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陈式太极拳的外三合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所谓负阴抱阳主要说的是“合”字。陈式太极拳要求明其阳而注其阴,知其开而注其合,“合”指的是太极拳的每一动作必须在合(阴)中寓开、开(阳)中寓合中运行。其气势开者其大无外,合者其小无内。拳势中只有合得住,才能蓄得足、开得开。陈式太极拳的外三合尤能体现此意。要知“三合”,须明“三节’。陈式太极拳将人体按其特点分为三节。整体分之,头...
古朴、典雅的——原始太极拳□杨德川此文发表在《武魂》2009年第4期现传自北京白云观的原始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拳种,它与现在社会上流传的由万籁声所传的原式太极拳从体系和拳架上截然不同。此拳据传为轩辕黄帝看到蛇雀相斗所创,后经历代道内真人、祖师的不断完善而形成。此拳过去一直在道家内部传承,直到清朝末年才被曾为清末重臣李鸿章保镖的峨眉道人高虎臣,从四川青城山带到北京,并逐步从道内传向世俗。我的老师(启泽散...
陈照丕晚年太极拳见解(手抄本)[原著:陈照丕纯刚无柔不是太极拳,是硬手。纯柔无刚也不是太极拳,是软手。这样都不能学推手,非得练一,二年的好功夫,,练得一分柔九分刚才能学推手。怎样知道他有一分柔九分刚的表现?一阴九阳跟头棍,,他有一分肉九分刚与人推手就会栽给头,没有还手之力,这样表现就知道他有九分刚一分柔。再练一层功夫,就会练到二分柔八分刚,怎么知道他练到二分柔八分刚呢/二阴八阳是散手。因为他练到...
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大师陈照丕(绩甫)的手抄秘籍(陈家沟流传)一,太极拳发明的源流有人说太极拳发明于张三丰.这是毫无根据的,请问张三丰是何时何代人?是何省何县何村人?他的子孙们叫什么名字?在社会上何人练的是张三丰发明的太极拳?据我所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只有四大家:即陈,杨,吴,孙式.陈式太极拳发明于洪武七年,余始祖陈卜公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村,陈沟背负一岭,名为青风岭,彼时岭上藏匪甚多,打...
陈氏太极拳腰裆劲、缠丝劲、腹式逆呼吸的练法腰裆劲是腰、胯联合发出的劲。太极拳的四肢和躯干的动作,以腰为轴心,即所谓“主宰于腰”。而腰的轴心是腰脊,腰脊“命门穴”(前对脐。所谓丹田,即在脐内和命门穴之处)是全身的重心所在,起到调节全身平衡的作用,也是人体爆发力的。腰脊控制着腰的松沉直竖和左旋右转,并使腰的旋转幅度合乎生理上、技击上的要求。练拳和推手都应时刻注意腰脊命门穴的枢纽作用。腰部的左旋右转,...
《杨澄甫传太极拳式歌诀》是杨澄甫传下来的手抄本目前在已公布杨家传的太极拳经、歌诀中尚未见到。我父亲赵斌在1992年著《杨氏太极拳正宗》(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定名《杨氏太极拳真传》由北京体育大学改版发行)中首次披露,共37首歌诀。在正式出版时,只对原抄本个别生僻怪别字做了修改,其原句原意未变。此后也有人出书援用此歌诀。《杨澄甫传太极拳式歌诀》是杨澄甫传下来的手抄本目前在已公布杨家传的太极拳经、歌诀中尚...
学练太极拳应该是善养浩然正气太极拳属于武术学范畴,其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她是执照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所建立起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的,一门结构严谨的、能够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人们身心健康的科学。她体现了先哲依次为对生命科学的高度认识,是我们华夏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大贡献。著名的易学家潘宇延教授在《太极拳理论探源》一文中说:“探讨其理论,必须逆流而上,由流以知源。凡学过太极拳者皆有必要探讨其共同的...
吴式太极拳三十九式动作名称预备势一、起势(四动)第一动左脚横移第二动两脚平立第三动两腕前掤第四动两掌下采二、揽雀尾(八动)第一动左步七星第二动右掌打挤第三动右抱七星第四动左掌打挤第五动右掌回捋第六动右掌上挒第七动右掌反采第八动右掌前按第九动左掌前掤第十动右掌打挤第十一动左掌沉采第十二动弓步顶肘第十三动左肩打靠第十四动右掌上挒第十五动两掌回捋第十六动右掌前按三、搂膝拗步(六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5式拳谱及分动名称东振王于2014年2月13日改编第(一)段第一式起势⑴并步静立⑵左脚横移⑶两腕前掤⑷屈膝按掌第二式右揽雀尾⑴虚步抱棚⑵弓步打挤(左)⑶扣脚抹掌⑷虚步抱掤(右)⑸弓步打挤(右)⑹后坐回捋⑺弓步前掤⑻后坐托掌⑼扣脚前按第三式左单鞭(1)撤步勾手(2)马步平捋第四式提手上势⑴虚步抱掤⑵弓步打挤⑶收脚撑按第五式白鹤亮翅⑴开步举臂⑵屈膝垂肘第六式左右搂膝拗步⑴转身提按⑵左弓步搂推⑶...
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姿势要求运动离不开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动作的协调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来统一指挥的。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是历代太极拳家根据实践经验和集中群众的智慧而提出的外形和内动的要求。对初学者,应该先重形、后重意,先力求姿势正确,并在连贯复杂的动作中处处保持正确的姿势。初学者不要单纯追求进度,应把基本功筑得坚固,有利于逐步提高。姿势经过不断地检验和纠正,在整体动作中形成了动力定...
太极拳三练三不练法则太极拳有一整套成熟的理论指导整个修炼过程。可以这样说,太极拳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体系,练好太极拳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根据前辈拳论和我自己多年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三练三不练的练功法则,即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练身不练招。一、练理不练力。“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练的是大道,即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原理。太极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
太极拳内功心法秘要举例虽然太极拳爱好者都试图让自己内功深厚,从而实现我命由己不由天,延年益寿不老春的梦想,然而,因内功心法之秘要自古以来很少流传于世,所以尽管修炼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内功这个词,也一直在追求,但对什么是内功的本质,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内功修炼,却迷茫懵懂,甚至一些太极拳名师也都对之闪烁其词,模棱两可.最有意思的是,外国人也对内功的秘密感兴趣,只是他们的研究多从金庸的武侠小说来探讨,所以,他们更是隔靴...
太极拳的开合鼓荡训练摘要:外开合:内开合:内劲即是金丹,金丹又叫“灵根”,叫“圣胎”,叫“人身太极”。孙禄堂先辈把“金丹”叫“太极一气”。“人身太极”简称太极,是练武“修道”、“神情合”、“神形合”、“天人合一”所生化的产物,是通过正确修...什么叫做开、合我以为太极拳运动,原本就是一种〝开与合〞的运动、《拳经》说:〝一开一合,足尽拳术之妙。〞其将开合列为锻炼太极拳的原则和要领之首要地位,这不是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