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书法水平真相虽说唐太宗的书法水平在历代君主中不是最好的,但其学习精神应该是最严肃的了。而且由于他的偏爱和推动,王羲之书圣的地位从那时候确立了。本文尝试从一则相当著名的书法学习故事来探究书法的学习,以及唐太宗的书法水平。故事记载于《宣和书谱》:太宗乃以书师世南。然尝患“戈”脚不工,偶作“戬”字,随空落其“戈”,令世南足之,以示魏徵。徵曰:“今窥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翻译成白话文:唐太宗跟...
唐太宗用人及纳谏的故事谁有本事就用谁有一次,唐太宗要给功臣们封官赐爵。他让人宣读事先写好的名单,并且说:“有不合适的,请提出来吧。”唐太宗的叔父李神通打了许多仗,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可一听名单上把自己排在后面,就不服气地大声说:“当初,我首先起兵响应您,东征西杀。可您怎么把我排在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后面了?他们有什么功劳?不过就是舞文弄墨,要不就写写划划嘛!”唐太宗笑了,说:“叔父虽然首...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最荒唐的隐情一次偶然的金星昼现为何让见过大世面的唐太宗必欲置人于死地呢?其实早在一年前,也就是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的六月一日与三日,太白金星曾两次于白昼出现,而这次金星的出现却让尚为秦王的李世民濒临生死抉择。红潮网摘编自《广州日报》2012-04-04第B4版,作者:汪瑶,原题:金星昼现促使李世民发动政变金星又称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在古代它是一颗让人恐惧的行星,当它出现在不...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学说明本课选取中国封建社会中期著名历史人物——唐太宗为典型,从政治统治思想与方略、经济措施、民族与对外政策、个人修养和为君素质等多个视角,全方位讲述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会一代明君的为君之法和治国之道。学生通过对书籍的阅读或影视的欣赏,早已对唐太宗有“即定印象”,课堂教学犹如“经典再拍”,不可能在“新异”上吸引学生,惟有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刻画和人物的重新定格,以理明...
承乾者,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有人认为“承乾”二字虽为宫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时却有着无比深意,是以“承乾”一名当为唐高祖李渊为这个嫡孙亲赐。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武德五年,李世民将妻子的侄子、长孙炽之孙长孙家庆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武德七年,李承乾徙封...
所谓的天之骄子,指的就是唐高宗李治这样的天潢贵胄。李治的出生并不平凡。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千载可称,一人而已”的唐太宗,母亲是“贤哉长孙,母仪何伟”的文德皇后,更是因为他的甫一降世就让父亲欣喜万分,有幸在这一天出生的人都因此得到了赏赐,随后唐太宗又摆宴大宴群臣。甚至据说就在李治出生三天后的“洗三朝”时,长孙皇后将当年丈夫从晋阳宫中得来的玉龙子与缀满珍珠的襁褓一并赐给了这个小儿子。从此,这...
唐太宗为美化玄武门之变要求史官删改国史皇权真正被限制了吗?在皇权运作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体统,同时也是为了保障皇权的顺利运行,要求皇权须遵循国家现行体制的规范,维护现有的政治秩序。皇权之所以能够受这种限制,正是自身的运行机制和保障皇权的目的所要求的。皇权在运作过程中,常用对“后事”的担忧而能自觉地接受来自国家体制中的制约。我们所谓的“后事”有两层意思。一是顾虑身后江山社稷的前途,再则是身后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