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孙培青”的相关文档,共11条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1-16章配套习题资料

    习题集锦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二、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2、氏族...

    39.5 KB
  •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共8页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1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

    29.9 KB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课后习题资料

    1:清朝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其具体表现内容: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具体表现:1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2:广兴学校,严订学规3:软硬兼施,加强控。。2:清朝书院发展及诂经精舍和海学堂的特点发展:由沉寂转变为复苏。第一个阶段为顺治阶段,严禁创设书院。第二个阶段为雍正至鸦片战争以前。这个阶段积极发展书院,同时也加强控制。。特点:1: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2:各用所长,因材施教3:教学与研究紧密联...

    39 KB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共25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

    64.91 KB
  •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重点总结资料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

    36 KB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习题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习题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二、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

    60 KB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1-16章配套习题

    习题集锦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二、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2、氏族...

    46 KB
  •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总8页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1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

    29.89 KB
  •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

    36 KB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

    110 KB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人群时期(200万年前—5万年前)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时期(约5万年前—5000年前)氏族公社时期父系氏族时期(5000年前—公元前21世纪)第一节:中国教育的起源一、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1.1985年在巫山县(现属重庆市)发现人类的富有两颗牙齿的下颚骨化石,经科学测定距今200万年前...

    1.25 M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