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修炼纲要:一个核心太极的核心即混元,包括在混元气、混元体、混元圈、混元一粒。混元是太极之本体,太极是混合圆成之物,混元是太极之本象,太极是混合圆形运动。两个坚持持拳功合一的真传练法,坚持体用兼备的武术本义。三项原则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四条总诀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六条法则静中修,松中练,环中求,缓中运,和中行,养中长。...
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动作要领1、预备式松肩、松肘、松胯、松腕,周身自然、内外六合、顶劲要虚翎顶起,腰部放松下塌,命门自然松开,虚心实腹,意沉丹田,3-5分钟待四肢百骸感到荡然无存,气机移动时再进行起式动作,做起式动作时要注意意气的运行,心意后引时,内气由下丹田述引至后丹田,手随意动,同时后引,心意上棚时内气由命门出发,循体后督脉上行至两肩两肘两腕,然后两腕翎气虚虚上棚,形成棚劲,心意前趋劲惯指稍伸挤...
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全集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一)一、混元桩(时间为30分钟)内容:1、起式:双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两膝微屈,上身自然直立,不偏不倚;两手自然下垂,手不贴身。2、将双手慢慢抬起,至胸前呈抱球状(似两手抱住一个气球),胸部开阔(但切忌有意挺胸)、肩要放松、腋下含空,双手距胸部尺许略远,掌心向内,指尖相对,双手之间距离为二至三拳。双手五指自然微张即可。臀部微有下坐之意(似坐于高凳上),...
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一)一、混元桩(时间为30分钟)内容:1、起式:双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两膝微屈,上身自然直立,不偏不倚;两手自然下垂,手不贴身。2、将双手慢慢抬起,至胸前呈抱球状(似两手抱住一个气球),胸部开阔(但切忌有意挺胸)、肩要放松、腋下含空,双手距胸部尺许略远,掌心向内,指尖相对,双手之间距离为二至三拳。双手五指自然微张即可。臀部微有下坐之意(似坐于高凳上),背部...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说明陈小旺第一式: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足距离比肩略宽,两足尖微向外撇;两肩松开,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向前平视,面向南。要点:要求立而不挺,顶劲领起(头要正直,好象头顶有一物勿让其掉下,虚虚领起),唇轻闭,齿微合,下颏微内收,松肩(两肩有意放松,无意下沉),含胸塌腰(胸部放松,不内凹外凸,腰部放松为塌腰)使心气下降,屈膝松髋,盆骨端正。此要求,不但在预备式时,而且在整个拳套的每个动作,都必须注...
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大师陈照丕(绩甫)的手抄秘籍(陈家沟流传)一,太极拳发明的源流有人说太极拳发明于张三丰.这是毫无根据的,请问张三丰是何时何代人?是何省何县何村人?他的子孙们叫什么名字?在社会上何人练的是张三丰发明的太极拳?据我所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只有四大家:即陈,杨,吴,孙式.陈式太极拳发明于洪武七年,余始祖陈卜公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村,陈沟背负一岭,名为青风岭,彼时岭上藏匪甚多,打...
陈氏56式太极拳解说套路(王二平陈氏56式太极拳视频教程)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端正。百会穴轻轻上领,下颌微内收。舌抵上腭,胸腹放松。背部轻拔,肩臂松垂,两手垂于大腿外侧,身体上下对拉拔长。上悬下沉,中节舒松。心静体松,气沉丹田。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目视前方。一、起式:身体自然直立,左脚向左慢慢分开半步,开步时先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放松。左脚跟先离地,随之前脚掌再离地,而后轻提左...
陈立清讲太极拳的松柔和技击太极拳是我国古老拳种之一,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在对太极拳的探讨研究,基本上还处在传统的古典理论之中。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太极拳的古典理论,也将用科学原理来说明,太极拳只有纳入科学研究的轨道,才能更加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太极拳的理论本身涉及到多种科学原理,在这里,我仅用现代物理学和医学的某些原理、观点来分析陈式太极拳的松柔和技击这两个方面。太极拳理论认为,由松入柔...
------趣谈我的五一出游作者:拳友李启红女士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玩了一天本来应该是非常的累,可脑袋不配合我,偏偏不让我睡,满脑袋都是白天大家游玩的情景,历历在目,索性就起床写出来吧,写完了看还让不让我睡,我都怀疑是不是我自己的脑袋,怎么这么不知道心疼我呢首先说说今天早上出发前吧,老师说七点二十准时到元大都集合,我心想,骗谁呀,肯定又打出提前量了,估计正点出发肯定是八点钟吧,当我到了才发现,...
对太极拳的体悟——安徽苏周——2011年8月一、自序我于1986年去河南開封黄河水利学校干训处进修,荣幸地拜该校教师全广兴老师为师,全老师是陈照丕大师的弟子,教我陈式太极拳(老架)及推手,他是我走进太极拳殿堂的启蒙老师和指路人,他还指引我去河南大学从孙叔荣老师练形意八卦,博采众长,受益匪浅。1988年秋全广兴老师去世,经师伯陈克森引荐,在太极拳名师陈正雷老师的门下习拳至今,1996年12月在温县陈家沟正式拜陈正雷...
8式太极拳图解和要领提示8式太极拳图解太极八式预备式动作一:练习方法: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双掌轻贴大腿外侧,两脚并拢成并立步,头宜正直,下颏内收,口微开;精神集中,眼向前平视(图1)。动作要领:1、呼吸自然,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歪斜。2、两肩不可耸起,收腹敛臀,含胸拔背。易犯错误动作:身体前俯后仰、歪斜,挺胸、凸腹、突臀。动作二:练习方法:左脚向左轻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向前,眼向前平视(图2...
关于推动中华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837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由:关于推动中华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文化部办理提案人:龚立群主题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提案形式:个人提案内容:中华太极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它融东方哲学、武术、医学、兵学、美学...
对中国书法艺术和太极拳的比较研究(1)[摘录](2011-06-2221:32:23)转载▼标签:宋体太极拳书法艺术中国书法笔力健康心手双畅逆风行,存想铸情通神明--对中国书法艺术和太极拳的比较研究:新华网文/朱在军引言:本文通过对书法艺术和太极拳的比较研究,在汲取传统书学与武学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首次提出旋按、缠行、捻提、搭架、立架、固架、走架、存想、铸情等概念,初步构建自己的书学体系。字...
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对于没有任何学拳基础的人来说。练习太极拳就要从零开始学起,不是说练习太极拳不需要基础,而是练习太极拳的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的练习,只有学好了基础才能提高你的太极拳。一、无极桩首先将双脚分开要与肩同宽,将你的双膝微微弯曲,身体的重心放在两条腿上;将双手就到胸前微微弯曲手臂,手指呈自然装展开,手指指尖相对,手掌掌心向里呈现抱球状,两眼注视双手。姿势高低可根据体质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
练太极拳者易犯的十大弊病病例:在习拳过程中,经常发现习拳者身体不中正,东倒西歪,前俯后仰,周身别扭,初习拳者尤甚。防治:首先要做好四平,即顶平头正,肩平身正,眼平意正,心平气正。其次,为了使身体中正安舒,支撑八方,必须做好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以搂膝拗步为例,左脚在前成川字步,右肩与左胯合住,右肘与左膝合住,右手与左足合住,右脚在前相反之。外三合就好象木工在竖门窗时,为了不变...
练太极拳如何才能真正松下来(一)放松的意义及其内涵陈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奎先生特别重视放松功夫的修炼.1973年夏天先师陈照奎在他家中给我讲拳时曾说:“太极拳全过程都要松下来,要沉下来,要百分之百地放松.同时,周身节节都要松下来,要松到手指肚.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以掤劲为纲,为统帅,发劲才能淋漓潇洒,不发则已,一发则迅雷不及掩耳.”一语道透了放松与发劲的关系.太极拳,是一种顺其人体的自然状态、其自...
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卷上郑曼青释名义第一拳为兼体用益智勇之运动。太极为阴阳之母。无所不包。以之名拳。命意深矣。易曰。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阴极生阳。阳极生阴。而刚柔动静之机。无所不用其极焉。夫拳。壮者好用之以斗。斗之胜负。以视拳技之高下为决。好斗者。未有不以刚猛之力制人。迅疾之法制人。是为阳极。刚之至也。如抗之以刚。必至两败而俱伤。非高手也。彼以刚为用。我以柔化之。彼以动为攻。我以静待之。柔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