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民”到“立人”:五四启蒙思潮的形成--《重申五四精神》之一节由于新保守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批判启蒙理性和告别启蒙立场成为世纪末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种时髦,五四新文化运动因为其启蒙主义而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指控。考察批判者和告别者对启蒙主义的指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一些人眼里,启蒙即文化殖民主义,它帮助西方的文化侵略,破坏民族的文化传统,使中国沦为西方文化的“他者”;在...
从“新民”到“立人”:五四启蒙思潮的形成--《重申五四精神》之一节(续)三经过辛亥革命之后的痛苦思索,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终于告别梁启超们的“新民说”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走上了现代启蒙主义道路:从人的立场出发,以人为目的,为中国人象人一样活着而进行思想文化上的努力。在他们那里,人,成了最高价值尺度,人格的独立,思想的自由,公民的权利,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必...
20世纪中国的四次实证史学思潮[关键词]实证史学;考证(考据);求真;20世纪中国史学[摘要]中国20世纪共经历了四次实证史学思潮:世纪初的“为历史而治历史”思潮,二三十年代的“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地质学、生物学等同样”的新历史考证学,80年代初的“回到乾嘉时代”,90年代的“振兴国学”与“南北二陈”。四次实证史学思潮各有其特点和现实针对性,而学科化建设和科学化道路则是贯穿20世纪中国史学始终的两...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3)三、多学科聚焦视点下的后现代修辞1、从文学的后现代争辩到史学的后现代叙事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中国文学界是借助东方主义叙事获得后现代话语表述的优先权的。其论说焦点始终定位在如何区分西方对东方民族的他者化想象,以及中国思想界如何设计出可以替换此种想象的各式民族主义想象。所以文学界发生的各种所谓后现代论说,大都关注的是中国与...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2)二、中国何以不能出现真正的保守主义1、中国后学的深层焦虑:对保守思潮的欲拒还迎若论源起背景,中国后现代思潮的出现,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激进文化热的退潮直接相关。在整个文化热的氛围中,虽然反传统的舆论基调一直居于主导位置,并且与中国现代化论辩的总体思路相配合,但对传统价值的依恋与阐扬一直作为一股暗潮在悄悄涌动。如林毓生所...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1)内容提要:从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学界以后相标榜的各种理论思潮风起云涌,似成蔚然大观之势,但实际上当中国后学的始作俑者从西方现代理论自我反省的边缘地带获得沟通两个世界的合法通行证时,却抛弃了后现代理论本应具备的有效反思能力;其后风行于中国大陆学界的各种后现代理论,不但在西方的各色殖民话语面前显得身份暧昧,又与中国自...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内容提要:从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学界以后相标榜的各种理论思潮风起云涌,似成蔚然大观之势,但实际上当中国后学的始作俑者从西方现代理论自我反省的边缘地带获得沟通两个世界的合法通行证时,却抛弃了后现代理论本应具备的有效反思能力;其后风行于中国大陆学界的各种后现代理论,不但在西方的各色殖民话语面前显得身份暧昧,又与中国自身文...
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内容提要】“人文主义”是humanism的译名。在中国,晚明社会和清朝前期以李贽、汤显祖、戴震、曹雪芹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潮,适宜于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潮在当时的中国虽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文艺复兴运动,但它是近代文明的滥觞。目前,中国学术界对“人文主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歧异,有相当多的学者把儒家的精神以及中国文化的精神总括为“人文主义”。本文对“人文主义”一词作了...
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内容提要】“文艺大众化”是纵贯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主流观念,它先后经历了“五四”国民文学启蒙、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工具、“文革”灵魂专政教化与当代商业传媒大众文化嬗变。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以现代性为标尺重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不同,本文不取将现代性作为价值目标的意识形态立场,而是将现代性作为一个反思的框架,在清理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关键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普世价值”思潮研究摘要“普世价值”思潮是近几年来在我国较为盛行的一种西方意识潮流,对我国思想界、舆论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普世价值”的相关问题上。争论“普世价值”存在与否、提出的目的、传播的实质又是为何等等。本文避免陷于这种争论的漩涡,而仅仅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敏感度和角度来对“普世价值”思潮进行专业内的剖析,以便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普世价值”...
《过年回家》--影片分析专业:摄影班级:本科二班姓名:韩霄学号:100504160230《过年回家》是张元执导的第一部在国内允许公映的影片。这部看似平淡的影片,却给人的心灵以极大的震颤。《过年回家》片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一个由犯罪到受罚,由受罚到人性复活的过程。张元出道十年,可谓坎坷多磨,同时却于海外名声显赫。但他最苦恼的是,这七、八年间,他的作品一直被拒于电影市场之外,使他长期陷于不能与国内观众适时进行文化...
论当前国内主要错误思潮及其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近些年来,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错误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普世价值论”。这四种错误思潮相互联系、相互激荡,目标是一致的,都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关系到我国走什么道路。对这些错误思潮决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新自由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潮,20世纪末期起,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思潮倡导个人主义,提倡...
最新管理思潮名词解释1.企业再造2.价值管理3.学习型组织4.知识管理5.远景管理6.人力资源管理7.全球运筹管理8.外包9.企业资源规划10.顾客关系管理11.电子商务12.标竿管理13.企业流程再造14.高绩效组织15.财务资讯共享管理16.经营结果取向管理17.大量客制化18.一对一行销19.加盟连销权20.风险管理21.直效行销22.核心才能23.团队建立24.灌能25.竞争力优势26.供应链管理27.六个标准差28.平衡记分卡29....
人本主义思潮自我实现观评析吴倬作者简介:吴倬,男,福建连江人,1948年4月29日出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1982年到清华大学工作。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哲学、人学、宗教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清华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哲...
人本主义思潮自我实现观评析吴倬作者简介:吴倬,男,福建连江人,1948年4月29日出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1982年到清华大学工作。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哲学、人学、宗教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清华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哲...
第六章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教学目的:了解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新自由主义的哲学观点与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观点。教学重点:新自由主义的哲学观点与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观点。教学难点:新自由主义的与自由主义的区别与联系。“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再度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它秉承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以个人自由或权利为核心概念,针对社会...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生论文(作业)学生:XX专业:结构工程学号:0503303017指导老师:XX老师日期:2006年5月21日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院05级研究生XX学号0503303017引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罗伯特海尔布隆纳(RobertHeilbroner)在影响广泛的《纽约客》上宣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体制的竞争,在其正式开始后不到75年的时间内已经结束,资本主义获得了最终胜利。”兰德公司的主要成员福山...
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9-11-2714:33:00]作者:程彦芬编辑:studa20【摘要】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辩证分析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双重影响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好的这一结论。【关键词】人本主义大学生价值观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大大扩展了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文化交往。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肯...