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太极拳”的相关文档,共331条
  • 如何学好陈式小架太极拳

    如何学好陈式小架太极拳关键词:朋友生活活动健康时尚移动如何学好陈式小架太极拳,首选学好起式,我们的大师学了3个月,我们的老师学了8个月,才学好。难在它是用桩功去打,在行拳过程中,保持身体动态平衡。找到中轴。提起精神,注意意领,因为初学者的骨节闭合,支撑不了自己的身体,头垂、背弯、胯余、膝软。褪下没力,带来身体紧张,产生僵硬,软瘪,所以骨节都要启开,筋要松开,肉要沉,腰以上的劲往上,腰以下的劲往下。...

    25.5 KB
  • 对初学太极拳的朋友非常有益的六点

    对初学太极拳的朋友非常有益的六篇文章一、早晨打太极一定要注意打太极拳是许多中老年朋友都喜爱的运动,它动作圆活自然,虚实分明,刚柔相济,长年坚持打太极拳的人,骨骼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身体的新陈代谢方面,都比同龄的一般人要好,即使患了一些老年病,经治疗也比一般病人恢复得快,且预后较好。不过有些晨练的中老年人对打拳中的一些细节不够注意。太极拳强调用意用气,全神贯注,所以要求“心静”。有的人...

    20.5 KB
  • 东岳太极拳二路动作名称及分动提示

    东岳太极拳二路动作名称及分动提示第一段四、搬拦捶1、转体摆掌一、太极式(起势)1、摆脚抱球2、转体摆掌1、怀抱日月2、收脚滚抱球3、提脚握拳2、旋转乾坤(一)3、上步搬捶4、踏脚栽拳3、旋转乾坤(二)4、上步拦掌5、马步按拳二、右揽雀尾5、弓步打捶6、马步分臂1、转体撑掌五、白鹤亮翅7、转体旋臂2、转体滚抱球1、转体撑掌8、弓步打拳3、弓步棚臂2、马步挑掌八、如封闭4、弓步下捋3、跟步撩掌1、转体叠掌5、弓步前挤4、虚...

    20.5 KB
  • 陈式太极拳一路式各式名称和口诀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各式名称和口诀陈式太极有渊源,王庭先祖传在前,陈鑫品三留真传,发科前辈创新拳。松活弹抖刚柔济,螺旋缠绕妙无比,动作舒展手法细,闪展腾挪无僵力。1预备式预备起式双足开,虚领顶劲呈自然,两耳听后立身正。双眼平视心气静。2金刚捣碓金刚捣碓精神敛,阴阳无偏太极现,全身缠绕螺旋劲,右拳捣碓顶精领。3揽扎衣谁人不识揽扎衣,左屈右伸最神奇,千变万化由我运,两足平踏定根基。4六封四闭六封似闭周身...

    30.5 KB
  • 陈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发布时间:2012-8-289:42:04访问次数:120次太极是阴与阳的统一同一,阴阳代表着事物的既两个互相统一又互相依存的方面。太极拳在整个运动历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阴阳”和“真假”,这在太极拳行动上表现为每个拳式都具有“开与合”、“圆与方”、“卷与放”、“虚与实”、“轻与沉”、“柔与刚”、“慢与快”,并在行动中有左右、上下、里外、大小和进退等统一同一的独特形式。这是构成太极拳的“对称平...

    23 KB
  • 陈式太极拳的八个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八个特点太极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串着“阴阳”和“虚实”,这在太极拳动作上表现为每个拳式都具有“开与合”、“圆与方”、“卷与放”、“虚与实”、“轻与沉”、“柔与刚”、“慢与快”,并在动作中有左右、上下、里外、大小和进退等对立统一的独特形式。这是构成太极拳的基本原则。太极拳不仅在外形上是独特的,而且在内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练太极拳时,首先要用意不用拙力,所以太极拳在内是意气...

    18.6 KB
  • 陈式太极拳的奥妙之处

    陈式太极拳的奥妙之处陈氏太极拳在一般人心目中,总是觉得不适于老年人,或是妇女们为了健身所作的运动,甚至有些青年人也是这样想法,以为不是正宗的太极拳,直到学习了陈氏太极拳之后,对于陈氏太极拳才有些认识,而等到练上多年入门了,才能知道其中的奥妙。一、陈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而且蓄发明显,而一般的太极拳动作速度均匀,蓄发不明显。二、陈氏太极拳是肢体呈螺旋运动及缠绕运转,它是一种缠丝劲,而一般的太...

    18.07 KB
  • 陈氏太极拳桩功练习

    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一)一、混元桩(时间为30分钟)内容:1、起式:双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两膝微屈,上身自然直立,不偏不倚;两手自然下垂,手不贴身。2、将双手慢慢抬起,至胸前呈抱球状(似两手抱住一个气球),胸部开阔(但切忌有意挺胸)、肩要放松、腋下含空,双手距胸部尺许略远,掌心向内,指尖相对,双手之间距离为二至三拳。双手五指自然微张即可。臀部微有下坐之意(似坐于高凳上),背部...

    24.5 KB
  • 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

    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一)一、混元桩(时间为30分钟)内容:1、起式:双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两膝微屈,上身自然直立,不偏不倚;两手自然下垂,手不贴身。2、将双手慢慢抬起,至胸前呈抱球状(似两手抱住一个气球),胸部开阔(但切忌有意挺胸)、肩要放松、腋下含空,双手距胸部尺许略远,掌心向内,指尖相对,双手之间距离为二至三拳。双手五指自然微张即可。臀部微有下坐之意(似坐于高凳上),背部...

    24.5 KB
  • 一个关乎太极拳生命的要领

    一个关乎太极拳生命的要领作者魏坤梁拳掌往前移动攻击对方就是发劲的开始,这几乎是所有武术的共性特点。然而太极拳却例外。陈炎林先生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里有一句话:“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惟中肯之顷疾如闪电一发便收”,就是说,太极拳攻击人是手与对方接触的瞬间才发劲的。当手没有接触到对方之前,虽然手是快速往前移动却是没有劲的;而当手接触到对方之后,手也是没有劲的;只有手接触到对方...

    13.39 KB
  • 杨式太极拳修习程序

    杨式太极拳修习程序杨式太极拳的修炼程序:站桩开合功、起式、猫行步等每式单练盘架子推手、单操亚散手散手。站桩:杨式太极拳的站桩以无极式等为入门桩法。无极桩练“松静”,内养为其桩效。因劳作习惯使人们的“身弓(脊柱)”变形,用力时局部为多,久之,则身弓变为S形,使力击打时有力无劲。为获得技击所需且合生理卫生的“身弓”、拳打脚踢时的劲力“均整”,必须对不合理的习惯进行全面否定,无极桩等是实施的...

    17 KB
  • 杨氏太极拳与陈旧革命到底

    杨氏太极拳与陈旧“革命”到底本文:中国国际太极拳网杨式太极拳由杨露禅所创。自清嘉庆三十五年(1820年)杨露禅赴河南怀庆府温县陈家沟学拳开始,世代承传,迄今已有180多年历史。杨露禅,名福魁,又名福同,字禄禅。祖籍直隶广平府永年县闫门寨村(今河北省永年县闫门寨村)。其祖辈移居广平府永年城南关(今永年县广平府南关)。嘉庆四年(1799年)生,自幼酷爱拳术,始学洪拳。明崇祯七年(1634年),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步...

    13.54 KB
  • 杨氏太极拳的“起势”练法

    杨氏太极拳的“起势”练法教授我练拳二十几年的恩师林墨根先生说:“不要小看‘起势’动作简单,其要领贯穿于整套拳架的松柔与松沉之中。”亦有练家喻“起势”乃太极拳架之母,确实言之有理。有些拳师这样说:“起势难。”说难不是说动作的姿势难,而是说起势没有动力源,因为太极拳的动,不能是自己的动,也就是说不能是配合的动。因为在起式之前没有动力源,此时手臂、胳膊是抬不起来的,抬起来了就是人为的乱动,应该是用松...

    13.5 KB
  • 杨澄浦太极拳说十要

    杨澄浦太极拳说十要1.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2.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3.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

    12 KB
  • 太极拳自学教程怎样才可以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自学教程怎样才可以练好太极拳太极拳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锻炼运动,打太极拳可以延年益寿、增强体质。但是,太极拳要练得好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健身效果。那么,怎样才可以练好太极拳呢?下面,北京迈凯奇健走专家为你简单分析。太极拳寓太极理论于拳术之中,故名为太极拳。欲练好太极拳,于理则须明无极的指导太极的含义;于拳则又需在理的指导下运动手足,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方能成功。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双修的内功拳术。通过练...

    10.8 KB
  • 太极拳中丹田内气的作用

    太极拳中丹田内气的作用朱定友丹田是宇宙的黑洞,命门是发号施令的指挥中心。阴气从丹田吸收进来,阳气从命门散发发出。黑鹰转发♂不邪的《丹田一动百鸟朝凤》就说明这个问题。常听人讲丹田提着胯走圈。练功先要问主人翁在不在,主人翁就是丹田。有主人翁在,练一遍是一遍。主人翁不在,练再多遍也只是伸胳膊撂腿儿的事儿。拳家又云:缠化转换,开合呼吸,击打跌拿,均在丹田转换一瞬间。丹田一动,全身皆松。丹田不动的时候,...

    9.69 KB
  • 太极拳腰、退、跨的训练方法

    太极拳腰、腿、胯的练习方法朱定友开裆后,骨盆增加了横向的移动距离,打拳时,开则骨盆向两边打开,合则骨盆从两侧往前包合,太极拳讲开合,所以骨盆也忙得很。松胯练习我们学练太极拳双胯必须松开,裆部撑圆。松胯哪怕松开一点点都行,不松胯或未松胯时不能使内气内劲产生。松胯的标准:双胯能下沉,裆开圆,双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过胯膝往脚上负重,胯部相对不负重;双胯随身体重心移动胯部也能适当负重,转换灵活,下盘稳...

    12.5 KB
  • 太极拳及养生作用(以)

    太极拳及养生保健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

    15 KB
  • 太极拳“定式”与“连绵不断”的关系

    太极拳“定式”与“连绵不断”的关系【中国国际太极拳网文化历史频道】一、“定式”与“连绵不断”的涵义“定式”这一概念,主要表述的是拳架演练过程中某一单式动作完成后的姿势和静止形态,它集中展现了太极拳法的总体要领。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从与它相对的另一个概念——“转动式”谈起。以“单鞭”为例,套路动作的顺序是上接前一动作“按式”,再由右转向左完成一个完整的左右荡动动作,最后两臂呈一字形“单鞭式”。...

    17 KB
  • 李德印四十八式太极拳的拳谱

    李德印四十八式太极拳的拳谱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1白鹤亮翅8斜身靠14白蛇吐信(二)2左搂膝拗步9肘底捶15拍脚伏虎(二)3左单鞭10倒卷肱16左撇身捶4左琵琶势11转身推掌17穿拳下势5捋挤势(三)12右琵琶势18独立撑掌(二)6左搬拦捶13搂膝栽捶19右单鞭7左掤捋挤按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20右云手(三)29右左分脚37虚步压掌21右左分鬃30搂膝拗步(二)38独立托掌22高探马31上步擒打39马步靠23右蹬脚32左右穿梭40转身大捋24双峰贯耳33左...

    13.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