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孙中山”的相关文档,共110条
  • 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活动策划

    ---------------------------------------------------------------范文最新推荐------------------------------------------------------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活动策划2018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下面一起看看小编相关活动策划书,欢迎阅读。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活动策划一2018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民革中央印发了《民革中央办公...

    27 KB
  • 浅谈孙中山权能分治理论

    孙中山深切认识到代议制政体的弊端:政府往往违背人浅谈孙中山权能分治理论摘要:孙中山宪政思想博大精深。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对未来的政治模式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索和探讨。在汲取学习欧美资产阶级置权分立、议会政治的原则和中国古代社会考试、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五权宪法”和“全民政治”为代表的一整套独创的理论体系“权能分・治”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基础。“权能分治”是孙...

    67 KB
  • 浅谈孙中山的政治思想

    LUOYANGNORMALUNIVERSITY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论文浅谈孙中山的政治思想院(系)名称管理科学系专业名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姓名郭家伟学号091424061指导教师郭红娟教授兀成时间2011-6-10浅谈孙中山的政治思想郭家伟(管理科学系行政管理专业学号:091424061指导老师:郭红娟教授)摘要: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生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禅精竭虑。在中国近代的革命家、政治家中,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如此热情地、全面系统地...

    47.5 KB
  • 浅谈孙中山的对日观

    [摘要]研究孙中山的对日观,对于了解孙中山思想、孙中山与日本关系以及近代中国革命进程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孙中山先生与日本之间的几次政治交易来发表笔者对于此事件及中山先的粗浅看法。[关键词]孙中山对日观政治交易评价引言孙中山在领导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曾经到过亚洲、北美和欧洲的不少国家,而与口本的关系最为密切。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神户到1924年底最后一次访口,进入口本国土共16次,累计居留...

    28.5 KB
  • 浅析毛泽东对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毛泽东对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王楠(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01)Reference: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中国共产党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一方面继承其民生经济思想的合理之处,另一方面又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实现了对其的超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一方面努力探索如何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另一方面又...

    21.38 KB
  • 浅谈孙中山的五权分立宪法思想

    浅谈孙中山的五权分立宪法思想浅谈孙中山的五权分立宪法思想摘要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他一生的奋斗中留下了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遗产。在孙中山先生的诸多先进政治构想中,五权分立则不得不提。自公元1898年的戊戌变法揭开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大幕后,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断发展和民智的日益开启,人们对于先进的政治民主的诉求不断加深。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孙中山先生在總结其在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

    22.93 KB
  • 试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

    试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论文导读:教育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关键词:孙中山,教育思想,中国近代教育教育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里,一直对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一、孙中山对封建教育的批判封建教育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孙中山主要...

    24.22 KB
  • 试论孙中山的大同伦理思想

    试论孙中山的“大同”伦理思想论文摘要:大同是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一种政治思想。也是i种最高层次的伦理设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伦理思想的最高理想就是“大同”。本文着重探讨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及其所产生的道德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论文关键词:大同自由平等博爱1“大同”的文化和渊源“大同”一词最早出现于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篇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7.5 KB
  • 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

    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摘要]专制与共和,水火不容。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的旗手,孙中山所揭橥的民主共和理念及其领导民主共和的伟大实践,揭示了中国的政治走向,为中华文明融入世界先进潮流辟开了先河。虽然由于中国的历史土壤与政治生态环境,孙中山关于民主共和思想在实践中不断调适,但百变不离其宗。孙中山的共和思想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展示了对西方民主共和“移植式”的时代效应,印烙着中土共和“试验式”的艰难步履,...

    35.88 KB
  • 中山先生之痛及其反思-孙中山知行关系学说再评析

    “中山先生之痛”及其反思:孙中山知行关系学说再评析摘要:知难行易说是孙先生自己最珍视的理论发明。引发这一哲学反思的直接原因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建国的挫折,但是其反思的深度却触及到中华民族古老的认知与行动关系信念的要害。它是在科学时代对知行关系的新认识。知行关系统辖了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孙先生的知难行易说具有潜在的理论意义,可以运用知识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的方法对其重新建构,从而有望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

    41 KB
  • 孙中山社会福利思想与近代岭南文化创新特质高等教育论文

    孙中山社会福利思想与近代岭南文化创新特质_高等教育论文摘要:近代岭南文化成为推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主角,它的创新特质有力推动了岭南地区近代化的进程。文章从孙中山社会福利思想的角度,分析近代岭南文化的创新特质,它在推动岭南地区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键词:岭南文化;创新特质;孙中山;社会福利思想一、近代岭南文化的创新性特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国门,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地方便是岭南地...

    14 KB
  • 孙中山开国纪念银币考述

    孙中山开国纪念银币考述孙像开国纪念银币,俗称小头,是民国时期流通的主要货币之一。笔者依据相关史料、实物例证,以及成色检测数据,仅对官方所制造小头的形制由来、开铸历程、图文寓意、铸造量和版式、重量与成色作如下考述。形制由来1911年12月29日,经辛亥革命后,已经光复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3月9日,临时政府财政部总长陈锦涛呈文:“窃民国肇兴,革新庶政,...

    28.84 KB
  • 孙中山家族文物海外返粤记

    孙中山家族文物海外返粤记3000多件孙中山家族文物,经过本文作者及广东省文物部门与藏品主人司徒倩女士的多次沟通,终于相继从遥远的大洋彼岸回到祖国,回到了孙中山的故乡――广东。这些文物重现了民国第一家――孙中山家族三代人的生活面貌,揭示了历史事实,见证了那些逝去而又曾温暖人间的真情。2010年6月12日,深圳l市举行了第五届文化遗产日活动。这次活动的重头戏是深圳博物馆推出的“大善之美――深圳博物馆馆藏社会捐...

    29.18 KB
  • 孙中山港口建设与港口经济思想析论

    孙中山港口建设与港口经济思想析论Reference:港口是通向广阔海洋的重要门户,也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节点,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系统提出了中国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发展规划,并将海港建设与铁路、水运、公路等水陆交通建设相连接,以期辐射带动全国经济。这是中国最早的“交通先行”和“经略海洋”的经济发展战略。Keys:孙中山;经略海洋;港口建设;港口经济;经济思想K257/K262:A:1003-854X(2013)05...

    27.51 KB
  • 法治中国构建视阈下的孙中山法治思想探究

    “法治中国”构建视阈下的孙中山法治思想探究[摘要]孙中山法治思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容十分丰富,其观点对今天构建“法治中国”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孙中山法治思想;法治中国;关系[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3一0019一03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

    30.5 KB
  • 书名孙中山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书名:孙中山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书号:978-7-300-21329-3著者:张苹张磊责任编辑:霍殿林成品:160*230页数:501纸张:70克玉龙胶装帧:平装岀版时间:2015-06-09定价:79.00元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书卖点•选取孙中山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和函电、演讲、谈话、题词,反映孙中山思想全貌;•收入多篇珍贵史料,是研究孙中山思想的必备文集。♦读者定位1、史学研究者2、历史爱好者♦人物简介孙中山—...

    100.5 KB
  •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民生史观”是孙中山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为集中和完整的体现了近代中国哲学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历史观,而这种历史观无疑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乃至社会主义性质。而“民生”恰恰成为了近百年后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的亮点。如何理解和评价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并阐述它与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层关系和重大意义,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关键词】孙中...

    34.81 KB
  • 孙中山的评价

    “国父”孙中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恐怕没有第二个人像孙中山一样产生巨大的差异。他在世时,反动派攻击他、污蔑他、通缉他,革命营垒的同志也嘲笑他为“孙大炮”,甚至背叛他,企图致他于死地。他去世后,被国民党尊为“国父”,共产党也赞扬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可谓备极哀荣。然而到了20世纪末、本世纪初,有人却骂他是“孙疯子”“革命革糟了”,更有甚者,攻击他是“卖国贼”...

    16 KB
  • 王道与霸道试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

    王道与霸道——试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大同是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一种政治思想,也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伦理设计。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岀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注:《礼记礼运...

    36 KB
  • 从同与超越孙中山与张之洞教育思想之比较

    从同与超越一一孙中山与张之洞教育思想之比较第21巷第2期2001年4月黄冈师范学院Joumalof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V0I.21NO.2ADr.2001从同与超越孙中山与张之洞教育思想之比较刘亚g-(黄冈师范学院社科部,湖北黄冈438000)摘要:张之漏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着名的人物,他们都十分重视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主张•通过对孙,张二人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孙中山在伦理道德教育,人才观,教学方法论,...

    33.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