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苏联”的相关文档,共233条
  • 向纳粹德国效忠的苏联伪军

    向纳粹德国效忠的苏联伪军:俄罗斯解放军俄罗斯解放军(РусскаяОсвободительнаяАрмия/RussischeBefreiungsarmee,简称POA或RO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欧战场上的一支军队,是为苏联高级将领弗拉索夫在投降纳粹德国之后以苏联战俘与白俄罗斯流亡者(其中有多数是俄国内战时的反共白军军人)所组成的伪军。俄罗斯解放军,是二战中向纳粹德国效忠的苏联伪军。这支军队的统帅是1942年7月13日被德军俘虏...

    48 KB
  • 《古墓丽影崛起》苏联设施支线任务危险地带完成方法

    在离伐木场不远有一个院落,门口坐着一名受伤的原住民。他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静养疗伤,在木桥后面有一座狼穴,委托劳拉前去清理。那座狼巢在一座大木桥的后面,里面的狼只不少,建议在去之前学会闪避反击的技能。进入狼穴刺杀5只狼即算清空洞穴。回去找委托人汇报,得到手枪瞄准具。完成任务后,这名受伤的委托人会姗姗走向那座狼穴,你需要再等候一整天的时候才能接到下一个任务。

    75.74 KB
  • 苏联-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历史变迁

    苏联-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历史变迁摘要:前苏联曾经一度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庞大军事力量,并与美军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全面对抗。二战后,在“冷战”的不同时期,随着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与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动,苏军的军事战略也数度变迁。苏联解体后,俄军已无力与美军继续全球争锋。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俄军正在积极进行军事战略转型。一、原苏军的军事战略与苏联解体后俄军的衰落苏联军事战略是苏联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为...

    17.69 KB
  • 苏联的崩塌为何是历史必然

    苏联的崩塌为何是历史必然?官僚特权阶层激化社会矛盾时间:2011-11-22:凤凰网红色帝国苏联崩塌后,很多人都在讨论,到底谁才是苏联的掘墓人?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以及苏联历史后发现,红色帝国的掘墓人恰恰就是苏共上层精英集团。也就是说,从这个红色帝国创立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为自己的掘墓过程,红色帝国的崩塌是历史的必然。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说明这个结论:学习马列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苏联历...

    29 KB
  • 很有意思的文章从高尔基说谎看苏联解体必然

    很有意思的文章:从高尔基说谎看苏联解体必然2009-9-15源作者:王奕近日,浏览一篇文章,题目叫《高尔基说谎了》。它刊登在2008年第23期《视野》杂志上,作者为赵之青。《视野》标明是摘自《人力资源报》。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不妨在这里摘录一段:20世纪20年代,苏联索洛维茨岛劳改营,一个叫马尔扎戈夫的犯人成功地从岛上逃走,在英国出版了一本带有自传性的书《在地狱岛上》,此书在欧洲引起了极大反响。为了消除影响,...

    23.5 KB
  •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信仰危机与苏联意识形态的激变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信仰危机与苏联意识形态的激变作者:杜莉娟:《思政党建》2013年7月下半月摘要:前苏联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是当时危机重重、矛盾丛生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内掌握主要权力的共产党员纷纷背叛共产主义,前苏联领导层在处理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决策错误。戈氏的“民主化”和“公开性”使前苏联舆论多元化“;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使前苏联意识...

    21 KB
  • 俄罗斯向北极拓展千余年苏联救援完成史上壮举

    俄罗斯向北极拓展千余年苏联救援完成史上壮举2014-11-2413:55:环球网我有话说2014-11-2413:55:58:环球网作者:责任编辑:李超彼得大帝:北极扩张奠基者俄罗斯对北极的探索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032年,当时一个名叫诺夫哥罗德尤勒布的人乘船向北航行到喀拉海,而喀拉海正是北冰洋的一部分。从那以后一直到17世纪,俄罗斯在白海沿岸的居民——波莫尔人沿北冰洋海岸线探索,最远抵达鄂毕河和叶尼塞河,并在曼加泽亚建立贸易基地。...

    22.5 KB
  • 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简介

    苏联亡党亡国的五大原因第一个重要原因: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这种所谓评价使苏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第二个重要原因: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在理论上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

    21.99 KB
  • Z199-赫鲁晓夫谈苏联的犹太人问题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6卷赫鲁晓夫谈苏联的犹太人问题【专题说明】赫鲁晓夫谈苏联的犹太人问题(1956年8月)本专题所选档案“赫鲁晓夫与加拿大劳工进步党代表团的谈话记录”主要反映了当时苏联领导人对犹太人问题的认识和政策。在本世纪30~50年代,犹太人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政治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民族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战争期间,德国法西斯在整个欧洲发动的对犹太人的迫害浪潮,实际上是为建立德国法西斯对欧洲...

    31.5 KB
  • 苏联经济5.28

    2014-2015学年度田家炳高级中学5月卷三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列宁指出,既然我们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生产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指的是A.建立苏维埃政权B.实行粮食税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实行新经济政策2.“在一个小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为此,列宁在苏俄工业发展...

    318 KB
  • 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和对我们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和对我们的启示关于苏联解体的教训,其实我个人也是有些看法的。在我看来,苏联的突然解体固然原因很多,但是本质上是其本身运行模型的崩溃,只不过这个崩溃来的出人意料的早。苏联的形成始于1917年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为之做出了进一步发展,也就是我们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世界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以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府,自打他一诞生,就受到来自四面八方打击和排挤,...

    21.5 KB
  • 苏联-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历史变迁

    苏联-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历史变迁摘要:前苏联曾经一度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庞大军事力量,并与美军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全面对抗。二战后,在“冷战”的不同时期,随着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与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动,苏军的军事战略也数度变迁。苏联解体后,俄军已无力与美军继续全球争锋。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俄军正在积极进行军事战略转型。一、原苏军的军事战略与苏联解体后俄军的衰落苏联军事战略是苏联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为...

    17.69 KB
  •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2.9

    22中教案纸授课班级:2\3\7\9授课日期:12.9课题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课型新授教法讲授、分组讨论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问题讨论法。在读书过程中认真思考、设疑、质疑并讨论。对比教学法。尝试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同时期的中国、改革后的中国进行一些比较,以帮助思考苏联、东欧改革存在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改革,并尝试对它们进行客观的评价,积极思考他们的经验教训。难点:能...

    305 KB
  • 苏联的崩塌为何是历史必然

    苏联的崩塌为何是历史必然?官僚特权阶层激化社会矛盾时间:2011-11-22:凤凰网红色帝国苏联崩塌后,很多人都在讨论,到底谁才是苏联的掘墓人?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以及苏联历史后发现,红色帝国的掘墓人恰恰就是苏共上层精英集团。也就是说,从这个红色帝国创立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为自己的掘墓过程,红色帝国的崩塌是历史的必然。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说明这个结论:学习马列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苏联历...

    28 KB
  • 俄罗斯向北极拓展千余年苏联救援完成史上壮举

    俄罗斯向北极拓展千余年苏联救援完成史上壮举2014-11-2413:55:环球网我有话说2014-11-2413:55:58:环球网作者:责任编辑:李超彼得大帝:北极扩张奠基者俄罗斯对北极的探索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032年,当时一个名叫诺夫哥罗德尤勒布的人乘船向北航行到喀拉海,而喀拉海正是北冰洋的一部分。从那以后一直到17世纪,俄罗斯在白海沿岸的居民——波莫尔人沿北冰洋海岸线探索,最远抵达鄂毕河和叶尼塞河,并在曼加泽亚建立贸易基地。...

    20.5 KB
  • 俄罗斯(苏联)空空导弹大全

    俄罗斯(苏联)空空导弹全集全家福前苏联自行研制的第一种空对空导弹是1956年投入批量生产的K—5(军用型号PC—2y)。西方给这种雷达制导的导弹取名为AA—l,绰号“碱”。K—5之后的苏制空对空导弹被依次取名为AA—2、AA—3、AA—4等.AA—l(K—5)采用鸭式气动布局,4个舵面在前,4个三角形弹翼在后。其动力装置为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方式为雷达波束制导。在导弹飞向目标期间,需机载火控雷达始终照射目标。K—5于50年代中期...

    1.97 MB
  • 新华网刊文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

    新华网刊文: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2013年08月01日09:12新华网我有话说(40883人参与)作者:王小石微博上的天使、导师、公知们天天造谣传谣制造社会负面新闻,营造一种中国即将崩溃的末世景象,诋毁现有的社会主义体制,宣扬欧美的资本主义宪政模式。在此过程中不断煽动民众怨恨现政权,并痛骂中国人奴性十足,赤裸裸地煽动民众当炮灰引发中国社会动荡。那我们看看曾经动荡过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民是否到达了幸...

    26.5 KB
  • 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

    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摘要:苏联模式产生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时间,在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中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国际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变化,苏联模式在苏联,在东欧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在经历挫折与磨难后得到涅槃,如今中国经济正以其高速的发展影响着世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得到了多数国家的高度认可,本文首先介绍了苏联模式形成及特点,然后分两个阶段介绍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

    23 KB
  • 苏联从中国召回专家的原因及其后果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苏联从中国召回专家的原因及其后果196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苏中关系最为复杂和紧张的时期。中国在1949年后首次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困难,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许多错误与严重自然灾害的后果充分表现出来,食品危机没有出现缓解的征兆。不但如此,苏中两国间在50年代末出现的分歧不仅涉及国家发展的优先地位,而且还包括两国利益的战略分歧。中国“放弃学习苏联模式”的口号,意味着极力争取...

    66 KB
  • 韩西林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

    韩西林: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标签:苏联共产党●韩西林内容提要: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迟迟没有把改革提上日程,从而错过了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时机,使得自身执政地位动摇;二是到20世纪80年代中提出并开始改革,但遗憾的是苏共在改革方面又陷入了重视宣传效应、忽视实际结果、严重脱离国情的失误,以至于改革的进程与结果都与预期目标与初衷背离,终致执政地位丧失。苏共的结局给我们提...

    113.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