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内涵的演变摘要: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辛亥革命前,其民族主义主要是以“驱满”和“反清”为主要特征。辛亥革命后,随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创建,其民族主义思想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以,“五族共和”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为主要内涵。到五四爱国运动时期,其民族主义思想发生很大转折,明确提出了“反帝”的口号和主张,这也是他后期民族主义思想的中心或灵魂。关键字:驱...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孙中山继承中外文明的优秀成果,受马克思的启发,结合民族实际创立了民生主义。民生主义丰富的思想内涵包括:民生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题、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民生是历史的重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以及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民生主义对我国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孙中山;民生主义;...
近十五年来国内关于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述评摘要: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孙中山一生追求的目标。近十五年来,学术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释,在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理论渊源、基本内涵、历史演变及其与当代民生建设的关系和其当代价值等方面都有不少研究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述评,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入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关键词: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述评...
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中山陵主要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陵墓坐北朝南,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中山陵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
孙中山与中国现当代政治格局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仍然依靠他开辟的道路和深远影响颠覆了中国的政治格局,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让各种政治力量得已有重新洗牌的机会,最终让我们拥有了今天的生活,也难怪海峡两岸主流社会皆推崇他、纪念他,因为时至今日,他依然影响着海峡两岸的华夏子孙,或许还将会继续影响下去。我个人认为,孙中山是第一个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领袖人物,而且结合得相当成功。这是我近...
孙中山先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贡献与影响2011-10-2811:15:31作者:陈学凯【大中小】温馨提示: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开始朗读本文文章简介: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历史进步的开拓者,是一个激情澎湃的革命家,他的激情鼓荡了中国近代的历史风云。他有他的个性,尽管有某些历史局限性,但掩盖不了他伟大人格的光辉。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包括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最初...
天安门广场上的孙中山像(资料照片)孙中山(1866-1925),中国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国父”,中国共产党称其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中国民主革命先驱”。本名孙文,字逸仙,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名“孙中山”。英语姓名常用SunYat-sen。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市(今中山市)翠亨村。美国出生证显示孙中山1870年11月24日出生在夏威夷火奴鲁鲁(檀香山)。1871年兄孙眉赴夏威夷务工。1878年少年孙文由...
第四章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为什么走不通?告别革命思想的由来与批判。参见胡绳的文章。一、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背景和起点:二元经济晚清衰,民国乱。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传统,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这种二元经济结构更要求全面恢复国家权威和控制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提高国家的控制能力,就成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二元经济是当代世界许多国家工...
孙中山人权思想对我国宪政文明的历史意义摘要: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终生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而奋斗,创立了举世闻名的三民主义学说,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宝库,为民争取人权是其革命的动力和目的。本文旨在讨论孙中山人权思想的内涵和实践,揭示其人权思想对中国宪政文明的影响和意义。关键词:孙中山人权思想自由平等宪政文明人权就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权利。人权的本质特征和...
孙中山对共产主义的批判:在中国是危险的-AA+A发表时间:2011-04-1903:27作者:烈雷发表评论孙中山先生对共产主义的批判语录:孙中山是一名智者,他对共产主义早有深刻的洞悉,现摘录部分有关语录与大家共同分享。1.有关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的部分语录“马克思认定要有阶级斗争,社会才有进化,阶级斗争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这是以阶级斗争为因,社会进化为果。”“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社...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孙中山继承中外文明的优秀成果,受马克思的启发,结合民族实际创立了民生主义。民生主义丰富的思想内涵包括:民生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题、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民生是历史的重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以及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民生主义对我国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孙中山;民生主义;...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构建和谐社会是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后提出的热门话题之一。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关键词:孙中山社会弱势群体伦理关怀论文摘要:在孙中山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中,蕴涵着对-3时社会特定弱势群体妇女和农民深切的伦理关怀。他致力于从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改善妇女、农民的处境和待遇,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他“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思想。这对当今进——步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理权益具有直接而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或社会弱者群体,是指那些在物...
孙中山《民权初步》若干问题之检讨颜德如吴志辉内容提要基于种种原因,对孙中山《民权初步》的研究,多年来一直为人疏忽。要打破这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一是Backtotext(回到文本)!二是BacktoSun(回到孙中山)!依一个原则,考察了中国民众的“一片散沙”与异族专制、民权与民族前途、民权与参政权、知识普及与先知先觉者、会议与集会、会议召开的“同”与“异”、计票时的“大多数与较多、暂时会与永久会等八个问题。依据...
孙中山政治近代化思想评析时间:2010-12-08:历史档案作者:王玉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伴之而来的西方近代化思潮的冲击,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危机意识,在清末民初的几十年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探索。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即从物质技术层面的近代化到政治制度层...
浅谈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关键字:孙中山辛亥革命民生主义影响摘要:孙中山对近代史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孙中山是被世人所认可的中国第一个大总统,孙中山的成就主要有他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他领导了有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他提倡民主、共和的思想,孙中山另外的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建立黄埔军校和中山大学,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军事指挥管理人才,推进中国教育事业同国际接...
对孙中山史迹的质疑──护法运动与法治的历史经验袁伟时来源:《明报月刊》(香港),2001年7月历史遗留给21世纪中国的重要任务是建立法治国家。20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清末新政,已经提出这个目标。百年沧桑,中国人好不容易在90年代把这个早已淡忘的字眼写进了宪法。要把纸上的东西化为现实,十分艰难。离开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的彻底改造,这个目标必然又一次落空。回顾20世纪中国法治屡遭破坏的历程,有助于深化对有关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