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太极拳”的相关文档,共331条
  • 由“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看当前杨式太极拳演练中的 “柔”、“软”、“刚”

    由“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看当前杨式太极拳演练中的“柔”、“软”、“刚”发布时间:2007-08-1217:37作者:杨振铎“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是杨公澄甫遗著《太极拳练习谈》中讲的。所谓柔中寓刚,“刚”是指劲说的,“针”也是指劲说的。鉴于当前与许多人练拳只见软不见刚,有的人讲它是柔多刚少,是这样吗?如果在练拳中真是柔多了点,刚少了点。从理论上讲,这不为错,因为柔是带有韧性的。而软呢?是虚无的...

    13.5 KB
  •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1、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左右左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8、抱虎归山9、肘底看捶10、倒撵猴11、海底针12、扇通背13、斜飞势14、云手15、单鞭16、高探马17、右分左蹬脚18、转身左打虎19、回身双峰贯耳20、进步栽捶21、翻身百蛇吐信22、左右野马分鬃23、左右玉女穿棱24、上步穿掌25、单摆莲26、进步指裆锤27、上步揽雀尾28、单鞭下势29、左右金鸡独立30、退步七星31、退步跨虎32、转身...

    10.5 KB
  • 杨式太极拳的盘坐练法

    杨式太极拳的盘坐练法2009-3盘坐是启动人体先天功能的有效练法。对于太极拳来说,盘坐的作用首先是有助于把大松大柔练得更好,练拳时,上肢动作想到盘坐的松柔,下肢动作想到桩功的松沉;其二因为盘坐有心静之法,能养胆足,在推手、散手时,无论何劲何力,都不至于迷乱。盘坐相对于变化多端的拳架动作来说,显得简单,容易做到心静体松,明显提高调心、调息的质量,为太极内功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此介绍的是杨式太极拳盘坐的入...

    374 KB
  • 杨式太极拳85势动作歌诀

    杨式太极拳85势动作歌诀西安:李海水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歌诀(除去重复动作),是我在平时教拳过程中,为了大家便于记忆,抓住动作要点而随口说出的顺口溜。今天我把它整理出来,以飨广大拳友。并希望得到各位方家的不吝指导。诚如是,我将不胜感激!预备式要求头要正,顶要平,颌要收,口要闭,椎要鼓,胸要涵,背要拔,肩要沉,肘要坠,腋要虚,腹要实,指要舒,胯要坐,腰要松,膝松直,踝要松,裆要圆,趾抓地,涌泉空,除...

    28 KB
  • 杨式传统老架太极拳桩功三

    杨式传统老架太极拳桩功三式芦文卿根据杨式传统太极拳的练习要求,要想将太极拳真正练好,必须从基本功和桩功开始,如欲建高楼大厦,应先将基础打好,有了浑厚刚柔的内力,在行拳推手等技法的练习上才能得心应手,真正体悟太极功夫的内函,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为了使太极拳爱好者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有所启发,现将流传在河北永年一带的杨式传统老架太极拳的三式基础桩功及练习方法加以介绍,供太极拳爱好者参考。一、无极站桩...

    31.5 KB
  • 杨氏太极拳与陈旧革命到底

    杨氏太极拳与陈旧“革命”到底本文来源:中国国际太极拳网杨式太极拳由杨露禅所创。自清嘉庆三十五年(1820年)杨露禅赴河南怀庆府温县陈家沟学拳开始,世代承传,迄今已有180多年历史。杨露禅,名福魁,又名福同,字禄禅。祖籍直隶广平府永年县闫门寨村(今河北省永年县闫门寨村)。其祖辈移居广平府永年城南关(今永年县广平府南关)。嘉庆四年(1799年)生,自幼酷爱拳术,始学洪拳。明崇祯七年(1634年),河南温县陈家沟人...

    13.68 KB
  • 杨氏太极拳24式图谱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

    662 KB
  • 杨建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

    杨建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2013/8/122013年神凝意静,不僵不拙,自然合度,首尾一贯,一气呵成,滔滔不绝,长如江流。神凝:精神集中之意。不论练拳或打手,如精神散漫,便会全失灵气。练拳难得宏验,打手肇失败之机,皆为病之在己。故我内家以精神为第一条件第一原则。意静:头脑冷静。不可心浮气急,若此,必致四肢失灵、反应失常,伏失败之征兆。切切当心在意,置敌人于己意之完全监视中,才能置敌于己控制中。沉稳:沉稳虽为...

    19 KB
  • 杨德川《太极拳》授秘歌与《内家拳》修炼境界谈

    谈《邋遢派武功》——然真子杨德川:《太极拳》授秘歌与《内家拳》修炼境界谈!2011-01-0109:08:50|分类:《太极图》|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由唐代李道子所传的太极拳授秘歌为:“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简称“八四秘诀”,它一经传出就被太极拳界视为珍宝。笔者认为授秘歌与“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句一样,都是指的内功修炼的层次、境...

    77 KB
  • 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的六大窍要

    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的六大窍要/杨义龙高德明来源:精武->2008年第9期欣赏太极拳名家高手的演练,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美感,是一种享受。但是有一些爱好者多年来习练太极拳,武功颇深,自感架子规范、动作到位,演练起来却经不得品味。架子大者,人感其松散;拳架小者,人觉其拘紧;拳架中者,人说其平平。这是什么原因呢?评价太极拳打得怎么样,一是看技术动作规范;二是看演练水平。动作规格是看手型手法、步型、身型...

    21 KB
  • 李雅轩宗师说练太极拳不用力的道理

    李雅轩宗师说练太极拳不用力的道理发布时间:2008-11-0710:58凡做任何事,一切都要有魄力,有力量,则一切事才能迎刃而解,这是而练太极拳为什么要说不用力,其理安在哉?太极拳说不用力者,是说不用明力,如用明力被对方早知,使对方有备明力则是以筋骨肌肉之力为之,这种力虽大而变化不快,在打斗方面不够说太极拳不用力,是不用这种以筋骨为主的明力。然而是要用以气、化极快,可以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练这种以神为主的力量...

    16 KB
  • 杭州陈式太极拳 心气下沉探讨

    杭州陈式太极拳心气下沉探讨http://blog.sina.com.cn/s/blog_b1eb932e01015zfd.html我们一开始学拳没有心气的感觉,慢慢地它开始产生了,它产生后需要由一个稳定和变强大的过程。问题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不得法的话有些人打拳就伤身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平稳地把他度过去,之后它就变成了虚心实腹、档劲、缠丝劲、爆发力。如何度过去?1;练拳前放松四肢来回走动,把身上淤积的气弄散。2;打拳时不要为了打得威猛些而手上带劲...

    376 KB
  • 怎样才能学好太极拳

    怎样才能学好、练好太极拳。(1)学习太极拳必须树立坚强的决心与信心。有的人认为太极拳很复杂又深奥很难学。其实太极拳柔和轻松,每个人均可练好太极拳,练太极拳又安全、简便,任何场地、任何年龄、任何体质、体型的人,只要下决心树立一定要学好的信心。每天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太极拳的套路逐个动作,分动的学练,学会一个动作之后再学第二个动作,这样认真持久的坚持每天勤学多练,经过1—3个月的时间摸清了太极拳的基本规律...

    51.5 KB
  • 我所知太极拳传人石明的真功夫

    我所知太极拳传人石明的真功夫(原创)(2010-04-2312:11:13)石明是汪永泉的徒孙,师从朱怀远,也得到过汪永泉的指导,关于他的功夫,有各种各样的看法。认为是假的不在少数,就是他的师兄弟,说起他来也不一定是夸赞。人嘴两张皮,俗话说:哪个人后不说人。石明打从带了徒弟以后,从不再轻易与外人推手,这也就使外人对他的功夫有种种的推测。这也是难免的,人人都有从自己的认知来评判的权力。因我与他在一起玩过,对他的功夫还...

    18 KB
  • 太极养生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要领

    太极养生_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要领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北京迈凯奇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智慧,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

    46.36 KB
  • 太极拳真传唯一太极心法

    太极拳真传唯一太极心法***太极心法***作者:高人肢体力向六面整体浑圆力过度,共分六步:第一步:肢体力(局部力)目的是为了松开肩关节,练出小臂的松沉力:出手时,整个手臂如同一根铁链鞭。上肢不用力,但也不可打软,《内功经》上叫“气调而匀,劲松而紧”,“松肩以出劲”,是说出劲之时,肩井穴用极柔之意松开,劲力才能畅通无阻。只有肩关节松开,才能保证躯干产生的力量可以顺达梢节。唯有松之极才能紧之至。要用腰背的劲把手...

    542 KB
  • 太极拳教学案例

    旧县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太极拳教学案例前言:在新课标不断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把太极拳纳人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这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太极拳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其教学效果总是差强人意,难以达到如期的教学目标。究其原因,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承袭了传统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加上太极拳动作的特殊性,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其变化规律,练习...

    19 KB
  • 太极拳健身之路(上~下)

    太极拳健身之路(上)认识篇《齐鲁晚报》2009.11.16(B05版)(全运会健身专题报道之三)全运会虽已落幕,但由此带来的全民健身热潮却热度不减。本刊上两期重点介绍了冬泳健身项目,自本期开始将推出另一种深具民间基础的健身运动——太极拳。特邀专家:鞠泽鹏济南泉城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师从李恩久老师和刘成德老师研习太极拳,现担任济南洪传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秘书长。曾获1989、1990、1992年全国太极拳锦标赛太极推手65kg级三...

    222.5 KB
  • 太极拳的开合鼓荡训练

    太极拳的开合鼓荡训练摘要:外开合:内开合:内劲即是金丹,金丹又叫“灵根”,叫“圣胎”,叫“人身太极”。孙禄堂先辈把“金丹”叫“太极一气”。“人身太极”简称太极,是练武“修道”、“神情合”、“神形合”、“天人合一”所生化的产物,是通过正确修...什么叫做开、合我以为太极拳运动,原本就是一种〝开与合〞的运动、《拳经》说:〝一开一合,足尽拳术之妙。〞其将开合列为锻炼太极拳的原则和要领之首要地位,这不是偶...

    28 KB
  • 太极拳“开合、鼓荡”的释义体悟page1

    太极拳“开合、鼓荡”的释义体悟page1来源:日期:2010-1-26人气:1184标签:导读:李经梧老师说:“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若要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就是说只有会了开合鼓荡才能言懂劲,才能“引进落空合即出”。故练太极拳李经梧老师说:“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若要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就是说只有会了开合鼓荡才能言懂劲,才能“引进落空合即出”。故练太极拳讲开合,实际上练形...

    26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