031【摘要】现代经济交往当中,合同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一种交易方式,正是由于合同的广泛使用,就有了对合同审查的需要.而在合同审查当中,一项最重要的条款即违约责任条款,又该如何正确选择适当违约责任救济措施呢?这便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违约金与损害赔偿责任究竟哪个更能保障守约一方权益,更有利于合同目的的最终...
谐波电流标准附录C.7条款对吸尘器检测的影响扈罗全(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苏州215104)摘要:分析了IEC谐波电流标准C.7条款给出的真空吸尘器谐波电流型式试验的测试条件。针对非连续可调吸尘器产品,以及触发角无法达到90°附近产品的谐波电流检测,提供了对该类产品提高测试结果合理性的措施。1标准中测试条件条款分析标准IEC61000-3-2:2005附录条款C.7针对真空吸尘器规定了其测试条件。按照IEC60335-2-2的规定[1],将空...
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规范分析论文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亮点之一是人权“入宪”[2],突出了人权在国家生活中的价值与功能,使人权从一般的政治原则转变为统一的法律概念和宪法原则,预示着国家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在新中国宪法史上,人权第一次出现在宪法文本上,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3].同时,将“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给宪法实践,尤其是宪法解释学带来了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修宪社会效果的体现需要借...
我国宪法典公民权利条款分析论文「内容提要」我国宪法典公民权利条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体系化、话语结构和立宪思维方式上。权利条款修正时,应该着眼于权利体系的完备性、权利主体的普遍性、话语结构的科学性、立宪思维的现代性。与时俱进、与世界同行,完备的公民基本权利体系应由九个部分组成:权利普遍性原则、平等权、生命权和人身自由、财产权、精神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特殊人群的权利、救济权。「关...
关于宪法规定中程序性条款(1)【中文摘要】本文将宪法中的程序性条款分为弹性程序条款和羁束程序条款两大类,具体包括总则性的“程序正义”条款,国家机构及其负责人的产生程序,权力运行程序,宪法监督程序,宪法修改程序。宪法中的程序性条款规定是宪法精神以及权利实现的保障。我国1982年宪法在赋予公民实体权利方面较过去有巨大的进步,但程序性条款数量过少,规定粗疏,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直接影响到宪法的实施...
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条款、条件(非消费者客户适用,不包括港澳台)---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合同协议Contract2020年月日1.定义卖方指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买方指卖方报价单或发票所列向卖方购买产品和/或服务的一方。销售合同指卖方向买方出售产品和/或服务的合同,本条款与条件构成该销售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合同成立销售合同在买方接受卖方报价单后方告成...
2010年国家标准馆无锡分馆预付费用户服务协议为诚信协助企业解决设计、制造、检测过程中“查询标准难、订购标准难、执行现行有效性标准难”等现实性问题,本馆和中国无锡标准服务网向用户介绍以下服务:一、标准网信息服务(电话:0510-82803677、82801365)(2009-12-28版)1、综合承办服务中国无锡标准服务网wwstdwx.org,国内外标准订购/下载。2、代客开通正版中国标准在线服务网wwgb168,打印最新GB版权国家标准...
试论价格条款缺失对合同成立的影响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合同中没有拟定价格或者确定价格方法的条款在贸易实践中经常发生,传统理论主张的价格条款是合同成立的有效要件的观点也随之放松,尽管有学者认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CISG)的第14条与第55条存在“冲突”,但实际上并不存在适用上的矛盾;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立法趋势也表明价格条款的缺失并不影响合同的有效成立,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亦如...
合同审查之违约责任条款LegalSystemAndSociety圈溺鬻覆覆翟蜜蕊圈隧豢i:.三呈!!竺!!里!圭!f叁垒!圭塾垒合周审查之违约责任葵款张剑飞李胜春摘要现代经济交往当中,合同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一种交易方式,正是由于合同的广泛使用,就有了对合同审查的需要。而在合同审查-3中,一项最重要的条款即违约责任条款,又该如何正确选择适当违约责任救济措施呢?这便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违约金与损害赔偿责任究竟哪个更能保障守约一方...
关于《劳动合同法》中竞业禁止条款的完善思考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竞业禁止作为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所采用。但这一制度在保护用人单位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者的择业自由权乃至生存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该法首次在法律中规定了竞业禁止的内容,但这些条款过于原则,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由此产生了大量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